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兴趣激发策略思考

2015-02-28荆昆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15期
关键词:古诗课外阅读读书

荆昆

(香河县安头屯镇铁佛堂小学 河北廊坊 065400)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兴趣激发策略思考

荆昆

(香河县安头屯镇铁佛堂小学 河北廊坊 065400)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要“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扩展自己的阅读面”,“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的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随着基础教育改革向纵深推进,人们已逐渐认识到了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因此,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而要使学生能自觉地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最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一、氛围营造,激发兴趣

学校、班级是—个小社会。可利用人们的从众心理,创设读书的大环境,形成读书的好风气。教师可在教室里张挂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名句,并要求学生做到:进门轻轻,走动轻轻,交流轻轻,创设一个安静的读书氛围。同时教师自己也要爱读书,不仅要读经典作品,还要多接触少儿报刊、图书等,能根据学生的胃口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跟学生一起阅读、分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生置身于这样一种氛围,一定会受到感染、熏陶。

二、加强指导,保持兴趣

已被激发的兴趣要长久保持并最终转化为良好的阅读习惯,必须加强对学生阅读指导,“授之以渔”,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1.指导选择适合的书籍

当学生有了读书的愿望,又学会了拼音,可以适时地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读物,并根据低年级学生的文化基础、认知水平、学习实际、年龄和心理特点等因素,因人而异。重点引导他们阅读童话、寓言、儿歌、谜语为主的注音读物,这些作品浅显易懂通俗简短、情节生动,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口味,然后把每周老师讲、读故事的时间改成让学生上台自己读,对大胆上台又读得好的学生给予表扬。这时学生为了能有上台读书的机会,纷纷买来老师推荐的读物,自己先读了起来,看到学生有时读得津津有味,完全沉浸在书中的世界里,和书里的人物同喜同悲时,老师的心情也会很爽。

2.教会阅读的方法

精读与略读相结合。当今社会处于知识爆炸的时期,信息含量大、变化快,那么多的书都看是不可能的,应有选择地看。因此,要注意培养学生精读与略读相结合的能力,指导学生读书先读前言、目录,读报先看标题、栏目,在浏览中形成粗略印象,借此选择图书。对于自己所需要的优秀的作品,细细品读。其它内容可采用略读形式。读思相结合。托尔斯泰说过:“知识只有靠积极思维得来而不靠记忆得来时,才是真正知识。”因此,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边看书边质疑,并通过自己查询资料分析解答,从而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读记结合。每个学生准备一本摘记本,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及时摘录新认识的字、优美的词句和一些新知识,以便以后查阅,养成边读边记的好习惯。

三、活动展示,巩固兴趣

当学生课外阅读积累到一定的时间,课外阅读量达到一定的程度,对人文内涵有了一定的感悟时,那就很有必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状况开展丰富多样的读书活动,使学生得以把自己的所得展现出来,让他们更热爱阅读。这些活动要灵活、有趣,要能激励学生的进取心。其形式很多,或是举行读书报告会、经验交流会,或是展览优秀书籍、读书笔记,评比表彰课外阅读积极分子等。通过创造条件,让学生广泛地“读”,大量地“读”,采用不同形式的读,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课外阅读的效果,享受进步和收获的喜悦,激发读书后的成就感。

1.以讲促趣

当学生有了强烈的读书欲望,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书读,可采用故事赛、朗诵赛、知识赛等形式,每周评比出一名故事大王给予奖励,也可以在班级中建立了一个读书角,把小朋友的各种书籍集中在一起,给每个贡献书的小朋友一个介绍自己图书的机会,每天的中午抽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到读书角去找自己喜欢的书读,如果谁的书出借次数最多,给书的主人给予适当的奖励,对借阅次数多的同学也给予适当的奖励。这样一来,学生不但共享了图书资源,还向同学们交流了自己读过的好书,更进一步地激起了相互推荐好书,读好书的愿望。同时给每个学生订阅了人手一份《小学生语文报》、《小学生天地》,让学生每天定期阅读、交流,给学生营造了一个浓浓的读书氛围。

2.以背激趣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定了小学阶段必背的古诗70首,为了让学生从小接受中华优秀文化的熏陶,达到日积月累,可以安排学生每周背两首古诗,但纯粹的背诵较枯燥,学生对古诗也难以理解,根据低年级学生表现欲望强的特点,每周回家先让学生自定篇目,自择方法,记住古诗,每周安排固定的时间,让学生轮流当“小老师”,教大家学古诗,在这样自由的氛围中,学生教的认真,学的也投入,学生们在教和学中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还自觉地抢着背诗故事擂台赛。

3.尝试日记赠言

“多读书,多收获,少读书,少收获;一天不读书,一天无收获;一生不读书,一生无收获。”“读书是笔财富,一笔价值无比的财富。”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还可尝试日记赠言的形式激励学生的阅读兴趣。除了教师给学生赠言之外,学生之间也可采可进行轮流互赠。运用这种方法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让他们慢慢地从中悟出道理,久而久之就会把课外阅读当成一种自发的、主动的具有渴求热望的自我行为。

4.办展览一角

黑板报的一角开设“采花栏”,介绍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家和作品,介绍读书方法;不定期举办班级小报、“小博士知识竞赛”、“作家作品知多少”等读报汇报、阅读欣赏展览活动,把课外阅读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

5.表演或游戏

采用相声、小品、童话表演、成语接龙等形式寓教于乐,使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断得到巩固。学生书读得越多,就越会读书,越喜欢读书,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经过一阶段的教学实践,孩子们慢慢地喜欢上了读书。从最初的要我读,逐步地成了我要读,相互之间还争着推荐自己读过的好书,形成了良好的读书风气,每位同学还能朗朗上口地背诵许多首古诗。

总之,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的延伸,能扩大视野,发展智力,陶冶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

猜你喜欢

古诗课外阅读读书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拟古诗”之我见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我们一起读书吧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