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税收政策视阈下的新闻出版产业激励

2015-02-27徐雅金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23期
关键词:税收政策新闻出版财政

徐雅金

论税收政策视阈下的新闻出版产业激励

徐雅金

(作者单位:江西省健康教育与促进中心)

本文主要研究税收对新闻出版行业的激烈作用,从理论分析和经济分析两方面出发,详细阐述公共产品理论、产品的生命周期以及公共财政理论等三方面;并细致地分析了税收政策的调整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阐明两点,第一,税收的调控政策可以激励新闻出版产业的发展,第二,政府根据行业的发展情况做出适度调整,激励我国新闻出版产业快速前行。充分证明政府的税收宏观调控在新闻出版行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所以,税收政策要大力完善以及改进,进一步推动行业的蓬勃发展,以满足百姓的文化需求。

税收政策;新闻出版产业;公共产品

1 新闻出版产业的理论发展基础

1.1公共产品理论基础

公共产品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公共用品,主要是指整个社会的共同消费品。因而,在使用上会产生非法竞争,在收益方面会产生非排他性的公共产品或者服务。根据公共产品理论,公共产品有两类: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主要包括教育、出版、公园等产品,其位置是介于政府提供的纯公共产品以及准公共产品两类之间。准公共产品具有精神产品的主要功能,其提供方主要是新闻出版商提供的各类出版物,这是一种非营利性、非排他性的准公共精神产品,这类产品需要政府和市场给予生产和供给。企业和政府作为市场供给双方,都要有公共服务的动力,政府和市场双方提供新闻、出版等领域的准公共类产品,就需要政府运用财政、税收、金融等相关的宏观调控政策给予鼓励和辅助,这样才能体现出政府对出版产业等方面的积极调控能力[1]。

1.2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

以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为依据,任何一个产业其自身的成长、成熟和衰退等生命成长重要周期,都需要经历产业的开发期、引进期和成长期等几个关键阶段。根据资料显示,我国在“十一五”期间,营销的收入从2006年间逐年递增,已经涨幅到2010年的1051亿元,5年间其递增幅度超过50%,我国的数字出版行业已经成为我国新闻出版行业新的增长点。新闻出版中持续逆势增长的良性发展态势,也会取得比较显著的发展成就。但是,就当前趋势可以看到,我国的新闻出版产业因为整体发展态势呈现出弱、小和散的局面,其具体表现为产业规模小,产品(服务)的总体数量单一化,产业结构相似性较高,并且其集中度低,资源的整体配置不够合理,加之市场情况下的条块分割,导致资源的过度分散,不能适应新闻出版的整体创新,最终引发需求增长的缓慢、产业整体利润较低,严重会出现亏损、产品的整体研发投入不够、弱化市场竞争[2]。

1.3公共财政理论

公共财富主要是以国家和政府为主体的经济分配活动,其关键性的作用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根据公共财政理论能够了解到,财政政策的主要部分是税收,税收的主要作用是发挥其公共管理职能、调控重要的产业结构,关键性的政策扶持实施是作为税收的优惠扶持。因而,政府需要积极回应不断增长的公共服务要求,推进公共创新机制,可以借助税收优惠服务中的税基式减免、税率式优惠等税收调控手段实施各项措施、调节生产者、经营者的市场经济活动,进而有效地调节产业经济运行。

2 激励中国出版产业发展的新思路

2.1公共财政支出

2.1.1体现出的问题

当前,我国现行运用新闻出版产业财政支出政策在激励内容的方式和手段上都存在诸多新问题,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第一,政府一直稳步地投资公益性的新闻出版事业,并且增长态势逐年上升;但是,忽略经营性的新闻出版产业财政的投资力度和补贴力度,导致城乡新闻出版业的财政投入不够均衡;第二,现行的鼓励新闻出版的手段和方式趋于单一,常用方式是财政补贴,政府公共拨款,没有综合性地运用财政的预算和国债等多项鼓励手段,因而缺乏政府自身的宏观调控发展理念,体现出财政分权下的不够完善和不够规范;另外,现行的财政激励分管范围过于狭窄,政府大力扶植图书、期刊这类传统的出版产业,但是对于新兴的网络出版等方向的内容扶植力度较低;甚至没有任何扶植,让其自生自灭。

2.1.2解决措施

首先,继续加大公共财政收入,努力优化原有的财政政策方式。投资范围更要趋向于城市周边,努力向大中城市,如乡村、农村等地区延伸,基层图书出版发行建立网络化报刊补充发行模式,并且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和财政支付支持政策,这将为多层次和多形式的报刊补充提供强有力的财政资金保障力度。其次,完善财政补贴,财政补贴是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法,主要能够发挥财政的导向性以及示范性作用,在增强其激励能力的前提下,要对公益性、权威性以及意识形态性的党报和党刊提供低利息或者补贴利息贷款;有效地创新财政激励模式,实现政府财政采购机制,通过政府的集中采购,将采购的资金编入到年度财政预算中,购买的报刊产品需要集思想、艺术、观赏为一体,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将书刊送到基层,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需求。

2.1.3扩大政府财政奖励范围

当前,我国新闻出版领域中设立:中国新闻奖、国家出版基金、长江韬奋奖等奖项。但是,根据中国出版事业蓬勃发展的大趋势可以了解,我国当前的这些奖项不能适应行业的发展要求,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的扶植力度偏低。针对这一情况,需要进一步完善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以及国家在物质和精神上对优秀的学术著作发展予以支持。

2.2开展税收优惠政策

第一,完善现行的出版产业税收的优惠。实行“营改增”主要是准许购买版权特许使用,其增值税的进项税要在税收中全额扣除,减轻纳税的负担;我国一直致力于走出国民,文化外交战略法是我国文化贸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执行文化产业特种经验税收减免的基础上,可以对企业引进的外国出版物给予免征关税的待遇;另外,“引进来”,必然要“走出去”,鼓励我国本土产业参与国际竞争,对于出口的报刊图书实行17%的全额退税待遇。调整新闻出版的具体产业结构,努力引导财政资金的科学流向,要针对具体情况如单位不同、地域不同的报刊实行差别化营业税税率。差异化的税收是根据地方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的税收政策,以避免各地情况不一,但是税收额度相同,进而降低当地新闻出版企业的税收负担,让新闻出版产业公平竞争,激励新闻出版产业飞速发展。第二,增加新兴出版业的税收政策,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我国的数字化新闻出版新兴业态发展强劲,但是在该领域的税收扶植一直都是空白。鉴于此,政府需要以现行税法为主要依据,针对高科技产业和软件产业的相关优惠政策,研发新兴新闻出版行业的发展,在自主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给予更多的优惠和鼓励政策,让其发展得更快更好。

3 结语

通过观察我国当前的发展现状,该产业既是弱势产业也是优势产业,弱势表现在当前政府重视力度较低。所以,整体扶植力度不到位,很多网络数字方面的新兴领域还没有进入发展的朝阳态势,优势是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如果调整产业发展机构,将会成为今后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所以,要积极探寻政府税收宏观调控支持和鼓励我国新闻出版业的发展,对此采用的支持和鼓励政策带动该行业的发展,并且行业发展中需要用好和用足当前的税收政策,积极配合政府各项举措,推动新闻出版以及整个文化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1]杨京钟.税收政策视阈下的新闻出版产业激励研究[J].出版发行研究,2012(8).

[2]杨京钟.我国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激励[J].现代出版,2013(4).

徐雅金(1982-),女,江西宜春人,本科,中级编辑。研究方向:出版系列编辑。

猜你喜欢

税收政策新闻出版财政
马克思新闻出版思想的文本考释及其当代启示
基于节约型视角下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分析
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简介
税收政策对东营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及意义
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产业税收政策研究
大数据背景对新闻出版编辑素养的新要求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
县财政吃紧 很担忧钱从哪里来
增强“五种”意识打造“五型”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