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新闻报道中把握新闻敏感性的探讨

2015-02-27王卉蕾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23期
关键词:新闻报道敏感性工作者

王卉蕾

关于新闻报道中把握新闻敏感性的探讨

王卉蕾

(作者单位:吉林日报社)

从事新闻事业的工作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新闻敏感性,新闻敏感性是记者感知并深入挖掘新闻信息的前提,而且它是一种能够对新闻价值进行挖掘和鉴别的能力,其所包含的主要内容是善于提炼主题、业务敏感、政治敏感等。基于新闻敏感性的重要性,本文将重点探讨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对其进行良好的把握。

新闻敏感性;新闻报道;宣传角度

从事新闻行业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新闻敏感性,如果具备了良好的新闻敏感性,那么对于记者及时发现新闻信息、科学把握报道方向以及准确判断新闻价值来说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在当代,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就一定要敏锐地观察和反映社会生活中的事情,根据当前事物推断出它的发展趋势,从一些比较复杂的社会想象中将新的新闻素材及新闻线索迅速挖掘出来,从而极其轻松地对驾驭新闻。为此,本文将主要探讨在新闻报道中队新闻敏感性进行有效把握的主要手段。

1 要以真实客观的报道为前提来把握新闻的敏感性

相关新闻工作者在展开新闻报道的过程中,一定要将客观事实作为前提。然而,在现实的新闻工作中,一般很难会有人做到“绝对的真实”,通常只能从相对意义上做出衡量并提出要求[1]。第一,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件,记者在到达事发地点时,这一事件可能即将结束或者已经结束。记者如果要追求完整的新闻事件,就需要结合客观事实来展开主观重构。通过对新闻事实的挖掘来讲事件的本质展现出来。以这个角度来看,可以将新闻报道看作是新闻工作者主观反映客观事实的一种表现,那么就一定会沾染个体意识的痕迹。第二,根据事实的广度范畴来分析,因为记者在认识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所以一般是难以立即就对事件做出整体把握的,只能了解事物的一部分。基于此,记者在新闻报道中是否就不追求事实真相了呢?显然是不可以的。虽然存在很多干扰因素,但是在重构事实的时候还是要把握客观度,尽可能不要出现过多的主观因素。在对新闻事实展开了解的基础上,还应该对事实进行求证。有时候民生新闻的报道存在一定的争议,比如,关于偏远地区一些儿童乘黑校车去上学超载这种事件的选取,一次媒体在报道过程只是对冲突矛盾形成重视,目的是为了吸引受众的眼球,报道中讲述的只有孩子上学路途遥远,以及政府对黑校车的取缔,而并不对后续事件展开报道,最后只是草草了结。这样的报道,可能会使观众难以认同政府的做法,甚至可能会导致受众形成一些负面情绪。新闻事件只有真实完整地被报道出来,才可以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2 要对政治敏感度和宣传角度形成重视

新闻敏感在实际的新闻工作中,不只是停留在“新闻敏感”层面,不仅要及时获取新闻素材,还要在新闻事件中寻找出合适的新闻角度,形成科学的舆论导向和新闻价值观,这就是所谓的“政治敏感”[2]。特别是当前国际局势不仅复杂且多变,国内社会也正在转型,会随时暴露出社会中的不稳定因素,并且在这种环境中,一些突发事件就会变得更加不同寻常,这就对新闻媒体的政治敏感提出了考验。新闻媒体不仅要作为国家的舆论重地而存在,还需要发挥出正确舆论导向的作用。

3 对于新闻敏感在新闻报道中的延续性要形成重视

对新闻线索的发现以及对新闻价值的判断都是一些浅层问题,新闻敏感性的作用不仅仅在于此,其具备更加深层的意义,新闻工作者在确定新闻事件的价值之后,还需要对不断发展的新闻事件展开后续的跟踪报道,这样不仅能对整个新闻事件进行完整探讨,也可以对其背后具备的深远意义加以挖掘[3]。对于一些比较特殊的时间,观众一般不会满足一般性的报道,他们往往对相关事件、背景资料以及后续报道形成更高的兴趣。这就要求对事件做出更加深入更加广泛的报道。以2014年马航失联这一事件为例,国内及国外在两个月的时间里连续从不同的角度对此事展开追踪性报道。刚发生这件事情的时候,航班失联的位置及时间是报道的重点,接着就将报道重点转移到失联后的动态中;并且有一部分媒体在掌握一部分信息的前提下展开了严谨的推测,在对黑匣子的位置确定之后,新闻媒体就将报道重点转到打捞黑匣子动态中。这就表明,新闻的感知度以及敏感性是会随着新闻事件发展而不断做出变化,记者应按照这种变化对新闻报道的角度以及进度不断做出调整,以便对新闻事件做出更加及时和全面的报道,最终满足受众多层面的新闻需求。

4 结语

新闻工作者一定要具备很强的新闻敏感性,这不仅有利于记者提高自身的新闻素养,而且也能够为受众带来更加及时和真实的信息。新闻的敏感性并不是天生就有的,是在不断的实践积累中逐渐提高的。因此,记者一定要不断积累新闻经验,以此来很好地把握新闻敏感度。

[1]肖大恒,李冰冰.让“新闻鼻”不再感冒——议新闻记者如何增强新闻敏感[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8).

[2]李洋洋.浅析新闻工作者要具备新闻敏感[J].新闻传播,2013(12).

[3]殷亮.新闻敏感度:电视民生新闻的又一创新[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11).

王卉蕾(1981-),女,满族,吉林长春人,本科,中级编辑。研究方向:新闻报道。

猜你喜欢

新闻报道敏感性工作者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论新闻报道中的流行语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钇对Mg-Zn-Y-Zr合金热裂敏感性影响
受害者敏感性与报复、宽恕的关系:沉思的中介作用
如何培养和提高新闻敏感性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