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掠影

2015-03-09文图丝绸之路杂志社

丝绸之路 2015年19期
关键词:芦草玉门关护林员

文图/《丝绸之路》杂志社

[编者按]敦煌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是丝路重镇。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人类活动频繁,敦煌生态环境遭到了巨大威胁。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由甘肃省林业厅批准建立的自然保护区,总面积66万公顷,约占敦煌市总面积的21%。主要保护范围包括湾腰墩、天桥墩、土豁落、马迷兔、艾山井子、清水沟、火烧湖、后坑子、盐池湾、崔木土沟和卡拉塔格等区域。

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没有人为开发的原始地形地貌,保护类型为湿地生态系统与荒漠生态系统,主要保护对象为野生双峰驼。保护区湿地面积为11.35万公顷,其中芦苇沼泽约3.428万公顷。保护区保持了良好的湿地生态系统和荒漠生态系统,对保护敦煌的生态安全和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敦煌西湖保护区是西部戈壁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敦煌的生态瑰宝,具有十分重要的保护价值。

2015年1月17~19日,《丝绸之路》杂志社应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邀请,对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考察、采访。期间,进行了“回顾保护区成立10周年发展历程”访谈活动,并实地走访了保护区下辖的芦草井、玉门关、崔木土等保护站,采访了基层护林人员。

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座谈会

【时 间】2015年1月17日下午14:00

【地 点】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参加者】

吴三雄 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

王玉明 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党委书记兼纪委书记

袁海峰 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

朱高红 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

包海荣 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办公室主任兼产业开发中心主任

张 耀 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办公室副主任、机关党支部书记

赵 新 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公益林管理办公室主任

姜 雪 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助理工程师

何 东 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玉门关保护站站长

杨建龙 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土梁道保护站副站长

彭小军 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崔木土、多坝沟保护站副站长

孙志成 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高级工程师、科研管理科科长

冯玉雷 《丝绸之路》杂志社社长、总编辑

刘 樱 《丝绸之路》杂志社制版中心主任

瞿 萍 《丝绸之路》杂志社编辑

主持人 冯玉雷

摄影 刘樱

录 音、整理瞿萍

◆ 吴三雄

我先来谈谈保护区申报与建设的主要历程。1992年9月,经甘肃省政府批准,甘肃敦煌西湖自然保护区成为省级保护区;2000年开始申报保护区项目;2003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5年7月,经甘肃省委、甘肃省林业厅批准,保护区成立机构、组建队伍,我被任命为管理局副局长、党委副书记,主持管理局工作。2006年6月,管理局机构人员配备完毕。

当时,困难重重,办公场所、资金短缺是阻碍发展的主要因素。作为管理局主要领导,如何开展工作成为摆在我面前的首要任务。基于眼前的困境,我带领管理局全体人员攻坚克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营建三位一体综合办公楼

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卫星图

首先,我向林业厅反映情况,解决了办公场所、设备等问题,但由于主要用于健全办公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一期工程专项资金还没有得到批复,我们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面对困难,我们不等、不靠,充分调动现有资源解决困难。我曾向敦煌市乡镇企业管理局求助,得到了他们的慷慨帮助,解决了保护区管理局的办公、住宿场所问题。我还号召大家自发捐款,为管理局配备各种必须的办公用品,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解决了燃眉之急。后来,我再次向林业厅汇报情况,在厅领导的支持下,管理局得以借款10万元。至此,办公硬件设施的困难才基本解决。

关于管理局办公楼的修建,我一直认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资源整合,在实用的基础上兼顾宣传作用,将办公、接待等多种功能容纳进一栋建筑。我的设想得到了林业厅的认可批复。但办公楼的最初规划方案没有通过上级审批。于是,我们重新请专家设计了两套方案,并最终选定了目前我们看到的这套方案。我和当时局里的王金书记上下沟通联系,最终建起了这座集办公、宣传、餐饮、住宿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2007年,工程立项,2010年全部完工。从今天来看,我们综合办公楼的设计在甘肃甚至全国都处于领先甚至超前的地位。这里曾承办过多次全省、全国的大型会议,对宣传甘肃、敦煌林业系统和西湖保护区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回顾综合楼的修建过程,当中有艰辛、有无奈、有喜悦,但当初那种心无旁骛、艰苦奋斗、不问回报,只求付出的创业精神依旧萦绕在心头。当初提出的“三心精神”(创业心、责任心、事业心) 如今也已成为局里所有工作人员的动力和精神导向。通过几年的发展,我们先后获得了“省委省政府先进单位”、“劳动先锋号”、“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先进单位”等众多荣誉。

保护站的建设

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吴三雄局长

王玉明书记

当时,管理局刚刚起步,我们从实际情况出发,考虑到建电、建水和交通条件便利等因素,选择了二墩村芦草井,在那里设置了保护区的第一个保护站——芦草井保护站。当时,由于资金尚未到位,我只好带领大家先进行整体规划。2006年春天,保护站的植树工作逐渐展开,并在当年就基本实现了保护站的绿色植被覆盖工作。后来,管理局的一期工程资金到位后,我们便开始了保护站办公场所、护林员生活场所的建设。

二墩村所处地区自然环境极其恶劣,风沙肆虐,生存条件异常艰苦。但自从芦草井保护站建立以来,村子周边被新疆杨等具有高度阻沙、挡沙能力的植被覆盖,风沙不再刮向二墩村,村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因此,他们十分感激我们将保护站建在了芦草井。

玉门关保护站所辖地区自然环境十分荒凉,当时由于管理局资金紧缺,我们考虑最多的问题是怎样适当选址才能方便管理。最终,综合诸多因素,我们选择了在距玉门关遗址7公里、保护区东缘一块200多平方米的区域内建保护站。在具体建设过程中,我鼓励大家亲力亲为,吃住在保护站中。最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保护站顺利建成并投入使用。

后坑保护站选址在其下辖区域的边缘,距离雅丹20公里。由于条件艰苦,在保护站的建设过程中可谓一波三折。目前,保护站建在雅丹管理处附近的窑洞内。

崔木土保护站是我们的第四个保护站,距离敦煌市区大约300公里路程。建站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在于前往崔木土的路十分难走,很多建筑材料难以运达,尤其是其间约有40公里为沙漠地带,车辆无法通行。但最终,我们还是克服了困难,将保护站建立起来。后来,我们充分借鉴建崔木土保护站的经验教训,经过反复协商,决定将多坝沟保护站和崔木土保护站合并。

至此,管理局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告一段落。我认为整个过程比较艰难,也充分体现了我们工作人员自力更生、不等不靠的创业精神。

科研、宣传工作的开展

基础建设完成后,我们便着手开展相关科研工作。我们与甘肃省林业规划设计院、北京林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的专家学者合作搞科研,极大地促进了保护区的科研管理工作。从2007年起,我们前后花费多年时间,做了大量普氏野马的检测与放归方面的前期工作。2010年9月26日,保护区举行了“敦煌普氏野马实验性放归仪式”,首次放归了7匹野马。因为有了首次放归成功的经验,第二次的野马放归数量增加到21匹,并得到了国家的重视。放归当天,央视派出了23名记者进行了现场直播,放归活动也取得圆满成功,还吸引了不少专家专门来此考察。

过去,很多人都不知道戈壁深处有这样一片保护区,更谈不上了解。作为管理局的带头人,我深知在如今的新信息传媒时代,需要“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并且,扩大对保护区的宣传和推广势在必行。我们已经通过设计宣传牌、与电视媒体合作拍摄纪录片、与专家学者合作等方式,对保护区作了全方位的宣传介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吴三雄局长向冯玉雷社长介绍保护区情况

保护区前期的名称为“弯腰墩自然保护区”,而非“西湖”。大家商议后一致认为“弯腰墩”太土、辨识性不强,遂决定改名为“西湖”。一提到“西湖”,便会使人联想到杭州西湖,这就产生了一种矛盾和错觉上的美,再加上“敦煌”二字就更凸显了这种感觉。第一次听说“敦煌西湖”的人会产生一种陌生又新奇的感觉和迫切希望了解此地的冲动,我想这很有利于保护区知名度的提升。后来,事实证明,我的想法是正确的。同时,我们不断向外界全方位介绍保护区的功能、职责意义,使社会各界,甚至国家层面都了解到保护区的重要性。我们先后与央视二套、七套、一套、四套进行了合作,制作了大量宣传保护区的专题节目,如《走进湿地》、《湿地在呼唤》等,均获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到敦煌做进行科研考察活动。

◆ 王玉明

我毕业于甘肃省林业学校,在敦煌工作了20多年。在调入管理局工作之前,我对“西湖”并无了解。2005年8月到任后,我才第一次真正亲近并认识“西湖”。2005年国庆节期间,我陪朋友自驾前往保护区,从二墩出发,经过火烧湖、后坑,直达弯腰墩。放眼望去,苍茫无垠的沙漠和戈壁滩中分布着成片的芦苇和胡杨。因为这次出行,我改变了自己以往“小林业”(仅是种植经济林)的思维意识。特别是10万公顷的湿地、8万公顷的红柳和胡杨林使我清晰地体会到保护区维护环境、保护敦煌的真正意义,即将2万多平方公里的沙漠封锁在敦煌的西部。敦煌周边被戈壁滩环绕,只有通过覆盖天然植被这样的方式才能真正达到维护环境、保持大生态平衡的功效和目标。保护区维护了敦煌的绿洲生态,对敦煌的大生态以及历史文化遗产莫高窟、月牙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0年过去了,回忆起保护区各方面的建设历程,我想到的是同事们同心协力,鼓足干劲,一心扑到保护区建设中的场景。这当中的所有汗水与辛苦,在今天看来,都是值得的。芦草井、玉门关、崔木土、后坑、多坝沟保护站的建立,真正实现了对整个保护区的有效管理。当前,虽然西湖保护区生态退化是大趋势,但在各保护站建立后,我们的管护工作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标,不仅减少了对生态的人为破坏,还不断增加、恢复植被资源。此外,我们还在厘清保护区范围内资源总量方面下了很大工夫,前后花了三年时间摸清了资源“家底”,并使科研检测逐步走向了正规化和科学化。

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座谈会

◆ 袁海峰

我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水土保持系,与西湖保护区结缘较早。敦煌有东、西、南、北四大湖,均建有保护区,其中两个为县级,两个为国家级。对我而言,与吴三雄局长一同着手西湖保护区晋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事宜是我在保护区工作后的一项重要任务。2006年,保护区开始项目建设,申报了一期工程。同年,国家启动了“十一五”湿地保护建设工程,其中包括一个湿地保护30年远景规划和一个五年的短期规划,局领导立即着手开展保护区湿地保护建设项目,并最终成功申报发改委。2007年,管理局又申报了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二期工程项目,并得到国家林业局的支持。以上三个工程资金基本解决了保护区各方面建设所需要的资金问题。

保护区刚建立时,由于经费不足,我们根本顾不上做森林调查,这样在申报项目时,相关研究工作就做得不扎实。因此,从2007年开始,局里的科研骨干便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当年,考察的条件非常艰苦,且周期长达两个月。盛夏时节,为了方便考察,我们经常露宿野外,吃住用品都带在车上,走到哪住到哪。每天,我们早晨5点便要出发去工作,到11点钟热得受不了时就在具有雅丹风格的怪石下面乘凉到下午4点,然后再开始工作直到天黑。因为温度太高,我们男同志都直接睡在野外。有一次,我早上起来发现身下压死一只蜈蚣,现在想想还有些后怕。更可怕的是野外还有狼,好几次,我们发现女队员们的帐篷外有狼爪印。

在管理局进驻监管前,保护区附近放羊、狩猎、开矿、挖药材、捡拾风凌石、打柴、挖干草等活动比较频繁。因此,管理局成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牧、清矿,难度较大。令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有几件事:其一,我们在监管时遇到一个二墩村村民,他打猎成瘾,已经到了不打猎睡不着的地步,而且还专打黄羊。有一次,护林员发现了他,但他却抛下摩托车钻进芦苇荡消失了。当时,值班的护林员一直都没有找到他,第二天才得知,他从打猎的地方跑回了村子。其二,一个捡拾风凌石的人被护林员发现,撇下摩托车拔腿就跑,结果跑进沙漠迷了路,我们三天后才找到他。当时是冬天,要是他没有被我们找到,很可能就会被冻死在沙漠里。其三,在清理捡拾干草人员的过程中,护林员经常会遇到一位老人,他靠每天捡干草维持生活,并供养在外地上大学的女儿。这些事使我意识到,监管与以人为本同样重要。如何协调二者之间的矛盾是我们每一个保护区管理者必须谨慎思考的问题,还需要大家不断探索。

◆ 朱高红

我毕业于甘肃省林业学校林业专业,是和吴局长、王书记在组建机构班子时一同来到管理局的。在10年工作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管理局办公楼的修建。办公楼的修建经历了三任领导,第一任厅长对办公楼的修建给予了很大支持,然而,就在2008年,办公楼修到关键部分,却因物价飞涨需要大量资金时,厅长换了,我们对新厅长是否支持前任厅长立下的项目产生了忧虑。所幸,新厅长高瞻远瞩,一如既往地支持了办公楼的修建。前年,第三任厅长走马上任。当时,办公楼已经修建起来了,我们主要的工作是争取自然博物馆的建设资金。

另外,管理局的队伍建设工作也值得一提。正是因为吴局长严格的管理制度,我们才培养出了一大批热爱工作、勇于吃苦的年轻人,为保护区的长远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 包海荣

我是2005年调入西湖保护区管理局工作的,是土生土长的敦煌人,老家就在芦草井保护站所在的二墩村。从2006年开始,我在芦草井保护站负责植树。因为二墩村风沙大,植树需要先挖沟渠引水,整个过程非常艰苦。不过,我们还是在建站之前就把新疆杨全部栽好了,从根本上改善了二墩村村民的生活环境,原来那种一到春季房屋就被沙子覆盖的情况再也没有出现过。

2007年1月,我们在保护区稽查时,查到了一辆打猎的车。在沙漠行驶,司机们都有一个习惯,车钥匙要么不拔,要么随身携带。当时,我们的司机小赵习惯将钥匙拔下来挂在皮带的钥匙扣上。查到违规车辆后,小赵便开着违规车辆回了保护站。到了傍晚6点钟,我和其他队员要返回时发现没有钥匙,而小赵到保护站后才发现钥匙还戴在自己身上,当时就慌了,立马回沙漠找人。大概到凌晨1点钟,他才找到了我们,等我们完全出沙漠时已经是凌晨4点钟了。

2008年4月,我和杨建龙站长一起去小泉沟采集之前放在那里的红外线摄像机拍到的数据。下午3点,我们行驶到彭加木墓地附近准备吃午饭时,突然发现西边天空基本全部变黑,准备的食物还没来得及装上车就刮起了沙尘暴,大家打开G P S,发现车在离罗布泊湖心16公里的地方,于是立马驾车离开。车一离开湖心位置,又立马云淡风轻,真正是内外两重天。沙漠里的条件非常恶劣,尤其到春季,飞沙走石是能经常看到的景象,没有到过沙漠的人是无法体验的。

◆赵新

我是白银人,2007年调入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作。刚到管理局时,我就和袁局长带队进行保护区内的资源清查工作。调查队一般分成三个组,两辆车,不同组在不同区域内调查。由于车况、路况都不好,常常要徒步三四小时,大家走到哪,吃住就在哪,非常辛苦。我们前后用了两个月时间,才将保护区植被覆盖的区域都清查了一遍。有一次,调查队前往巴垄沟调查,下午出发,出阿克塞30公里后天已黑,大家便就地扎营休息,可半夜突然下起了暴雨,帐篷中积了五六公分的水,当时清查队中有一个新来的年轻人看到这个情况吓得手足无措。第二天清晨,我们终于进入巴垄沟。去时经过沙山,车辆行驶比较顺利,但返回时经常会“囊车”(汽车轮子陷进沙子中无法行驶称为“囊车”),有一辆车每走十几分钟就会“囊”一次。每当这时,调查队成员都会主动挖沙,带的铁锹不够,大家就徒手挖。

沙漠“囊车”

其实,资源调查非常枯燥,但又需要时刻严谨认真对待,尤其像我这样非林业专业出身的人,每次去考察,都要带着工具书,走到哪,看到哪,学到哪。以前,了解保护区的就只有袁局长、孙科长、包主任三位,但通过这几年的资源调查,我们年轻一辈们逐渐成长起来,新一层的业务梯队逐渐形成,这为管理局日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去年,我带队进行资源调查,小组中的年轻人们肯吃苦、肯干、肯学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我觉得,我们的年轻同事已经开始适应并习惯于保护区的生活。这是老一辈管理者和创建者们吃苦耐劳、勇于拼搏精神的传续,也是年轻人自觉践行“三心精神”,对林业工作充满热情与责任心的表现。

◆姜雪

我是玉门人,2008年参加工作。刚到敦煌时,只感觉敦煌的城市建设很好,没有特别的体会。刚到局里工作,我主要负责办公室文案工作,下湖机会比较少,2012年底,我被分到科研管理科,才经常跟着孙科长下湖。一次次的下湖经验不仅增加了知识面,还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保护区的重要性和意义,更使我体会到了基层护林员的辛苦和不易,见证了管理局以及各个保护站的变化。2010年,我到芦草井保护站挂职半年。保护站位于戈壁滩,冬天特别冷,男同志没有取暖的炉子,只有女同志宿舍有。现在,那里已经通了暖气,各种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后来,我还到玉门关保护站工作过一段时间。当时,那里靠太阳能发电板发电,仅供照明,手机电池都充不满,并且没有信号。而如今,玉门关保护站通了电、网,安装了暖气锅炉,还为护林员修建了篮球场等娱乐场所。环境的改善使基层护林员不寂寞,并能安心留下了。

现在,我在野马监测管理办公室工作,这项工作让我感触颇多。刚开始监测野马时还没有交通工具,我们要步行到野马所在地才能监测。现在,车辆、高倍望远镜等工具为监测工作带来了很大便利,但具体监测时仍有难以克服的困难。比如,碰到车辆难以通行的路段时,依然需要步行至目的地。有很多珍贵照片就是我们步行深入马群所在地时拍摄到的。2014年春节过后,我和同事去保护区内的11处水源点监测。在监测最后一处水源点时,我们突然发现一峰骆驼站在对面的高地上,于是我们连滚带爬至监测的冰面上,骆驼因为蹄子打滑,不敢上冰,司机发动了车驱赶骆驼,我们则趁机从身后的芦苇荡绕出。骆驼跑远时,大家才跳上行进中的车辆离开。这次事件给我的感触是,保护监测工作是一件危险并带有挑战性的事业。因此,做好这项工作需要经验,更需要勇气。

◆何东

我是敦煌人,2006年调入管理局工作,先后在芦草井和玉门关两个保护站任职。2006年7月,我到芦草井保护站任副站长,主要工作是植树。当时,由于工作原因,我们吃住都在二墩村。每天下班后,我都会和二墩村的村民们一起聊天,向他们介绍西湖保护区的情况,以及选择芦草井建站的原因、意义等,同时还会普及《森林法》、《野生动植物法》等法律法规。2007年,保护站开始修建,我们的主要工作还是植树。2008年开始,我们在树林外围搞了几百亩的“林草方格”,又栽了梭梭、红柳等抗风沙植物。这几年,芦草井的风沙已基本控制,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

玉门关保护站在野生动物监测方面主要负责野骆驼和普氏野马的监测工作。自保护站成立以来,我们在救助野生动物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尤其是救助野骆驼。2008年4月25日,护林员在弯腰墩巡护时,发现一峰刚出生不久、被母驼抛弃的小骆驼,便把它带回保护站喂养。2012年,武威濒危野生动物繁育中心送来两峰母驼。我们将这两峰母驼和原来救护的两峰公驼一同放归保护区,并每天对其进行监测。2013年3月29日,骆驼失踪。下午5点,我们在火烧湖胡杨林瞭望塔附近发现了刚刚产子的母驼和小驼,这峰小驼是保护区内出生的第一峰骆驼。经过几年的观测,小驼成长得很好,放归的其他野骆驼也都生活得非常好。保护站范围内有五匹野马,一公四母。2013年春天,我们发现有两匹怀孕。6月底,母马就表现出了明显的生育迹象。7月的一天中午,我们发现小马驹已经出生,这只小马驹是南大湖普氏野马群中出生的第一匹公马。由于后坑保护站管护区内野马群中产下的第一匹母马被监测人员起名为“公主”,因此,这匹小公马便被我们起名为“王子”。

◆张耀

我也是敦煌本地人,2012年底调入保护区管理局。两年过去了,通过和局领导及同事的接触,我认为,从事林业工作要有坚守、勇于吃苦的精神,也就是吴三雄局长提出的“三心”精神。我们要像胡杨一样扎根在这里,面对单调而重复的工作,要耐得住寂寞。

使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基层护林员在巡护过程中积极自发救助受困人员和车辆的事件,这反映出他们勇敢、善良的精神风貌。有一年,敦煌发洪水,水势凶猛,冲毁了阳关的道路。当时,有一个孕妇已到临产日期,但无法通过被冲毁的路段,正在防洪的护林员便自发将孕妇抬至安全地带并安排车辆将她及时送到了医院,孕妇才得以顺利生产。还有一些细节,如管理局上上下下到保护区全部能做到不留任何垃圾,并且还会自觉捡拾垃圾,体现了林业工作者的责任心;如我们主动救助野骆驼、秃鹫、天鹅等野生动物;再如局领导在联户帮扶过程中积极帮助困难家庭,除正常的慰问以外,还将符合条件的困难户子弟吸收到各保护站,大大改善了部分家庭贫困的生活状况。

我到保护区工作已有两年,对林业工作也产生了一些思考和看法:首先,保护生态的呼声很高,但真正落实到行动上却很少,没有形成社会共识与共鸣;其次,保护生态的群体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甚至存在偏见,也没有相应地给与其合理的报酬。

◆ 杨建龙

我也是敦煌人,2005年10月被管理局聘为护林员,先后在芦草井、玉门关、土梁道三个保护站工作。现在,我是土梁道保护站副站长。土梁道保护站地处雅丹,辖区地形主要以沙漠为主。2007年11月,我接到举报,有人进入沙漠捡风凌石,我和包科长、何站长,以及护林员一行十几人赶去稽查。因为沙漠面积广阔,无法明确具体搜查范围,我们就在出入沙漠的路口蹲守,吃住都在沙漠,一待就是十几天,终于找到了那几个人。风凌石是沙漠表层的“硬盖”,能起到减小风沙的作用。像这样的稽查任务在前几年会经常发生。经过大家几年的努力,现在,保护区内已经基本没有捡拾风凌石的人了,进沙漠的路也都被风沙掩埋;更令人欣慰的是,沙漠周边已经长出了芦苇,整个气候也变得潮湿起来。现在,我们在沙漠路口轻轻挖两锨就能看到潮湿的细沙。这些现象说明,我们的辛勤付出终于有了回报,坚守有了意义。

◆ 彭小军

2006年,我到保护区做护林员,2013年在崔木土、多坝沟保护站当副站长。我刚到崔木土的感受跟何站长刚到芦草井时一样,就是荒凉。崔木土保护站地处沙漠深处,受地理条件限制,在此搞种植、养殖都非常困难,尽管我们进行了反复尝试,效果还是不好。2014年,局里从人力、物力、资金等各方面给予支持后,我们的养殖、种植产业才有了根本性的改观。2013年,局里还为我们为解决了保护站的信号通讯难题。之前,护林员每次打电话都要徒步到数公里外的山头找信号,如今他们不出门就可以和家里通话。记得信号接通当晚,护林员们非常高兴,心情都很激动。

保护区管理局座谈会合影

◆ 孙志成

我从1980年5月参加工作后,在敦煌林业基层共工作了32年,先后参与了敦煌四个保护区的建设工程,确定了西湖保护区四个保护站的站址,还参与了保护区公益林的规划工作,完成了为期三年的科考工作。同时,还完成了有关“西湖十景”与生态旅游项目工程,参加了有关野马放归的工作,负责了野骆驼的救护和放归工作。最后,还负责了保护区科研监测与生态文化方面的工作。

2006年,我调入管理局后,负责科研管理、宣教和部分生态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为了查清保护区野生动植物资源,我们和北京林业大学师生连续三年走遍了保护区和敦煌市及其周边地区,作了保护区资源调查和生态旅游项目考察,同时还筛选了“敦煌西湖十景”,提出了开发以“三大景区、三条线路”为目标的生态探险旅游项目建议,编制了《敦煌西湖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报告》、《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项目总体规划》,还编写了旅游图集、导游词等资料。

孙志成科长

自2010年起,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厅在保护区建立了普氏野马试验性放归基地,公放归了7匹野马,我承担普氏野马试验性放归基地和野骆驼监测任务。我认为,面对这样的新工作、新事物,我们必须敢于面对,勤于思考,才能有效建立各项管理和监测制度,从而具体、细致地做好观测和应对工作。期间,我们完成了大量分析总结报告,保证了野马和野骆驼放归、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也为今后继续扩大放归种群奠定了基础。2011年,局里完成了敦煌自然博物馆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并着手布展工作,我们又开始编纂《敦煌自然博物馆布展设计大纲》,经过半年多的努力,我们克服了专业知识欠缺、日常事务交叉影响等困难,顺利完成了任务,为设计和布展作了充足准备。

玉门关保护站座谈会

玉门关保护站位于保护区东缘,距玉门关遗址7公里。2006年4月1日挂牌成立,占地面积525平方米,建筑面积300平方米,总投资28万元,绿化面积800多平方米,站内办公、住宿、车库、餐厅等配套设施齐全。保护站也是管理局下属单位,正科级建制,现有职工及护林员12人。主要管护范围包括玉门关、南大湖、马圈湾等区域。

【时 间】2015年1月18日下午14:30

【地 点】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玉门关保护站

【参加者】

路生荣 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玉门关保护站野马、野骆驼监测组组长

周春慧 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玉门关保护站公益林管理人员

范生华 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玉门关保护站护林员

吕 文 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玉门关保护站司机

金 招 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玉门关保护站护林员

刘晓钰 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玉门关保护站护林员

买春弟 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玉门关保护站护林员

孙海隆 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玉门关保护站护林员

冯玉雷 《丝绸之路》杂志社社长、总编辑

刘 樱 《丝绸之路》杂志社制版中心主任

瞿 萍 《丝绸之路》杂志社编辑

主持人 冯玉雷

摄影 刘樱

录 音、整 理 瞿 萍

◆ 路生荣

我毕业于北京联合大学,2010年在芦草井保护站工作,2012年在玉门关保护站工作,现在的职务是玉门关站野马、野骆驼监测组组长。说实话,玉门关的条件比芦草井艰苦,但我更喜欢这里的工作。刚来玉门关时,保护区有27匹野马,去年又有5匹小马驹出生,新生命的降临使我感到自己工作的意义,并体会到了其中的乐趣。

◆ 周春慧

我是2010年3月来到玉门关保护站工作的,当时,条件非常艰苦,用水、用电都不方便,从2013年开始,站里的条件才有了根本性改善。由于工作条件的原因,保护站的女同志人数不多。保护站离敦煌市区有100多公里路程,我和几个女同事基本都是十几天才能回一次家。而且,因为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大家基本都不化妆,穿着打扮也比较朴素。

我主要承担保护站公益林管理的任务。玉门关保护站的公益林面积有97.9万亩,是西湖保护区的一个国家级重点项目,由站里的护林员做正常的巡护工作。保护站的公益林共有三个管护小区:盐池湾、清水沟、马迷兔。护林员的巡护工作有长线、中线、短线三种。长线70~180公里,中线50~60公里,短线15~20公里,中、长线路程较远,需要开车巡护,一般都需要早作准备,早晨很早出发,中饭吃自带的干粮,晚上才能回到保护站;短线一般是护林员在保护区周围步行查看是否有异常,两者都比较艰苦。

◆ 范生华

2014年3月,我来到保护站担任护林员,并兼顾机电维修、防火器材维护等工作。作为一名56岁的老同志,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局里不断给我们改善工作、生活环境。因此,作为一名护林员,我要积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并真正以站为家,关心、爱护保护区内的各种生命。我经常要和同事们一起去保护区查看是否有会伤害到野马、野骆驼的东西。2014年6月,我和同事们发现了一峰被铁丝绊住的野骆驼,大家立马解开铁丝,成功救护了被困的骆驼。我还兼管站里的消防设备。2014年10月28日,管理局在我们保护站界碑前面的芦苇荡里搞了一次消防演练,由我管理的消防器材发挥了很大作用,整个活动举办得非常成功,为大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玉门关保护站座谈会

◆吕文

2010年1月,我来到保护站工作,是站里的驾驶员。每年冬季,保护区供野马饮用的泉水都会结冰,我们需要把冰面打破,再用大漏勺把碎冰碴捞出来,这样野马才能正常喝水。这样的破冰工作,是我每年除驾驶之外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每次破完冰从芦苇荡中出来,大家只有两只眼珠还能动。由于这里冬季异常寒冷,尤其是戈壁滩,所以破冰的工作每天都要做,如果中断一天,野马就会喝不到水。而等再去破时,因为结冰时间久,冰层变厚,就变得不容易砸碎。

2013年7月的一天,我载着其他护林员去小马迷兔监测、巡护,正值夏季,雨水增多引发洪水,一些道路被冲垮,我们的车胎也陷进了被损毁的道路里。小马迷兔离保护站比较远,没有信号,大家只能集体抬车。由于没有准备水,我们都有一种嗓子快冒烟的感觉,接力挖掘三小时后,我们终于填平路面,将车驶出。

玉门关保护站

护林员工作日志

◆ 周春慧

2013年7月,我来到玉门关保护站工作,担任护林员一职。刚到保护区时,我才18岁,当时唯一的感受就是荒凉。现在工作已将近两年,随着条件的改善,我渐渐喜欢上了护林员这份工作。

◆ 刘晓钰

2014年9月17日,我到玉门关保护站工作,是站内工作人员中年纪最小的一位。当护林员的第一天,我就和何东副站长外出巡护。当时,我们发现了一只受伤的秃鹫,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秃鹫,我与何站长一起把秃鹫带回保护站救治。现在,那只秃鹫还在后院的笼舍里。我感觉最有意思的工作是给野马、野骆驼投放草料,它们有时候会踢人,从人手里抢草料,这种经历在当护林员前是无法体验的。我来此工作的时间不长,最明显的感受就是站里同事之间十分团结,对工作兢兢业业,尽职尽责,我自己也被这种环境深深感染,十分喜爱护林员这份工作。

《丝绸之路》杂志社与玉门关保护站护林员合影

◆ 买春弟

2014年9月,我来到玉门关保护站当护林员。这是我的第一份正式工作,我非常珍惜。我的性格比较活泼,喜欢探索新奇的事物。到保护站后的一天中午,其他人都在睡觉,我自己一个人带着站里的黑狗赛巴到外边溜达,结果越走越远。我发现了一间废弃的茅草屋和一辆汽车,顿时心生恐惧,立刻抱起赛巴往回跑,在跑的过程中看到了黄羊。我之前没见过黄羊,好奇心油然而生,之前的恐惧感马上被抛到脑后,立即掏出手机追着黄羊拍照。跑着跑着,我发现自己迷了路,戈壁滩没有信号,我急中生智,根据太阳的方向顺利找到了回保护站的路。回来以后,我跟其他同事说了自己的经历,大家纷纷表示一个女孩单独出去太危险。从此,我吸取教训,再没有一个人外出过。

◆ 孙海隆

2014年,我来到玉门关保护站工作。我工作时间不长,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我跟何站长到盐池湾湿地芦苇荡中查看有无野生动物。当时,没有明显感受,回到保护站后,我发现左手手指上有一个东西在皮下蠕动,别人告诉我那是蜱虫,也就是水蛭。据说,这种寄生虫钻进人体后专吸人血,如果不及时抓出就会对人体造成极大伤害,这里的野马、野骆驼身上有很多水蛭。后来,我又发现身上其他地方也有,折腾了一晚上,愣是从身体里抓出17只蜱虫。我用打火机将它们烧死,避免危害其他护林员。

芦草井保护站座谈会

芦草井保护站位于紧邻保护区的南湖乡二墩村东侧,2006年7月16日开工建设,2006年11月8日挂牌成立,占地2.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43平方米,总投资45万元,绿化面积1.2万多平方米,站内办公、住宿、车库、餐厅等配套设施齐全。这个保护站是管理局下属单位,正科级建制,现有职工及护林员16人。主要管护范围包括火烧湖、芦草井子、崔木土等区域。

【时 间】2015年1月18日下午16:00

【地 点】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芦草井保护站

【参加者】

王成海 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芦草井保护站业务部长

王巧玲 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芦草井保护站公益林专干

王永明 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芦草井保护站护林员

柏占成 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芦草井保护站护林员

杜 成 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芦草井保护站护林员

冯玉雷 《丝绸之路》杂志社社长、总编辑

刘 樱 《丝绸之路》杂志社制版中心主任

瞿 萍 《丝绸之路》杂志社编辑

芦草井保护站座谈会

主持人 冯玉雷

摄 影 刘 樱

录音、 整 理 瞿 萍

◆ 王成海

2011年,我来到芦草井保护站工作,任业务部长。保护站的主要工作是防风治沙和绿化,现在我们能看到的保护站周围成片的树林都是护林员和管理局领导们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和同事们的日常工作就是在机关同志和其他保护站的护林员来此植树之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挖好坑,铺设好水管,准备好栽种的新土,工作量很大,比较辛苦。大家种完树离开后,我们还要完成后续工作。每年开春,风沙很大,站门外的沙子几乎都要漫过围墙,这时也是我们最忙的时候。每年都会有上百车的沙子从保护站周边清出,这些沙子都是我们一锨一锨挖出去的。前几年,我们实行了“草方格”工程,就是用麦草围出一个个方格把沙子堆住,减轻了风沙对保护站和周边环境的破坏,起到了良好的效果。目前,保护站除了植树造林、清沙工作外,还开展了养殖产业,养了25头猪、200多只鸡。我还和同事们共同钻研,开发了散养乌鸡和肉公鸡的新方法,在补贴大家伙食的同时,也为保护站创造了效益。

◆ 王巧玲

我毕业于甘肃林学院,2009年来到芦草井保护站工作,是站里的公益林专干,主要负责保护站辖区的公益林监测等技术类工作。我是西湖保护区在基层保护站工作的第一位女护林员。刚到站时,我觉得要更好地融入这个集体,就不能因为自己的女性身份而搞特殊,男同事干什么我就干什么,这也培养了我吃苦耐劳的品质。六年多的基层护林工作带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培养了自己的耐心,真正懂得了坚守的含义。

◆ 王永明

2009年3月,我来到芦草井保护站工作,参与了保护站的“草方格”工程和清沙工作。在这两年当中,我主要负责站里的养殖工作。每天,别的同事还没起床,我便要和另一位同事一起去给动物添饲料。经过六年的工作时间,我觉得保护站的工作、生活环境都有了非常大的改善。虽然辛苦,但我很享受这份工作带来的乐趣。

◆ 柏占成

我也是2009年来到保护站工作的,之后还在玉门关保护站等其他单位工作过。2014年3月,我又调回芦草井,主要负责站内养殖、修剪树木等工作。多样的工作经历带给我的最大感触就是,管理局和保护站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大家的工作环境越来越好,日子也越来越好。

◆杜成

我今天刚到芦草井保护站工作,在之前的一次实习机会中接触过芦草井保护站。我认为,护林员这份工作不仅造福一方,自己也能乐在其中。保护站所在的环境虽然荒凉,但我能亲近大自然,锻炼自己。接下来,我的主要工作是绿化、养殖,空闲时间还要学习防风治沙的知识。

崔木土、多坝沟保护站座谈会

【时 间】2015年1月19日下午15:30

【地 点】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崔木土、多坝沟保护站

【参加者】

高 鹏 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崔木土、多坝沟保护站护林员

魏 忠 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崔木土、多坝沟保护站护林员

冯玉雷 《丝绸之路》杂志社社长、总编辑

刘 樱 《丝绸之路》杂志社制版中心主任

瞿 萍 《丝绸之路》杂志社编辑

主持人 冯玉雷

摄 影 刘 樱

录音、 整 理 瞿 萍

◆高鹏

我从甘肃电大园艺专业毕业后,2009年2月应聘至芦草井保护站工作,每天负责清沙工作。2009年9月,我被调到后坑保护站。2010年1月,我又被调到土梁道保护站工作了两年。2012年2月,再次被调到崔木土。刚到崔木土,感觉比后坑还荒凉,自己仿佛也与世隔绝,内心也产生了一些抵触情绪。但渐渐地,随着春天的到来,崔木土的面貌完全改变了,河水融化,树木开始发芽,仿佛世外桃源。我在崔木土已经工作了两年,同其他护林员一样,使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保护站发生的巨大变化。站里的基础建设基本得到完善,周边环境不断改善,人员配备逐渐健全,一种归属感油然而生。作为一个敦煌人,我深深懂得西湖保护区对于敦煌的意义,也为自己能从事保卫敦煌的工作而感到骄傲。

《丝绸之路》杂志社与崔木土、多坝沟保护站护林员合影

崔木土保护站护林员魏忠,他已在崔木土沟坚守了20年

◆魏忠

2014年1月,我被聘为崔木土保护站护林员,虽然进站工作时间不长,但对崔木土保护站这片区域已再熟悉不过了,保护站里比我早到的护林员应该都没有我对这里熟悉。这是因为,20年前我就已经来到了这里。

在沙漠中,有水就有绿洲,崔木土就是这样一片绿洲。它是由地下泉水和偶尔出现的山洪交汇后冲刷出的深沟。上世纪90年代初,镇政府利用这股水流动员当地人用两年时间在崔木土开辟了林场,沿沟种了200亩林木。1997年,我和镇政府签了《林地承包管护协议》,承包林地。从那时起,我和妻子便开始在崔木土搞植树造林工程。我们在崔木土干了14年,原来光秃的林地已经种上了10万株成林的红柳。

五年前,林场被划入“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我们夫妻俩不仅是这片林地的承包人,同时还是保护区的“义务管护员”。自那时起,我们无偿做起了管护工作,既要管护好这些能拦挡风沙的树木,还要阻止那些破坏自然环境、危害稀有动物的行为(盗猎、盗挖药材和捡石头)。在这一带戈壁滩上,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野马、野骆驼,还有狼、狐狸、黄羊等几十种野生动物。沟里珍贵的药材常遭到盗挖贩卖,好不容易培植起来的树木也经常被毁。还有商人为了得到风凌石,开越野车满戈壁乱窜。脆弱的地表被反复碾压,加剧了沙尘危害。根据我提供的消息,上级部门先后抓获了三名私进保护区捡拾石头的不法分子。

我们镇是敦煌最富裕的乡镇,大多数人都买车买房。我家有8亩地,按说顾好它,每年收成应该不错,但是我们俩口子总放心不下崔木土的绿地。2014年1月,我应聘到崔木土保护站,正式成为一名护林员。现在,工作已经一年了,我有着和别人不一样的心得体会。以前,我独自守在这片土地上,那种孤独的感觉别人无法体会。现在,我和大家吃住、工作在一起,对崔木土产生的归属感也越来越强。而且,站里电灯、电话、电视都有了,管理局领导还为我们解决了打电话的信号问题,工作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从心底感谢保护区管理局的到来,也感谢管理局给了我这份工作,让我能继续守在这片土地上。

猜你喜欢

芦草玉门关护林员
第三届甘肃最美护林员(草管员)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页岩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
芦草轻柔
光影视界
第二届甘肃最美护林员(草管员)
用乡愁敲打城门
平凉市出台生态护林员管理实施办法(试行)
芦草
凉州词
凉州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