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的话语蕴藉与语言的特殊性表达

2015-03-01田冬锦

新乡学院学报 2015年7期
关键词:话语语境文学

田冬锦

(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 教育系, 河南 郑州 450000)

文学的话语蕴藉与语言的特殊性表达

田冬锦

(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 教育系, 河南 郑州 450000)

文学的话语蕴藉指的是文学活动的含蓄有余、蓄积深厚的语言和意义状况。文学作为语言的艺术,与日常语言和科学语言不同,在表达上必然会讲究一定的“诗艺性”,或是采用“陌生化的语言”,体现出话语蕴藉的特点。

文学;话语蕴藉;诗艺性

文学具有双重属性,即文学的审美属性和社会属性。这种双重属性存在于其特有的具体语言组织所形成的话语蕴藉之中,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一、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

文学总是通过一定的话语形态蕴含多重复杂意义,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离不开话语蕴藉而独立存在。“蕴藉”一词,来自中国古典文论。“蕴”本义是积聚、收藏,引申为含义深奥;“藉”,本意是草垫,有依托之义,引申为含蓄。在文学领域,蕴藉指的是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意味深长的语言和意义状况。

在中国古典美学中,对于文学话语的蕴藉属性也有许多阐释。刘勰在《文心雕龙·定势》篇中提到“综意浅切者,类乏酝藉”。此处的“酝藉”即“蕴藉”,为评价作品成就的重要标准之一。《文心雕龙·隐秀》论述了“文外之重旨”和“以复意为工”,“重旨”和“复意” 指的是文章蕴含的其他重要意义。张炎在《词源·杂论》中评价元好问的词时说:“深于用事,精于炼句,有风流蕴藉处,不减周、秦。”这表明,“蕴藉”是中国传统文论中常用的一个概念,主要强调文学语言的使用及审美效果[1]68-69。

文学话语蕴藉既指整个文学活动,又指具体的文学作品。文学话语为了达到独特的艺术表达效果,往往把无限的意味蕴含在有限的话语中,或是把多重不确定的意义蕴含在单一而确定的话语中。

(一)含蓄

任何一种语言的表达,都不可能完全表达出说话人的意思,所谓“言不尽意”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文学话语在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情感上必然会用到话语蕴藉这一特性。含蓄是其形态之一,指的是在有限的话语中表达无限的意味。简言之,就是由小见大、以少寓多,这在一些寓言、童话故事、小说、诗歌等很多文学作品中都有体现。

中国传统文学最突出的特征之一便是抒情写意,但又非直抒胸臆,而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把抽象的主观感受形象化。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云:“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极为巧妙地用到了语言的含蓄,委婉地表达了自己想出仕为官、报效国家的愿望。

唐朝边塞诗人王昌龄的《长信宫词》云:“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乍看是一首宫怨诗,反映了失宠后的班婕妤在宫中的凄凉生活。其实,这首诗也有作者自伤身世的一面,表达自己被贬后才华得不到施展的感慨。“王昌龄《长信宫词》笔下的悲秋怨君之恨便是为自己不被君王重用、长时间受冷落而发,的的确确是他入仕长安的真实写照,反映出了他那种由艳羡、痴想功名通达而终至命运穷厄的幽怨凄苦的‘宫怨心态’,因而并不仅仅是哀叹宫女的落寞或咏史实以讽劝唐明皇这样一种表层解读所能涵盖诗作的本真意义的”[2]。

(二)含混

读者在阅读文字的基础上,经过联想和想象可以在脑海中唤起一系列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这些文学形象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所表达的意蕴也具有多重内涵,文学带给人们的就是一种想象力的游戏。含混也是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之一,指的是看似单义而确定的话语却具有多重不确定的意义。这既是文学语言在表达上的缺陷和弱势,也是文学的优势所在,因为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和理解去填补其中的空白。

唐代诗人李商隐《锦瑟》一诗写道:“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该诗原为无题诗,后来以此诗前两个字作为题目,名为咏物,其实非也。真是一篇《锦瑟》解人难。有人认为这是诗人写给一个叫“锦瑟”的侍女的爱情诗,有人认为这是诗人写给已故妻子王氏的悼亡诗,也有人认为是自伤身世诗。

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短短20个字,却向人们传达了众多意象。仅最后一句就描述了4种意象,即风、雪、夜及归人。这些意象既是确定性的,又是不确定性的,比如风、雪有多大,夜晚指的何时,归人的形象等都没有详细的说明,而这又带给读者无穷的想象空间。

二、文学语言的特殊性表达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文学创作就是以话语为原料的生产活动,这种话语不同于一般的科学话语和日常话语,而是具有蕴藉属性的“话语”。虽然任何话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对语言规范的触犯和超越,或多或少表现出运用者的独特个性,但是在文学话语中,这种情况却尤为明显。明代著名的戏曲理论家王骥德认为戏曲语言应是“意常则造语贵新,语常则倒换须奇”。为使语言别具风格,文学话语甚至使用“陌生化的语言”。“陌生化”理论由俄国形式主义领袖人物什克洛夫斯基提出,指的是改变语言的习惯用法,使语言产生一定的阻拒性,这样读者在理解作品时就会增大感知难度,延长感知时间,起到非同寻常的效果。文学语言的特殊性表达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一)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作为叙述、表现、象征的符号体系,文学话语往往采用多种修辞手法来反映客观世界,表达主体情思。文学不仅注重语言的指称功能,更强调情感功能。

李白的《秋浦歌》一诗中,“白发三千丈”一句明显失真,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属于艺术真实,在此,人们可以深深感受到诗人的浓浓愁绪。诗人按照主观化方式把握客体世界,必然要讲究“诗艺”性,没有“诗艺性”的表达也无所谓艺术真实。

比喻也是处理语言经常采用的手法之一。比喻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较强的感染力。“柳叶眉,杏核眼,樱桃小口一点点,杨柳细腰赛笔管……”“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等均是形容女子的美丽,具有一定的艺术表达效果,也具有独特的话语蕴藉空间。如果直白地说某女子长得特别漂亮、非常美丽,显然失色许多。因为用“特别”“非常”这些副词来表达太空泛,不够形象具体,不能有效激发人们的思考,没有体现出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不具有艺术美感。

(二)文学话语的特殊使用和组合

在更具体的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文本带有话语蕴藉属性。文本是由话语系统(语词、句子、意象、音调、风格等的复合体)的蕴藉构成的。文本作为话语蕴藉,指的是文本内部由于话语的特殊组合仿佛包含有意义生成的无限可能性。有时看似平常的词语,却也可能蕴藉着普通话语所没有的丰富意蕴[1]69。

唐代诗人贾岛《题李凝幽居》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传神地描述了当时诗人拜访友人却不遇的情景。之所以不用“推”,是因为“推”字显得比较随意,好像对门里的情况非常熟悉。而“敲”字则用得妙,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带有一种试探性的动作,也显得有礼貌,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齐己《早梅》有“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两句诗。其中“一”字原为“数”字,之所以改,就是因为“数”字不能体现梅花开得早,而“一”字更传神。所以,好的诗人、作家会在遣词造句上下工夫,“诗以一字论工拙”的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反复推敲可以精雕细琢,表达形象更为准确鲜明,给人一种独具匠心的效果。有时较长时间的字句斟酌,还会伴随灵感和兴会的来临。

文学语言的运用还表现为必要的语序调整、语链的切分、词汇性质的变换等。比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明显用了倒装,正常语序应是“应笑我多情”,把“多情”二字提前,强调的是词人的自我嘲讽,也是对个人身世的感慨,年纪大了还没有一番作为,与三国时周瑜的年轻有为形成鲜明的对比。

(三)多重语境的营造

语言符号的内涵和意义往往不是单一的,要想正确理解其含义,须将它放在具体语境中。日常语言为了保证交流的有效性,经常在固定单一的语境下进行。但是文学语言则有意追求双重或多重表达效果,除了浅层语境中的字面意义外,还有深层语境下的“言外之意”。刘禹锡《竹枝词》中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通过谐音双关的特点,将“晴”和“情”巧妙地联系在一起,表现出初恋少女忐忑不安的微妙感情,以及听到意中人的歌声时乍疑乍喜的复杂心情[3]。

鲁迅在《故乡》中提到中年闰土喊了自己一声“老爷”后,“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要想确切了解作者的所写,还需结合上下文语境及时代背景去分析。少年闰土没有受到当时等级观的浸染,是天真活泼的孩子;而中年闰土为生活所逼,已经染上了旧社会下层人的世故、木讷、怕事和自卑。一声“老爷”,让作者意识到了封建等级观念已扎根在中年闰土心里,他们少年时代的友情已悄然消逝。这不仅是作者的个人感慨,也是对当时社会的鞭挞和指责。

在具体作品的写作和解读中,社会文化语境、现场语境和上下文语境是统一起作用的,不能将其割裂,否则就会影响人们对作品内容和意义的理解。

综上所述,文学的话语蕴藉涉及文学作品的言语、形象、意蕴三个层面,这又是一个由表及里的审美层次结构,其中言语层面是最基础的。文学作为语言艺术,与日常语言和科学语言不同,在表达上必然会讲究一定的“诗艺性”,或是采用“陌生化的语言”等,进而体现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

[1]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潘雁飞.《长信宫词》文化隐喻探微[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6(1):33.

[3]狄其骢,王汶成,凌晨光.文艺学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47.

【责任编辑 郭庆林】

Implication of Discourse and the Particularities of the Language Expression of Literature

TIAN Dongjin

(Th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XinLian College Of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0, China)

Discourse implication in literature refers to the literature of subtle and the state of the accumulative good language and meanings. As an art of language, literature is different from the daily language and the science language. The expression of the literature will pay attention to a certain “poetic” or use of “alien language” to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scourse implication.

literature; Implication of discourse; poetry art

2015-02-04

田冬锦(1984—),女,河南兰考人,助教,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H319

A

2095-7726(2015)07-0054-03

猜你喜欢

话语语境文学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我们需要文学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跟踪导练(三)2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我与文学三十年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