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研究

2015-02-28李景健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15期
关键词:表达能力历史分析

李景健

(吉林省公主岭市双城堡镇中学校 吉林公主岭 136100)

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研究

李景健

(吉林省公主岭市双城堡镇中学校 吉林公主岭 136100)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对人才的需求.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知识,而且要具有一定的能力,应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所以能力的培养在历史教学中尤为重要。如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一项值得每位教师认真探讨的重要课题。

历史教学 培养 学生 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在历史学习中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基于对我们学校学生的历史学习情况的调查,我认为学生普遍对历史学习存在着误解:认为学习历史就是死记硬背,应付考试。学生根本没有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特别是历史思维的方法,不会主动地、有效地进行学习,缺乏迁移能力。一旦遇到要辨析、深思的问题,便不知如何做答。作为历史教师,应引导学生善于运用掌握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综合,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中学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既是中学历史教学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也是中学历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因此,历史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

(一)应注重对学生历史表达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表达能力属于中学历史教学的薄弱环节,从试卷中能看出学生存在两个问题:第一,术语的使用方法不当,许多中学生没有真正树立使用学科术语的意识,所以其表达能力也难以提高。第二,没能体现“史论结合”的原则。有的学生就是简单地复述材料,根词不达意。如果没有接受系统的历史学习方法的指导,没有有意识地进行历史思维和表达能力的训练,只是根据老师的讲述进行模仿,必然不能够顺利地进行知识和技能的提高和迁移。

(二)应注重识图能力的培养。

历史人物的活动和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都离不开历史地点。地点是构成历史的诸要素之一,识别历史地图有助于学生空间概念的形成,有助于了解历史人物的活动和历史事件的过程。

我认为,培养学生识别地图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学生的脑海中要有两张图:一是中国地图,如果找不到四大古都(北京、南京、西安、洛阳)和找不准黄河、长江、长城这些标志性历史地点的学生,是学不好中国历史的;二是世界地图,如果不知道美国、日本、英国的位置,这样学生也很难学好世界历史。

另外,还要让学生看得懂“局部图”,如疆域图、战争形势图、等。局部图可用“简单示意”的方法加深学生的印象,如中国秦朝的疆域图可用鲜明的图例,清晰标出疆域四至,以便有针对性地记忆学习。比如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结合战争形势图,加以教师生动的讲解,学生就会比较容易地记忆、理解,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三)应注重对历史人物评价能力的培养。

历史人物是历史发展的关键。历史人物包括正面人物、反面人物,有的还是具有双重性的人物。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一般采用“功过论”、“是非论”两种方法。例如:武则天可采用“功过论”来评价,虽然她有严重的缺陷或过失的一面,但是在她统治时期,整个社会是在向前发展的。“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对她最好的评价。近现代历史人物如周恩来、邓小平等正面人物,袁世凯、蒋介石等反面人物,则以“是非论”评述。在教给学生人物评价方法的同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从而使他们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升华思想。

(四)应注重学生分析处理历史事件能力的培养。

历史事件是构成历史的基本元素。人类历史,是由无数个大大小小前后相连的历史事件组成的。分析历史事件,必须先掌握构成历史事件的六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是三个基本要素,背景、过程、影响是三个实质要素。

(五)应注重对学生概括历史事实能力的培养。

按照考试学的观点,“分析”属于“小切口,深挖掘”的题型;而“概括”(或称综合)是一种“大跨度,高概括”的题型。前者较易掌握,后者很难把握。培养概括能力,应注意三点:一是“跨度大”,有些历史事实须“追根溯源”,时间长达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有些历史事实须“旁征博引”,范围涉及几个地区乃至几个国家。二是“综合性强”,既包含政治经济,又包含民族外交和科技文化等内容;既要罗列史实,又要分析说明原因、特点和历史地位等。三是文字表达能力要求“严”,一般要求是语意准确、条理清晰,特殊要求有字数的限定等。

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历史学科知识的运用,一方面是解答各类历史试题,这也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最普遍手段。另一方面是指导学生解决现实问题,包括社会问题和个人问题,这也是历史学科作为“人文科学”作用的终极体现。

(一)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答练习题。

考试是检验学生的主要手段,而解答问题是对学生的一种锻炼。所以,应让学生多看、多练习题,通过强化训练,加深记忆、打牢基础。

(二)学生能自己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现实问题。

“读史使人明智”,历史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分析历史、把握现在、畅想未来。一方面,学生可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来分析现实社会政治、经济和生活中的一系列问题,加深对当今种种社会现象的认识和理解,并尝试对其发展趋势作出较为合理的判断或预测。另一方面,以历史的经验和价值观来剖析自我,客观地分析和理解自己人生道路上的成功与挫折,并进一步探索和调整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向。

(三)学生能自己对测试效果进行自我分析和评价。

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掌握命题的基本思路,把握命题的一般规律,了解答题的基本要求,掌握答题的基本要领,从中发现自己在解答问题中存在的不足,分析失误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分析解答各类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学生变为主动者,角色的转换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让学生转换一下角色,站在教师的角度,自己动手设计一些能力训练题,这对学生创造力开发训练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同时又可以加深对教师的理解,有助于改善师生关系。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历史教学中,如果能比较系统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有助于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达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1]张婷.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D].宁夏大学,2013.

[2]高阳.历史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D].天津师范大学,2012.

猜你喜欢

表达能力历史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有效训练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途径
提高农村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策略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谈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