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分析

2015-02-28张程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15期
关键词:学习效果分组教学方法

张程

(常州市北郊高级中学 江苏常州 213000)

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分析

张程

(常州市北郊高级中学 江苏常州 213000)

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能够有效的提高学习效果。本文通过分析小组合作学习在实践中的应用,发现实施中的问题,对应的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希望能够帮助教师更加合理的安排小组合作学习,更快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小组合作学习 实施现状 改进措施

前言:

小组合作教学是基于新课标要求下的新型教学手段,与传统方法相对比,小组合作更加能够让学生彼此之间加强沟通,促进互帮互助,教师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了解各个同学对知识掌握的不同情况,从而更好地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一、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应用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传统的学习方法和教学策略不仅没有促进学生的发展,反而使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出现了厌学的现象。专家学者积极探索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打破了传统的学习模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是形成信息多向交流和反馈的新型课堂结构的重要活动方式。目前这种学习方式已经被引入实践教学中,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现状

1.小组分配不合理,过于注重形式

在平常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分配存在明显的不合理现象,小组分配主要采用两种方法,第一种是按照班级的人数平均分组,这种分配方法忽略了学生的性别差异,成绩差异以及个性特征,这种班级的小组相互之间没有更多的交流,学习劲头不足,没有浓烈的学习氛围。第二种是一律按照学习成绩进行分组,成绩好的同学与成绩相对落后的同学交叉分配,全面考虑到学生的成绩差异,这种分配方法虽有一定的先进性,但还是没有考虑到个性差异和学科间的均衡性。这样的分组容易造成两种极端,有的小组学习劲头足,气氛活跃,而有的小组沉闷不语。小组之间的偏科现象也特别明显,有的小组擅长数理化,有的小组对文科知识情有独钟。

虽然对班级同学进行了分组,但小组学习只是形式,并没有实际的学习效果。对一部分教师来说,虽然有分组,但教学中还是坚持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自己讲的滔滔不绝,课堂中偶尔的提问环节也只是提问比较活跃的同学,整节课学生没有练习的机会,提笔也是在抄写老师的板书,这种分组多教学实践来说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还有一部分教师会提出问题让同学们加以讨论,学生们很长的时间来讨论问题,期间教师往往无所事事,等到讨论结束,教师会让同学们汇报讨论结果,各个小组一次汇报,汇报完毕,课堂结束。教师并没有任何讲解。在这样的课堂中,老师可有可无,学生看似在自由发挥,却没有学到任何知识,收效甚微。

2.学生参与不到位,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高中数学在教学中推行小组合作学习,希望看到同学们互相讨论、合作学习、共同实现教学目标,事实上却大相径庭,一方面在小组学习中往往是学习好的同学掌握主动权,成绩较差又内向的同学往往是被牵着鼻子走,他们很少参与到其中,得过且过,这样下来,往往跟不上教学进度。另一方面则体现在课堂发言环节,这一环节往往是小组代表发言,这时候,个人的发言仅仅代表个人的看法,并没有把小组讨论的结果表达出来,教师汇总这样的学习讯息以后,安排的教学进程与学生的实际水平是有偏差的。

3.教师教学方法不恰当

教师教学方法不恰当也影响学习效果,例如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环节,大部分教师往往只会提问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所以整堂课下来只有固定的几个同学回答问题,这样就给别的同学造成心理上的松懈,课堂上不认真听课,小组讨论也不积极发言,不努力思考问题。这种心理会导致在学习中的消极情绪,最终影响学习效果。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改进措施

1.采用科学的方法分组

这样的分配方法涉及到小组规模,小组成员组合,成员座位安排。第一就小组规模来说,小组内人数太少会导致分组太多,汇总讨论结果时较繁琐。组内成员比较多的情况下,只有少量的几个人在讨论,别的成员处于观望状态。所以小组成员最好控制在5到7人。第二从成员组合来分析,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同的学生在一起讨论可以互相补充,互相启发,实现思想,思维上的碰撞,产生新的想法。分组过程中全面考虑学生的成绩,个性及学科差异,保证不同个性,不同兴趣的同学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努力让每位同学参与到讨论中来。第三,小组成员作为尽量安排成圆形和马蹄形等。

2.学生主动参与,培养自身的团队合作能力

作为学生个体要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应该明白,教师只是引导者、解惑者,只是学习情境的创设者,要想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离不开自身的努力。小组合作学习的最高境界便是人人参与其中,每一个学生都要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并能按照自己已有的知识去探讨新问题。学生个体在小组学习中要培养个体的团队合作能力,用集体的力量去解决问题,小组中的同学都互相团结,共同进步。

3.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小组学习中不仅仅局限在讨论层面,可以加入测试,竞赛等环节,测试,竞赛之后评选优秀小组进行奖励,表现相对较差的小组可以布置额外的学习任务,这样既能保证学生的学习劲头,又可以高效的完成学习任务。有效的评价也是必要的,对待不同性格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例如,在表扬内向型性格的同学时可以在课堂上表扬,这样可以树立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进而更加努力学习,取得更好的成绩。

结语:

小组合作学习法目的就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由封闭式的课堂走向开放式的教学,从课堂走向生活。在实施过程中困难和障碍是在所难免的,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师生加以实践改进,吾辈任重道远。

[1]王志霞.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及对策探析 [J].电子制作,2013,24:167.

[2]王和卫.高中数学小组合作模式探究[J].学周刊,2014,08:109.

[3]吴国梁.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探究 [J].中国校外教育,2015,02:54.

[4]宁嫒嫒.高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及改进措施[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03:191-193.

猜你喜欢

学习效果分组教学方法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莲心宝宝有话说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分组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