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干缺如伴肝总动脉变异1例

2015-03-08刘琼瑶,王艳,林金勇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5年1期



·个案与短篇·

腹腔干缺如伴肝总动脉变异1例

刘琼瑶1,王艳2,林金勇1,伏辉3(1.长沙医学院2011级临床本科专业;2.长沙医学院2012级临床本科专业;3.长沙医学院基础医学系人体解剖教研室,湖南 长沙 410219)

[关键词]腹腔干;肝总动脉;肝总管;肠系膜上动脉;胆囊动脉

肝总动脉起自腹主动脉的脏支腹腔干,变异较少。作者在解剖1具成年女尸时,发现腹腔干及肝总动脉存在变异,为积累国人体质结构调查资料,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标本为成年女性,身高162 cm,结构保存完整,已经用甲醛溶液充分防腐固定。采用大体解剖方法,自剑突沿正中线向下绕脐至耻骨联合上缘,沿肋弓向外下切至腋中线;自耻骨联合上缘沿腹股沟向外上切至髂前上棘;从正中线上、下两端的皮瓣转角处向两侧剥离皮肤。暴露腹腔和盆部后发现腹腔干分支、肝总动脉起源及走形变异。数码相机拍照,游标卡尺(精确度±0.01 mm)测量外径长度。

2结果

腹主动脉在膈的主动脉裂孔20.42 mm处由前壁中央依次发出脾动脉、胃左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胃左动脉向右上方行至胃贲门附近,然后沿胃小弯在小网膜两层折合向右行,并与胃右动脉吻合;脾动脉向右横行经过脾门注入脾脏;肠系膜上动脉自腹腔干发出29.68 mm处发出肝总动脉,后者向右上走行于胆囊三角下方并于胆囊三角下方发出肝右动脉,而后绕行肝总管向右横行出胆囊三角后又同时向上发出肝左动脉向下发出胃十二指肠动脉(图1)。经游标卡尺(精确度±0.01 mm)测量发现,胃左动脉外径2.28 mm,肝总动脉外径4.36 mm,肠系膜上动脉外径8.42 mm,脾动脉外径5.12 mm。

3讨论

一般情况下,腹腔干为粗而短的动脉干,在膈的主动脉裂空稍下方起自腹主动脉前壁,迅速分为为胃左动脉、肝总动脉和脾动脉三大分支。根据腹腔干分型分析可知,本例变异标本胃左动脉、脾动脉由腹主动脉发出;肝总动脉发自肠系膜上动脉,根据腹腔干分型为Ⅴ型(腹腔干不存在),占(0.21±0.12)%[1]。

1:腹主动脉;2:胃左动脉;3:脾动脉;4:肠系膜上动脉;5:肝总动脉;6:肝右动脉;7:肝左动脉;8:胃十二指肠动脉

图1标本前面观

肝总动脉发自肠系膜上动脉,根据目前肝固有动脉变异Michels分型法可知:该例标本同时伴有肝动脉Michels Ⅸ型(肝总动脉起自肠系膜上动脉型,占2.5%)变异。据有关文献报道:肝动脉解剖变异率占24%[2],肝总动脉来源于肠系膜上动脉约占1.5%[3]。笔者认为,此类变异较为罕见,尤其腹腔干缺如伴肝总动脉变异,在肝、胃、胰、十二指肠等相关脏器的手术过程当中,应加以注意[4]。腹部肝胆外科手术方案的制定和胆道插管护理等临床操作、肝癌患者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应注意这一解剖异常[5]。同时,在有关CT和B超影像诊断分析,胃癌根治术、胰头癌根治术、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时[6],因需要行淋巴结清扫,腹腔干、肝总动脉、胃左动脉、脾动脉常需要骨骼化游离,故此标本的考察对临床上该类手术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7]。此外,该例标本肝总动脉绕过肝总管,两者相互压迫,可能会导致十二指肠供血不足和胆汁流出不畅,从而增加了十二指肠溃疡和胆管结石的发生率。所以该例标本的报道对十二指肠溃疡和胆管结石发病机制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解剖学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国解剖学会体质调查委员会.中国人解剖学数值[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288.

[2] 姜楠,张剑,李华,等.不同切取方法对肝移植供肝动脉解剖变异的损伤分析[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0,16:488-491.

[3] 黄志强,黄小强.肝胆胰外科聚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201.

[4] 安淑红,孙丰刚,赵振美.肠系膜上动脉分支及腹腔干变异1例[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8,26(4): 379.

[5] 杨飞,李智岗.肝动脉的解剖变异及其临床价值[C].第五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国际肿瘤细胞与基因治疗学会会议、第二届中日肿瘤介入治疗学术会议论文集,2008:250.

[6] 黄大元,孟三光,钱继容.肝的动脉多处变异1例[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2,20(2):85.

[7] 崔翔,沈震,许淑华,等.肝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合干、脾动脉发自腹主动脉、腹腔干缺如一例报告[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1,17(08);655.

(编辑:魏源)

[收稿日期]2014-08-19[修回日期] 2014-09-03

[通讯作者]伏辉,E-mail:815972842@qq.com

[基金项目]长沙医学院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长医教[2014]10号

doi:10.11659/jjssx.08E014014

[中图分类号]R32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42(2015)02-01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