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5-02-28土旦阿旺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15期
关键词:历史教材能力

土旦阿旺

(拉萨市尼木县中学 西藏拉萨 850000)

历史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土旦阿旺

(拉萨市尼木县中学 西藏拉萨 850000)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历史阅读能力的提高,对于学生答好材料型选择题和材料型问答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会学生阅读材料的方法,培养他们获取信息进而解读信息的能力,这样学生就可以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航行,面对材料型问题游刃有余。

课程改革 历史 阅读 学生

引言:

在中学教学中学生认为历史既内容多又难学,再加上初中对历史学科的不重视,所以,学生认为:历史学不学没有用,想学又不好学。因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如下经验:

一、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史学常识

1.构成历史事件的四个基本要素:原因、经过、结果、影响。

其中经过和结果是历史事件的客观存在,历史的经过在历史学习中不占主要地位,高中阶段重点探究的是原因和影响。

2.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史观。

对历史事件的认识,不同的阶级站在不同的立场上,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问题,所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因此学习历史,用什么样的史观很重要,现在最流行的两种史观是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我们的岳麓版教材中有很多的渗透,但我们仍然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史观。因此,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基本理论为武装去解析历史现象,并能掌握分析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和规律。

3.要认识并掌握历史的基本结构。

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许多看起来孤立的事件之间却有着必然的联系,往往一个事件的结果是另一个事件的原因。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又是立体的,多方面同时进行的发展过程。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互相制约,双互相影响。因此必须把历史发展过程看作一个整体,而且是动态的整体。所以,教师的重要任务就是教会学生认识知识的结构体系,学会构建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发展的联系,明确每一历史事件在历史发展全过程中的特殊地位。

二、教师要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指导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前的目录,以便形成知识体系。

岳麓版教材的内容是以专题形式编写,分为《政治文明历程》、《经济文明历程》、《文化发展历程》三大部分,具体内容上既有中国历史也有世界历史,既有古代史也有近代史,所以学生学过之后就会有时空错乱的感觉,甚至不知道唐朝在前还是汉朝在前,所以教师在授课前就应该先和学生讲清楚教材编写的原则,告诉学生教材是如何反映历史阶段的、帮助学生形成对知识系统性、逻辑性的正确认识,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目录,以便于从宏观上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

2.指导学生阅读每节课的导言,把握历史背景线索。

阅读导言便于从宏观上把握本节课内容,明确本节课涉及到的历史事件所处的时代背景,相关内容,结果和大致评价,从而形成立体的时空观,让学生提前感知本课的历史事件,提高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历史概括能力。

3.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正文,夯实基础。

每节课的正文部分是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重点和主体,因此要高度重视,这也是学生阅读的重点。阅读正文要围绕课文标题,围绕历史四要素:原因、经过、(内容)、影响,高中阶段尤其要注重分析历史原因和影响(其中包括积极和消极影响),进而分析历史表象背后的历史实质。阅读课文时,教师可以采用几种方法。

3.1 “提纲式”阅读法。所谓提纲式阅读法,就是教师根据教材的难易程度,对理论性强,难于理解,学生一时难以把握的某节课内容精心设计好读书提纲,以填空形式理出主要知识点,要求学生带着提纲来阅读,把知识点找全,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这样做有利于降低自学难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认识,也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把握重、难点知识。

3.2 “问题式”阅读法。所谓“问题式”阅读法,就是教师根据大纲要求,把教材知识转化为习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增加阅读的目的性,化难这易,化繁为简,使授课的目的性和知识点更明确,这种方法比较适合高一学生,如果在课堂上再设计抢答环节,就会更好地调动他们参与的热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3 “提问式”阅读法。所谓的“提问式”阅读法,就是教师不出示任何问题,不给任何提示,只是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然后由学生来提出问题。例如,某个词不懂,某个句子不明白,标题之间关系不明确,整个事件不理解等。教师对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解答,然后教师和学生共同合作,完成本节课知识结构的构建,梳理知识线索,完成学习任务。

4.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各种图片,以便更好地感知历史,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

教材中的图可分以下几类:1、人物图像2、文艺作品3、文物展示4、地图,其中包括地理示意图和战争形势图。人物图像有些是需要识别的,而有些是不需要的记的例如:孔子的头像是必须识记清楚的,陆九渊的就不需要识记;文艺作品主要是展示艺术的魅力,其中书法部分要求学生能够辩别出各种字体;文物展示,要求识记;地理示意图是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相关知识的,不需要识记,例如,西周分封形势图;战争形势图是帮助学生认清战争形势的,要求知道重要战役地点,例如:解放战争形势图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授课时加以细心指导,既有助于教材知识的理解,又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可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

2.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在阅读时要做标注。

无论是哪一种阅读方法,无论是教材还是试卷中的阅读,教师都应该要求学生在阅读时适当地做标注,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标注的内容可以是关键词句,也可以是不认识的难句难词难字,还可以在适当的地方写明原因、内容、作用、目的等历史术语,以达到辅助理解,加强记忆,便于巩固复习的目的。

其实,教师对阅读方法的指导应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渗透于历史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加以方法指导,让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和自己的不断实践,以便迅速形成学生阅读能力并不断提高。

三、教师要培养学生史论结合的能力

高考历史学科考试说明中明确规定:考生应能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在“历史阐释”中要做到“史论结合”。孔子云:“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所以,教师要教导学生把学与思有机结合起来,否则学生只是看到了一些基本史实,而没能透过现象看到历史的本质,在历史学习如果历史教学仅仅局限于基本史实的掌握,就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所以,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史论结合能力。在阅读教材时,教师应该要求学生边读边想,思维活动贯穿阅读全过程,即对历史要史实进行分析、然后得出结论。

综上所述,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若要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阅读时游刃有余,形成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既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而且需要学生的密切配合和努力,以上是我在教学实践中指导学生阅读的几点做法,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

猜你喜欢

历史教材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