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导向把握”在广播电视节目编辑中的应用

2015-02-27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23期
关键词:电视节目广播电视导向

崔 壮

论“导向把握”在广播电视节目编辑中的应用

崔 壮

(作者单位:丹东广播电视台)

广播电视是我党思想政治宣传的重要工具,也是党和政府的舆论喉舌。正确把握广播电视节目的政治关、质量关,是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中必须关注的问题,这也给广播电视工作者的思想意识和个人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播电视工作者只有树立把关理念和导向意识,才能做好广播电视工作。基于此,阐述了广播电视节目编辑中“导向把握”的概念及作用,然后就“导向把握”在广播电视节目编辑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导向把握;广播电视;节目编辑

广播电视编辑是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重要环节,把好广播电视节目政治关,是广播电视编辑的第一要务。这就要求广播电视编辑坚持正确的导向意识,不断提高把关理念和把关能力,以强化广播电视节目的导向作用,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影响力。

1 “导向把握”的概念及作用

广播电视作为大众传媒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身就具有明显的导向能力和导向作用。广播电视的价值导向指广播电视既要注重收视率,又要注重民智启发,更要本着对社会、民众负责的精神,做好每一期节目的编排和制作,保证节目的正确导向。这就要求广播电视工作人员在节目编辑中,既要关注节目的社会效益,还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关注民生,解决民忧,守护好社会文化舆论阵地,强化节目的宣传教育功效。

至于为何要坚持广播电视节目编辑的“导向把握”,笔者认为,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是一个集采、编、制作于一体的系统工程,节目编辑则是这个系统工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编辑在节目制作中,首先接触的是各种主观意向和目的性很强的信息“毛坯原件”,许多信息虽然具有一定的报道价值,但是思想倾向却非常鲜明,个别信息可能还含有许多虚假成分,思想偏激。如果不加辨认就将这些信息传播出去,不仅违背了新闻“客观报道”“真实反映”的原则,还有可能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要想解决广播电视节目可能带来的负面导向问题,广播电视编辑必须鉴别信息的真伪,分析信息的实质,并在正确的导向作用下进行节目制作,以丰富节目的内涵,深化节目的主题。

2 “导向把握”在广播电视节目编辑中的应用

2.1坚持党性原则,把握内容的正确方向

广播电视是政府的喉舌,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的重要推动工具。近年来,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广播电视工作质量明显提高,广播电视传媒事业的基础和规模都在不断发展壮大。广播电视作为“文化惠民”的重要手段,必须坚持担起先进思想教育和宣传重任,更好地服务民众,服务社会。广播电视工作者则要坚持政治敏感性,用正确的观点和积极的编辑意识去分析事物,用正能量节目去规范和鼓舞人们的行为。如在2010年我国东北某省化工厂发生爆炸之时,该市电视台在现场新闻报道中,首先结合动态画面简单报道了爆炸的原因、政府部门所采取的应对措施、辟谣,然后系统地报道了市公交公司、出租车公司通过免费载客参与群众疏导工作、市区酒店免费为灾民提供床位的爱心行为,又报道了市民排队献血捐款捐物参与救助灾民的义举。这则新闻虽然内容简短,但是由于报道角度积极得当,所以非常具有感染力。通过这则新闻,受众不仅了解了爆炸事件的原因、近况,还了解到了社会各界关于爆炸的态度,领会了什么叫灾难无情人有情,懂得了齐心协力、互帮互助的含义。这不仅有效消除了爆炸事件给民众带来的恐惧和事件本身的负面效应,还满足了民众对社会新闻的积极需求,稳定了民心,提升社会公信力。

2.2深入联系群众,反映群众呼声

群众路线是我党的法宝,联系群众,反映群众心声,则是新闻工作的光荣传统。在社会主义新时期,媒体工作者一方面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巩固壮大主流媒体思想,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一方面,要运用新兴媒体拓宽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报道的角度,关心群众疾苦,反映民众心声,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具体到广播电视节目编辑中,编辑人员要放下架子,要深入生活,深入到群众中去,详细了解群众喜好,主动体察民情。另一方面,编辑人员还要秉承质疑精神,理性向群众学习,丰富自身知识和经验,并在节目编辑中坚持宽容、理解的态度,赋予节目更多的人文性,努力用理性的评价和引导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切实使自己成为一个深受群众欢迎的新闻工作者。以浙江经视的深度新闻评述节目《新闻深呼吸》为例,这则节目之所以在2010年提名为《新周刊》“中国电视榜”最佳时评节目,就是因为该栏目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秉承了“同情之了解”理念,关注的都是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热点问题,节目本身在制作时更加注重内容实质,并强调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这不仅赋予了节目浓厚的人情味和适当的文化气息,而且观众很容易通过镜头、建议进入事件情景和当事人的情感中去。这样一来,不管是价值观宣传,还是这对当事人的评论,都因为言语适当、谨慎理性而避免滋生一些问题的可能,群众对这类节目自然也更加欢迎。

2.3在节目中融合主流价值传播

广播电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肩负着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的重大使命。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根本,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是群众的热切愿望。广播电视工作者要以和谐文化构建为目标,以先进文化为引领,加快创新步伐,创作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需要注意的是,在创新过程中,广播电视工作者既要客观记录国家发展、真实反映民众喜好,避免作品平淡无趣,将节目制作选题从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向科教、饮食、旅游等领域扩展;还要秉承正确的价值理念,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自己,努力提高自身舆论引导能力,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增强节目的渗透力和凝聚力。以中央电视台的科普专题栏目《科技博览》为例,该栏目自创办以来就秉承“关注科学,博览世界”的主题,高度重视栏目的客观严谨。节目内容也是围绕科技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生动展示科技的神奇与奥妙。并且,在节目制作时,栏目编辑人员还适当拓宽了科学的外延,将科技与经济、文化乃至国家进步、民族振兴结合起来,并为国家经济政策传播、群众管窥国家发展方向提供了渠道。因此,该节目在推出不久,很快就拥有了大批忠实观众,并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广播电视编辑人员可以此为借鉴,在节目编辑、制作中切忌顾此失彼,不要只关注如何展示一些单纯的问题,只关注问题的表面,而是要适当拓宽节目的范围,在节目中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巧妙地进行正面宣传,争取使观众在获取信息的同时受到教育和启迪。

综上所述,广播电视节目的价值导向,会直接影响节目的编辑和播出效果。导向把握,对于广播电视节目编辑来说有着重要意义。这就要求广大媒体工作者树立正确的编辑意识,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政治敏感性和理性分析能力。在节目编辑、制作过程中,编辑人员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围绕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唱响主旋律,并巧妙运用各种手段进行节目的组合和编排,传播主流价值,以实现节目的宣传目的。

[1]丁朝敏.浅谈“导向把握”在广播电视节目编辑中的运用[J].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11(2).

[2]方新普.论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的互补性[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7).

[3]张秀成.论广播电视节目编辑的导向把握[J].当代电视,2006(8).

[4]李萍.把握正确导向 确保节目质量[J].现代视听,2012(6).

猜你喜欢

电视节目广播电视导向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偏向”不是好导向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电视节目的移植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