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场景空间景观艺术照明设计研究★

2015-03-08

山西建筑 2015年21期
关键词:斜杆竹影廊桥

刘 娜

(内蒙古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10)



场景空间景观艺术照明设计研究★

刘 娜

(内蒙古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10)

介绍了场景空间的艺术照明特点,对西安浐灞生态区竹影廊桥的夜景照明设计进行了分析,应用艺术照明手法对景观空间各要素重新编排、组合、统一于一种新的视觉场景中,使游人对该景观得到更全面充分的视觉体验,深化设计主题。

场景空间,艺术照明,夜景规划

1 场景空间与艺术照明

阿摩斯·拉普卜特(美)在他的《文化特性和建筑设计》一书中提出:“场景及其规则每每经由提示来传达,提示则是场景的物质要素及其布置方式,提示起着增强记忆的作用,它使人回想起场所,也就回想起适当的行为,从而使场景中人与人的交流成为可能。”这种场景的提示依赖于空间中的固定元素,半固定元素,非固定元素,场景的营造依赖于固定元素的策划与非固定元素的策划。灯具作为一种场景中半固定元素,有时候需要隐藏有时候却要展示。灯具、光与影的营造是场景空间艺术照明设计的主要影响因素,灯具与光的不同方式组合编排将演绎不同的场景。

艺术照明是在照明技术的基础上,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更多的思考如何去处理光与造型、光与空间、光与色彩、光与材质等所产生的“光”环境艺术效果。景观艺术照明设计是对景观形象的二次创作,灯光的魅力在于重塑景区夜间新形象,使熠熠生辉的夜景具有艺术感染力,因此照明设计逐渐从实用功能转变为艺术功能,并在设计中具有很重要的实用和美学意义。

2 场景空间的艺术照明特点

特定的场景空间引导人们特定的行为。因此,场景空间艺术照明就是综合白天景观特点、地域文化历史、周边环境特征等因素构建适合该地区环境行为的照明方式。场景空间景观艺术照明营造的最终目标是将设计者和使用者的情感融为一体,在景观营造中重组景观要素,展现新的景观意境。在设计过程中构想夜间新的场景照明效果,使白天景观与夜晚的景观既有统一也有不同,场景空间艺术照明构思拓展了景观空间的表达,丰富了景观设计的内涵。

场景空间艺术照明的视觉表现有以下三点。

2.1 控制空间体量

景区场景空间的拓展、收放是由灯光的光域、照度、色温等照明参数的调节来完成的。艺术照明,通过光影塑造可以使有限的空间在人的感知中扩大或缩小。光照的区域为视觉集中区,限定视觉空间体量;而阴影区为视觉放松区,让人产生无限遐想,拓展思维想象空间。艺术照明可以实现同一空间的不同主题场景变幻的情景体验。场景的营造旨在唤起参与者的记忆与体验,领会空间的主题与意义,从而增强景观的艺术感染力。

2.2 显示时间的变化

景观存在于自然中有早、中、晚、夜、季节、气象的表现,同是在节日中,一些盛大的活动也要求照明的亮度提高与节日气氛的营造。通过创造合理的光源效果就能很好的在夜晚显示不同时间段、节日与平日及季相的变化。

2.3 创造动态效果

表现动感光线,采用先进的光纤技术让光流动起来(多用于商业环境)。

3 浐灞生态区竹影廊桥场景空间艺术照明营造

3.1 营造夜景中竹影婆娑、廊桥水影为主题的场景空间照明

夜景设计立意:竹,纤细而常青,秀逸而有神韵,柔中带刚,积淀着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有竹的地方“心净土净”。“水”在夜晚是静态的,通过木栈桥倒影的设计体现水的静匿。“高架廊桥”的钢结构支撑柱成为夜景中垂直方向的景观要素,它与廊桥上的斜杆灯在夜晚着重展现本景观节点丰富的空间层次效果。静匿的水面浮现廊桥倒影,岸边高处一簇簇翠竹,让人浮想联翩。垂直的钢支撑柱和在高架廊桥上轻盈的斜杆灯又不失现代气氛,让人在想象中重回现实(见图1)。

3.2 空间上营造“一带、三线、两面、两点”的场景空间效果

与白天景观不同的是,白天人们凭栏观水,水面是吸引人们的视觉焦点。夜晚人们从不同视角看到竹影廊桥倒影水面,临水栈桥成为视觉焦点。在光色设计上均选用色温在2 000 K~3 000 K的白光和暖黄光,白光还原竹林本身翠绿颜色,暖黄光营造宁静温馨的夜景气氛。夜间竹影廊桥景观节点的照明效果将结合“一带、三线、两面、两点”这种形式展现其美景。

1)“一带”即堤顶平台入口处。

作为重点照明,不仅起到提示作用,更体现出本节点东西向蜿蜒的带状结构。暖黄色的曲线LED灯带伴着片状翠绿的竹林向南、北方向延伸,是吸引滨河路上的行人的线形视觉导引。

2)“三线”即三座高架廊桥。

由入口处抬高架空,并纵深向水面。作为重点照明设计,水平方向两层LED灯带勾勒出高架桥外轮廓;斜杆灯将桥面均匀照明,灯光一直延伸至水面;垂直方向桥的支撑柱被高压钠灯自上而下斜角照亮,这一白天不被人关注的构建在夜晚体现出景点竖向的线条感,突出其竖直方向钢结构的美。

3)“两面”即堤顶平台及亲水平台处。

堤顶平台:作为次重点照明,是艺术照明的过渡区域。选用高度为600 mm的草坪灯,按照10 m一盏,均匀布置,选用的光源为3 W节能灯,照度满足一般功能照明。

亲水平台:作为重点照明,将充分体现临水的特点,采用多层次的LED轮廓照明勾勒出丰富的空间倒影效果;平台处选用方形矩形marker灯,安装在栏杆之间均匀照亮栈桥桥面;同时对其中座椅下方采用T5荧光灯均匀照亮座椅下方区域,使整个平台的照明设计丰富起来。

4)“两点”即整个节点入口处。

作为次重点照明,选用地埋投光灯照亮东西两边种植池中刺槐。作为景区节点的提示,是整个夜景中场景空间的序曲[4,5]。

3.3 时间上夜景照明采用平日照明和节日照明两种时间段的分线控制

为了营造节日喜庆的场景空间和平日静匿的场景空间。竹影廊桥景点采用平日一般照明和节日艺术照明两条线路分线控制。同时也更好的满足夜间节能环保,一举两得。

1)竹影廊桥景的功能照明。

仅采用暖黄色光源将挡墙、曲线座椅及5个竹园的轮廓照亮;对6个踏步的踏面进行对角光照射;高架廊桥上的斜杆灯选用暖白色光源均匀照亮廊桥,满足夜间安全照明。

2)竹影廊桥景的艺术照明。

重点突出竹园和滨水木栈道的倒影照明效果。对竹园内竹

林采用白色投光灯照亮,显出其翠绿的团状竹林;暖黄色的光勾勒出6个踏步的栏杆扶手及其特有的斜杆支撑;对高架廊桥栏杆扶手处及其平台底面外侧进行上下两层次的轮廓照明,勾勒出高架廊桥在空中的两层线状水平轮廓;对高架廊桥的钢支撑柱以及楼梯处斜杆支撑由上向下投暖黄色光,构成许多垂直方向的线,充分体现廊桥丰富的空间层次;木平台内所有栏杆扶手处暖黄色轮廓照明。整个木平台外边缘下方,采用暖黄色轮廓照明,丰富倒影;艺术照明主要在节日和双休日开放。充分体现设计师在设计时对竹影婆娑和廊桥倒影这一主题的艺术场景构想,激发游人某种情节的记忆。

3.4 灯具的技术处理

1)隐藏。

通过对灯具安装位置的特殊考虑,在景区设计的同时先将安装灯具构件设计好,将易破坏白天景观的灯具隐藏。达到在夜间见光不见灯具,在白天又能更好的保护灯具,不会影响景观的整体效果。

2)展示。

针对本景观节点而设计的斜杆灯,其造型优美且不易被破坏,在白天作为本节点的景观元素之一展现出来。为灞河的展示和游览观光提供理想的场所,创造出具有现代感的城市滨水生态区夜间照明新形象。

4 结语

从建筑景观的“场景”含义中来看,“场”具有空间性;场可以由空间的形体、质感、颜色、光感等来界定;艺术照明用光与影的塑造将空间的范围拓展,使空间成为流动的概念,在有限的空间中通过光影营造出无限的心理想象空间。艺术照明中场景空间的营造是一种时空转换的审美方式,一方面,在空间设计中应用艺术照明手法可以重塑夜景新形象深化设计主题;另一方面同样的夜景分线控制,在不同时段塑造变化的场景照明效果。通过对浐灞竹影廊桥夜景照明设计,构建了不同时间与不同空间的夜景视觉场景空间。归根结底,重塑夜景新形象才是场景空间景观艺术照明在视觉上追求的新体验。

[1]阿摩斯·拉普卜特.文化特性与建筑设计.常 青,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孙德明.谈室内艺术照明设计.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128):36.

[3]阿摩斯·拉普卜特.国外建筑理论译丛: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言语表达方法.黄兰谷,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4]陆邵明.建筑体验——空间中的情节.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5]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全天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西安浐灞生态区桃花潭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Study on lighting design of scene space★

Liu Na

(SchoolofArtandDesign,InnerMongoliaUniversityofTechnology,Baotou014010,China)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art lighting features of scene space, analyzed the night lighting design of Zhuying bridges in Xi’an Chanba Ecological District, applied arts lighting means made rearrangement, combining to landscape space each element, unified in a new visual scene, so that the visitors had more fully visual experience to the scene, deepening the design theme.

scene space, art lighting, night scene planning

1009-6825(2015)21-0113-02

2015-05-19★:2015年包头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城市文化视角下包头城市公共艺术的系统设计研究》(项目编号:2015-yy16)的阶段性成果

刘 娜(1980- ),女,硕士,讲师

TU113.64

A

猜你喜欢

斜杆竹影廊桥
内插中心斜杆换热管的换热性能
去廊桥找你
偶感
钢管扣件式脚手架半刚性节点多参数模拟法
竹影垂帘
铜铃山中
廊桥文化的汇集地——泰顺
风雨廊桥——武夷山馀庆桥
竹影金秋(七绝)
犹记廊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