APP下载

模因论视角下的商务英语口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①

2015-03-09湖北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吴利波

中国商论 2015年31期
关键词:模因二语商务

湖北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 吴利波

1 引言

近些年,商务英语作为独立专业在我国高校发展的历史较短,有关商务英语口语人才培养的方案和理论研究比较薄弱,尤其是听力与口语表达能力欠缺,目前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陈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非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朱忠焰,2006)。为了克服商务英语口语人才培养的难题,因此应该重视商务英语口语人才的培养,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商务英语在商务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而商务英语口语人才的培养应该予以重视。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人本主义教学理念的盛行,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商务英语口语人才培养出现了多元化。与此同时,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受到了挑战,且日益淡出了公众的视野。随着模因论这种新理论的传播,尤其它在中国语言学界还是一个新课题,因而引起了语言学家们的高度重视,国内学者与外语教师纷纷投入到模因论与语言界面的研究中来,此时,学界出现了数篇介绍模因论与模因现象的文章(如何自然、何雪林,2003;韩江洪,2004;王斌,2004;谢朝群,2007等)。因此,本文在国内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讨论语言中的模因现象,分析语言与模因之间的关系,把语言模因与商务英语口语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重点阐述模因论在商务英语口语人才培养中的运用,为商务英语口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模因论与语言界面的研究做出贡献。

2 模因论与语言模因

2.1 模因论与模因

模因论(memetics)是基于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模因”(meme)是模因论中的一个核心术语,意思是“被模仿的东西”,模因是一个文化信息单位,那些不断得到复制和传播的语言、文化习俗、观念或社会行为等都属于模因。

任何一个只要能够通过广义上称为“模仿”的过程而被“复制”的信息就可以被称为模因(Blackmore,1999),比如,某种网络用词、时髦用语、音乐旋律以及人的观念等都有可能成为模因而复制传播。

Dawkins(1976)指出模因是一个文化复制品(replicator),也是一个文化进化单位。因此,模因的传播在语言中的应用有利于观察语言自身的表现,发现语言的发展与进化规律。

2.2 模因的特征

模因如同复制基因一样,具有长寿性、多产性以及复制的忠实性的特点,长寿性是指模因在模因库中存留的时间之长,能够保留在人的长时记忆中;多产性指模因的传播速度快和范围广,多产性决定于人们对它的接受程度,决定于模因的存活价值,因而极其重要;模因复制的忠实性指模因在复制过程中会保留原有模因的精华,在原有模因基础上不断得到创新和发展。

2.3 模因的传播过程

Heylighen(1998)认为,模因的成功复制与传播分为五个阶段。

(1)模仿(imitation):是指对原有模因精华的提取、复制和再认识。

(2)同化(assimilation):是指有效的模因被受体注意、理解和接受。

(3)记忆(retention):模因在记忆中保留一段时间,停留时间长短是模因传播的关键。

(4)表达(expression):是指模因在与其他人交流时必须从记忆模因中走出来,再进入能被他人感知的物质外形这个过程,常见的手段是话语、文本和图片等。

(5)传输(transmission):模因的传播需要载体,而且这些载体必须要有较强的稳定性,有利于防止信息的流失或变形。

有研究指出,模因的传播过程与二语信息加工过程基本是一致的(李捷,2011),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二语习得的过程与模因传播过程相一致,在二语信息加工过程中,语言输入的过程包含有模因的同化、吸收与记忆,可理解性的输入,是以模因的形式储存在长时记忆中,当表达与传输时,会从长时记忆中提取相似的模因,因此,模因的传输实际上是以模因的输入为基础的,在二语习得过程中,语言输入是输出的基础,而输出能够检验语言输入的效果。没有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输出就没有保证(krashen, 1982)。

2.4 模因复制和传播的方式

语言模因复制和传播的方式可以是内容相同、形式各异或者形式相同、内容各异(何自然,2005)。也就是说模因的传播方式基本上是重复和类推两种。

模因以重复方式复制与传播,主要是受到相同语境的启发,具体表现为语言结构形式的直接套用或同义异词的近似复制。

而类推作为模因的传播方式则更加普遍,模因通过类推可以创造出新的模因变体来加以传播,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应该抛弃,应该与新的教学手段融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教学方式才能得到不断地创新与发展。

3 模因与商务英语教学

3.1 模因的复制与传播方式的重要性

模因论为语言教学特别是外语教学提供了新视角,对过去被认为不合理的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重新做出了评价,甚至是恢复,教师们利用语言模因复制的特点,结合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英语写作、词汇、翻译以及口语教学方面探索了新模式,为语言教学与模因论的界面研究做出了贡献,如陈成辉、肖辉(2012)在研究中指出模因论在写作教学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模因论视角下的“听说写一体”的写作教学模式能够显著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任伟光(2007)在研究中指出模因论在词汇教学中存在的缺陷与挑战。

模因的复制与传播方式让广大外语教师明白重复与背诵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从模因论的视角看语言教学,重复与背诵是语言学习的关键,通过背诵,学生们能够积累较多的模因,为模因的传播积累丰富的语料,为语言的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外语教学中,除了分析句型和句子语法规则以外,背诵和记忆在二语习得中显得同等重要(丁言仁,2004)。

模因的复制与传播方式还让教师明白语境联想,在商务英语口语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意义,模因论使我们认识到,语境联想是商务英语口语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

此外,模因的复制与传播方式让教师明白模仿的重要性,因为模仿是创新的前提,在外语教学中需要重视模仿对创新所起的促进作用,在语言教学中,要允许学生模仿,再在模仿的基础上按照语境条件和语用原则大胆发挥与创新,当新词语在新的语境中得到复制与传播时,模因也就形成了。在大学英语写作研究中,模仿显得极其重要,模仿的目的是为了创新。比如陈琳霞(2008)在研究中利用语言模因的两种形式,即内容相同而形式各异和形式相同内容各异,来提高大学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3.2 模因论在大学商务英语口语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为了改进大学商务英语口语人才培养模式,国内学者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尝试将口语与其他语言技能培养相结合,比如对听说相结合的口语教学模式开展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覃春华,2008;邓颖玲,白解红,2008)。然而,目前有关模因论与口语教学的研究还相对较少,何自然(2005)在研究中指出,模因论对语言教学,尤其对外语教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模因论指出学习语言的过程可以理解为不断复制和传播模因的过程,并强调,语言学习者必须把语言的输入与输出有效的结合起来才能习得语言(李捷等,2011)。因此,在模因论的视角下,结合二语习得中语言输入与输出理论,教师们能够建立一种听读说相结合,以听读促说的“听读说一体”的商务英语口语人才培养模式,也为大学商务英语口语教学探索出了新模式。

在大学商务英语口语人才培养模式中,听读是关键,是语言输出的基础,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手段,让学生下载一些商务语篇进行反复听读训练,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甚至背诵,以期达到语言输入的最佳效果,根据模因论的观点,语言、知识的传播实际上是模因的传播与发展,在大学商务英语口语教学中,如果教师没能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可理解性的语言材料的输入,模因的传播就会受到一定的限制,进而无法保证语言的输出,而语言输出在模因的传播中也极其重要,它是检验模因传播效果的关键,没有语言的输出,语言的模因就无法传播。

[1] Krashen,S.D.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Ox ford:Pergamon,1982.

[2] Heylighen F.What makes a meme successful?[C].Proceedings of the 15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Cybernetics,1998.

[3] Black more S.The Meme Machine[M].Ox 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4] 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2005(6).

[5] 任伟光,郭译.试析词汇模因的理念及其在教学中的启示[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6).

[6] 何自然,何雪林.模因论与社会语用[J].现代外语, 2003(2).

[7] 陈琳霞.模因论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J].外语学刊,2008(1).

[8] 李捷,何自然,霍永寿.语用学十二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9] 丁言仁.背诵英语课文——现代中国高等院校中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0] 陈成辉,肖辉.“听说写一体”写作教学模式实验研究:模因论视角[J].外语界,2012(06).

[11] 谢朝群,何自然.语言模因说略[J].现代外语,2007 (01).

[12] 朱忠焰.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改革刍议[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

猜你喜欢

模因二语商务
中国大学EFL班级的二语自我分型特征分析
二语习得理论对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基于L2MSS理论的职业英语二语动机策略干预研究
基于语言模因论的朝汉语言接触探析*——以汉字词形态构成为例
模因视角下的2017年网络流行语
完美的商务时光——诗乐全新商务风格MOMENTUM系列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action from 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 in English Teaching Classroom
An Analysis on Advertising Langu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metics
基于模因论的英语听说教学实验研究
商务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