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采用读写结合方式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2015-02-28毕小卫

现代语文 2015年20期
关键词:课本文章作文



采用读写结合方式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毕小卫

“课标”在七至九年级的“实施建议•关于写作教学”中明确指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由此可见,读写结合是初中阶段应关注的重要教学环节。

写有利于培养阅读的兴趣,读则能促进写作的提高,读和写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不少学生谈到写作就提不起兴趣,当然不可能积极认真地去完成。因学生对课本内容较熟悉,立足于课本写作,既减少了畏难情绪,又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而平时的练笔,则大大培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一、读写结合的作用

(一)读写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吴晗说过一句话:“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可见读写结合既是学习的过程,又是创造的过程。通过阅读与写作,培养了语感,丰富了语言的积累,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在发展思维的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学生的阅读技能与写作技能,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二)读写结合可以促进学生写作思维的发展

在读写结合的训练中,学生写作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敏捷性、缜密性等均得到发展。学生对材料如何取舍,立意是否明确,细节描写是否到位等,均有理性的思考与判断。

(三)读写结合有利于养成勤于动笔的习惯

沈虹野云:“文章硬涩由于不熟,不熟由于不多做。”只有勤写才能熟,进而巧。这是普遍的规律。

学生在朗读文章时,对作品内涵会有初步的领悟,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会有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适时将种种感受捕捉下来,沉淀累积。课堂上根据不同类型文章布置写作要求,或从文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或根据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或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多读勤写,不断充实自己,品味生活。

二、利用课堂进行读写结合的几点经验

(一)立足课本重读写

课本坚持以人为本,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汲取当代语文教育的精髓,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应充分利用课本资源,深入挖掘教材,对教材中设置的练笔环节,悉心指导学生完成。如将《石壕吏》一诗改写成一篇记叙文;学习《孤独之旅》一文,以“我的孤独”为题,写一段话等。

另有许多文章,可根据文体特点,变换写作角度,设置写作要求,如学习《地下森林断想》一文,在反复朗读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将全文缩写为六至八句话;学习《热爱生命》一文,在分析文本的基础上,让学生分组展示对于生命的感动,形成感悟较深的文字。

(二)小组合作助读写

小组合作学习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学习方式,它对促进学生积极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大有裨益。

1.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而且在探究研讨时,能独立思考,筛选有价值的信息,增强学生的参与和学习热情。

2.组内和组间交流,既可充分展示自己的成果,又可以倾听其他同学的作品,借鉴他人长处,及时做必要的订正和补充,在展示交流中,互相勉励,共同提高。

3.课堂上及时对作品进行评价,经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已能根据评价标准较客观流畅地进行评价。当然,要根据每次小作文的具体目标和要求,设计出不同的评价量表来细化评价内容,可极大地提升学生写作的兴趣。

3.优秀美文促读写

评价时将得分较高的学生选拔出来展示自己的成果。读的学生自信满满,听的学生常流露出羡慕、赞赏的神色,这样更激起了学生阅读好作品、创作好文章的热情,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开阔了眼界,为写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促进学生在实践中思考,在参与中提高。

三、以《蒹葭》为例,落实读写结合的方法

(一)创境读

此环节重在读,将读分为三个层次①在背景音乐《在水一方》的映衬下,配乐朗诵,这一步重在读准字音。②再次朗读,并结合书下注释理解诗意,这一步重在读懂大意。③反复朗读,理解《蒹葭》之美,美在哪里,这一步重在读美该诗。读到此,学生已能透彻理解文本,领悟主题。

(二)微写作

读是写的前提,在学生品析本诗美点——音韵美、意境美之后,布置写作要求:不偏离主题,使用第一人称,运用写景抒情写法,改写成散文形式。

(三)赏作品

下面这段文字是其中一个小组推选的作品,既符合原作的意境,又加入合理的想象,语言清新素雅,柔美流畅。

凄清的早晨弥漫着朦胧的晨雾,河畔的芦苇沾满清凉的露珠,芦苇漂荡,茂密而苍清。我走在弯曲的河道上,静谧的树林被几声鸟鸣划破,远远望去,河的对岸站着一位绝美的佳人。我便逆流而上去追寻,道路坎坷又漫长,我又顺流而下去寻觅,佳人的脚步在朦胧的晨雾中显得更加飘忽不定。啊!我多么希望用自己浓浓的情感来获得所爱之人的注意与关心!纵使路途曲折,纵使夕阳落下,我也要将那份深情寄托于她。

多数情况下,读写结合形成的文字篇幅较短,相当于小作文,这种小作文不能替代大作文的练习,只是培养和促进写作的一种方式方法,因此,提高大作文仍要多观察周围的事物和生活,多阅读精美篇章,要经常练笔,反复练笔,从中汲取营养。

(毕小卫 辽宁省大连市125中学 116103)

猜你喜欢

课本文章作文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