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趣味教学,激发小班幼儿的绘画兴趣

2015-02-28张秋玲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15期
关键词:小班绘画美术

张秋玲

(青岛南京路第三幼儿园 山东青岛 266071)

趣味教学,激发小班幼儿的绘画兴趣

张秋玲

(青岛南京路第三幼儿园 山东青岛 266071)

美术活动,是幼儿喜爱的一项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在美术活动中,幼儿可以自发地运用各种绘画形式表现自我、表达思想、想象和创造他们自己的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充分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尤其是小班的幼儿,他们在美术活动中更体现了随意性的特点,由于幼儿知识经验缺乏,想象力也较弱,心理、生理正处于发育之中,虽从很小便开始了绘画活动,但是他们的绘画方式是以涂鸦为主的,他们喜欢尝试用各种不同的工具作画,比如铅笔、蜡笔、粉笔、彩笔、圆珠笔等,甚至树枝、木棍、妈妈的口红、眉笔等,喜欢在地上、墙上、桌上、书上、甚至是床上、衣服上等能画的地方又涂又画,他们对绘画的目的不太明确,他们把绘画活动看作是一种游戏。当他们看到自己涂画出的奇怪的点、线、圈时,就感到非常的兴奋和满足。相反,还有些幼儿在活动中惧怕绘画,不愿意拿笔,有的甚至一看见要画画就哭,嘴里不停地说着:“老师,我不会画”。所以,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应该着重激发孩子的绘画热情,培养他们的绘画兴趣,让他们在有趣的绘画活动中感受到绘画带来的快乐和成功,绘画的结果并不重要,主要注重孩子在绘画过程中是否快乐、是否有兴趣。那么,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绘画兴趣呢?

一、利用巧妙地“提问”引起幼儿兴趣

提问是一种艺术,是一种技巧,在引导幼儿进行美术创作中,教师的提问要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这样,幼儿才能在教师的启发、示范环节中自己创造出丰富的形象,激发他们的绘画兴趣。于是我就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在活动中设计了饶有趣味的问题,以此来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例如:我在画纸上画了一个圆圈问孩子们:“这是什么?”“是皮球、是太阳、是泡泡……”,孩子们七嘴八舌地猜测,“对,这是一个小皮球。”我说:“可是,它会变,请大家看好了。”我数一、二、三,说声“变”,在圈上画了根小棍,圆圈变成了苹果,后来苹果又变成了娃娃的脑袋,变成了小娃娃,孩子们看着都笑起来,我又继续用圆变成了太阳、气球、花朵和棒棒糖,孩子们的情绪完全放松了,从他们的脸上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已被这个游戏吸引了。有的孩子不停地要求我:“老师,再变呀!”“你再变一个。”我说:“今天老师已经变了很多了,你们会变吗?也来试试看好吗?”孩子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动手。

二、运用丰富多彩的绘画形式激发幼儿兴趣

《纲要》中指出,教育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和已有经验。小班的幼儿生活经验少,认知发展水平较低,贴近幼儿熟悉的、生活化的、游戏化的情景会使幼儿感到亲切和好奇,因此,教师在选择小班美术活动教材时应选择幼儿熟悉或感兴趣的题材。比如小班幼儿刚刚入园,情绪很不稳定,我们在粘贴娃娃的活动中,就设计粘贴一个笑眯眯的娃娃,说:“小娃娃需要很多快乐的小伙伴!”幼儿就特别喜欢参与;幼儿喜欢水果,在品尝之后,我们就设计一个“给水果娃娃穿衣服”的撕纸粘贴活动;彩色的世界后,我们开展了“我帮妈妈绕线团”、“好吃的糖葫芦”,幼儿喜欢小动物,我们设计了“给小兔喂青草”、“给狮子烫发”、“打扮蝴蝶”等绘画内容,都深受孩子们的喜欢。

选择教材的同时,要注意活动的形式要多样,材料要丰富。单一的活动,无论是大人、孩子时间长了都会失去兴趣,甚至感到乏味,特别是画画,如果整天让孩子用水彩笔画,他们很快会没有兴趣,甚至提起画画就会烦,所以要给孩子提供多种形式的活动和丰富的材料。因此教师必须抓住关键时机,针对特点设计活动内容,如:手指点画“小刺猬背果果”、“好吃的葡萄”,棉签画“一串红”、“迎春花”,泡泡画“小鱼吹泡泡”,油水脱色画:“雪花飘飘”、蔬菜拓印画“美丽的花”等。这些都是孩子非常喜欢的活动。多种的形式和丰富的材料会使他们发现美术活动具有无穷的乐趣。且在大人看来什么都不像的画面中,孩子们会给你讲出一个生动、形象的故事。

三、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美术活动

玩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而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权利,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特别是小班幼儿更离不开游戏。心理学家皮亚杰强调:“儿童是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通过主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获得心理上的发展。”而凡是新奇的事物,奇特的东西都会使幼儿产生好奇心。幼儿受好奇心的驱使就会通过游戏活动来学习、成长。因此创设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对幼儿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一直以来,在小班幼儿中存在着幼儿绘画情绪低落、不愿落笔的情况。时常有小朋友嚷嚷说:“我不会画!””针对这一问题的存在,我设计了“笔宝宝开汽车”。把12色油画棒称为12个颜色的小汽车,让小朋友要和笔宝宝做好朋友,带着笔宝宝一起在画纸上开起来。绿色的笔宝宝在草地上开车(画小草);红色的、黄色的笔宝宝在花园里开车(画花朵);蓝色的笔宝宝在天上开车(蓝天白云)……在此,老师没有要求幼儿如何握笔、如何绘画,而是让幼儿跟着老师设计的故事情境进行绘画……小朋友们在活动中愉快的画着,没有一个小朋友说“我不会”,一个个画的非常起劲。

又如:教幼儿画直线“栅栏”,我创设了“小羊的家”的情景,运用羊妈妈(老师)带领小羊们建栅栏,预防大灰狼来吃小羊的故事情境,先教幼儿用蜡笔画出直线(栅栏),中间大灰狼出现,看见了栅栏缝隙很大,差点儿钻进来吃了小羊,羊妈妈又带领小羊们把栅栏重新画的更直、更密一些,大灰狼再也进不来了。幼儿在这个有趣的过程中完成了美术课,在不知不觉中学到新的美术技法。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始终沉浸在故事情境当中,教师没有大量的说教,没有孩子们勉强的学习,孩子们却获得了很好学习的经验与成功的体验,同时培养了幼儿团结、勇敢的优良品德。对美术活动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四、结合美工区活动,让幼儿在美术小天地自由发挥

活动区是小组教育与个别教育的重要场所。美工区与集体的绘画教育活动就好象是互联网,互相促进,共同实现教育目标,促进幼儿的美术发展。美工区时间的灵活性可使孩子随时参与,自主发挥。

在开设美工区时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我们除了在美工去开辟了“涂鸦区”,还在区域里投放了多层次的材料,创设一定的情景性,让孩子自由选择,自主操作,这样孩子操作既不感到材料过于简单而没兴趣,也不感到太难而失去信心,真正成了美工区的主人。如结合主题《卷卷的……》,我们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内容,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形式,创造性的表征出各种动物、日常用品、食品等卷卷的形象。如:水彩笔添画《卷卷的羊毛》、《妈妈的卷发》、《电话线》,蜡笔画《好吃的寿司》、《我爱棒棒糖》等,剪贴画《卷卷的小蛇》、《漂亮妈妈》等,使孩子的手、脑、眼功能更协调,促进了右脑的发育,丰富了创造力。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注意幼儿绘画兴趣的培养,只注意技能的灌输和儿童模仿,那美术活动就成了一种枯燥的机械运动。总之,小班是基础阶段,培养小班幼儿的绘画兴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需要我们教师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顺应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画画,让我们引领孩子们用手中七彩的画笔,去勾画出一幅幅美妙的图画吧!

猜你喜欢

小班绘画美术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如何在幼儿园小班开展区域活动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小班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培养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