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记者思维方式与新闻制作中的认知偏向

2015-02-27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23期
关键词:偏向新闻记者工作者

郭 维

新闻记者思维方式与新闻制作中的认知偏向

郭 维

(作者单位:锦州广播电视台)

在当今媒体时代,“新闻”已经成了人们获得消息的主要载体,而大众最为关注的是新闻的内容。在新闻制作中,对新闻工作者的工作方向和新闻品质要求都非常严格。假如记者自身存在认知的偏向,就会直接影响新闻作品的品质,这就说明,新闻记者不仅要有发现新闻和编辑新闻的能力,还必须具备正确的思维方式,从而把优秀的新闻作品奉献给广大群众。

新闻记者;思维方式;新闻制作;认知偏向

新闻记者是把身边最新奇的事实通过最有效、最直接、最迅速的方式带给大众,是信息的传递人员。在进行新闻编辑时,新闻工作者要正确地运用新闻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可以引导新闻工作者走向正确的思维方向,避免偏向思维的错误。如果新闻记者的思维存在认知偏向,就会直接影响新闻的敏锐度和方向性,给新闻质量带来不利影响。

1 偏见与偏向的不同

新闻工作者的“偏向思维”与人们日常理解的“偏见”有所不同。“偏见”是人们有意识,有对象,心理明确的方向,然后否认它,这种否定意义是不理智不客观的针对,甚至涉及到社会及相同物质或人群,从而导致抵触的心理。而“偏向”是人们毫无意识的主导,无对象感,更多时候它是人在不受控制的情况下,已经在大脑中有意无意地影响人们对客观事实性判断的一种认知倾向。例如,《傲慢与偏见》中,主人公伊丽莎白认定富家公子达西是个傲慢且玩世不恭的公子哥,却险些错过爱情,这就是她自身一开始的偏见定位,这里的偏见就是心理有意识有方向的产生的认知判断。

在日常的环境下,偏见特指某些方面的认知理解,是不客观的。偏见涉及社会等级、性别、人种、地域、国籍、年龄和宗教。但这并不是偏见的内容,而仅仅是对于偏见的对象的一种分类方式。偏见的方向内容常常是没有根据的内容。例如,犹太人是世界上智商最高的,玛雅人都有预知未来的能力等。另外,对于的偏见错误定义,会误导更多人群,影响他们辨知事件的实质内容,因为大家都愿意相信人们口中所流传的内容,或者是能够经常见到大家常说得示例(路边要饭的都是假的),或者是能够符合人们的某种心理(被商家劝买的东西一定不好)。

2 偏向思维方式对新闻制作中的影响

2.1“第一印象”的影响

新闻工作者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要客观对待事物和人,消除“第一印象”对工作的影响,不能带着个人观点来参加工作。这种“第一印象”的认知倾向在影响人解释和回忆自己所观察到的内容时会产生出乎意料的效果。记者对新闻的采访报道,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认知活动,受认知影响。新闻报道需要对错综复杂、不断变化的各种信息做出处理,所以记者在处理事件时需要对信息做出选择。

2.2固执的信念

在看待问题或新闻事件时,要面面俱到,不能独断专行。人们在意或让人印象深刻的东西总是那些能引起个人兴趣或者与人所想正好相同的事物。固执的信念可能引导记者更倾向证明自己的观点,这种心理会影响记者对信息的选定,使记者忽略那些不利的事实,影响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2.3感性的认知

作为新闻工作者,对待新闻事实应该理性,很多时候人的感性心理会战胜理性心理,而在新闻工作中这种偏向是不能存在的。新闻的要点就是事实性、时效性,一旦在新闻采写作过程中加入个人情感,那么新闻的事实性就会减少,例如,在老人被撞的新闻事件中,新闻事实是老人闯红灯,而开车的是个有钱人,记者若出于同情改编新闻事实,就是感性心理取代了理性思想,会影响事件的真实性。

2.4太过自信

无论是在哪个行业领域,太过自信都是不好的表现。自满、自负、只会影响眼睛看到事实,影响理智的判断力,进而影响新闻的品质和真实性。新闻记者的报道直接影响了周围人对社会的知,所以,新闻工作者的思维方向决定了新闻阅读者的行为方向和思维方式,因此,记者必须用心对待每一篇报道,保证新闻的质量。

3 结语

当前,新闻事业正在不断进步,所以对从事新闻工作的人员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新闻记者要有正确的思维方式,克服思维方式的偏向,保证每一则新闻的品质。对新闻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新闻工作者的思维方向,当新闻工作者的认知有偏向,就会将自己的情感代入新闻中,使新闻的真实性和质量大打折扣。所以,新闻工作者一定要有正确的认知,避免思维方向出现偏差,这样才能将优秀的新闻作品带给大众。

猜你喜欢

偏向新闻记者工作者
8~12岁儿童抑郁与认知重评的关系:悲伤面孔注意偏向的中介作用*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偏向”不是好导向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全新登场
新版新闻记者证式样
考核偏向:错把经过当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