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如何写好时政新闻

2015-02-27师艳芳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23期
关键词:时政党报百姓

师艳芳

小议如何写好时政新闻

师艳芳

(作者单位:哈密日报社)

做记者尤其是党报的时政记者,报道会议新闻是家常便饭,党报的时政新闻是传达党和国家政策及地方政策信息的重要传输纽带,如今,人们对党报时政新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现阶段报纸媒体在时政新闻报道方面还有一定的局限性,所报道出的新闻稿件读起来让人觉得很生硬,有些脱离群众生活,失去吸引力,而时政新闻存在的根本目的便是服务百姓。因此,以百姓的视角去写好党报时政新闻才是根本。如何使会议新闻变得让读者喜爱,本文从提升意识、新闻语言、新闻角度的选择、题材的选择等方面,探析写好时政新闻的路径和方法。

百姓视角;时政新闻;新闻记者

报纸时政新闻是当前受到百姓关注的新闻种类,因为它包含着很多国家及地方政策信息,而党报的时政新闻又承担着对百姓宣传当下国家相关政策要求的重任。在记者写作时政新闻的过程中,要将视角放在老百姓关心的问题上,缩小切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从人民群众的视角出发,将时政新闻平民化,产生更好的传播效果。

1 加强提升政治意识

一般情况下,时政新闻的主要内容都是与普通百姓息息相关的政策与措施。因此,党报时政新闻记者在报道过程中,需要正确认识自己的立场,站在百姓的角度去报道时政新闻。以一个新闻人的原则为基础,对时政新闻中的会议与活动进行真实报道。同时,党报的时政新闻记者更要具备很高的政治意识。舆论监督者在采写舆论监督稿件时,重在树立政治意识,这样,才能始终保持冷静的政治头脑,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任务。

2 寻找最佳角度挖掘会议新闻的亮点

报道中要对会议的性质进行分类,会议新闻一种是集会;另一种是工作会议。记者一定要准确把握会议的性质、内容。注意把群众的切身利益与党和政府的工作挂钩,把握好党和政府正在着手解决的问题与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的共同点,吃透会议精神。会议的新闻点可能是会议本身,可能是会上某人的发言,也可能是公报、宣言。这样才能加深党、政府和群众之间的理解,引起双方的共鸣,这也是符合新闻贴近性原理的。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出版《当代新闻写作》一书,在《会议新闻的写作》一节中就专门谈到:“要从纷繁的会议内容中,挑出读者最关心的新闻信息,突出地写入报道。”“若是会议中的议题较多,又都有报道价值,可以采取化整为零的方法,分门别类,分成几篇进行报道,这样中心突出,内容精练,易取得好的报道效果。”可见,只有主题集中,文章才会有力量,才会极好地体现出新闻性,才会有良好的宣传和传播效果。同时,也更能赢得读者。

2013年4月,笔者跟随该市的一名管城建的副市长到某社区调研。了解到该社区至某居民小区有条路,年久失修,出租车司机搭载客人,都不愿意到这条路上来。群众也已经向相关部门反映但一直未能解决,副市长立即把此事上报给市委书记,市委书记立即让副市长根据群众意见,现场调研,给人民群众一个交待。

3 体裁讲究新活,力避单一

记者不仅要注意会议的内容,也要注意与会议有关的会议以外的新闻;报道手法要敢于创新,勤于创新,除了采写成消息以外,还可以采用特写、侧记等体裁写作,并在制作标题上下大力气,力求做到从标题到内容不直接写什么时候开会、会议有什么要求,而直接把会议的主要内容和有关背景材料作为新闻来写。这样,读者一看,会觉得新闻轻松并且内容丰富,从而会用心读完。笔者在2014年12月底,参加了该地区环保局年终总结会。这是一个很普通的年终总结会,会议讨论的问题比较琐碎、专业,新闻性不强,按惯例写个程序性的消息也照样能发,但笔者认真听会,听取每一个参会人员的发言。会议中有一组数据,是说2014年哈密地区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笔者觉得这就是个亮点,2014年地区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比前些年增加很多,这就说明环保部门工作到位。笔者立即约好了第二天的采访,因为哈密地区工业生产值增长很快,工业企业较多,如何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取得共识,如何破解这一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难题,笔者写出了《老王的企业发展与环保并重》一文,用特写的方式表现了企业老总老王在发展企业的同时,重视环境何护的若干件事例。文章在一版见报,得到了报社同事和读者的一致称赞。

4 结语

要从根本上改进当前党报的时政新闻,不仅要对传统时政新闻中的会议与活动进行改变,还需要从平民视角出发,俯下身子,找好角度,使党报时政新闻真正服务于百姓,这也是提升党报时政新闻传播效果的根本方式。同时,还要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性,学会在纷繁的会议中寻找出最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挖出鲜活的好新闻。这样,才能使党报时政新闻更贴近群众,充分发挥其纽带作用。

[1]王新华.时政新闻的“兼容”与创新初探——对报纸相关问题的若干思考[J].兰州学刊,2014(7).

[2]新闻采编综合素质培训教材编写组.新闻采编综合素质培训教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2010.

师艳芳(1978-),女,江苏丰县人,本科,记者。研究方向:新闻传播。

猜你喜欢

时政党报百姓
不让百姓撇嘴骂
百姓记着你
一项持续九年的公益活动,让我们见证了党报的力量
百姓看家“风”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
时政
时政
时政
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