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分析教育性移动APP的教学应用模式

2015-02-27郝瑞雪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21期
关键词:教育性群体教育

郝瑞雪

(沈阳师范大学 教育技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试分析教育性移动APP的教学应用模式

郝瑞雪

(沈阳师范大学 教育技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本文从教育领域出发,探究移动APP的教学应用模式,分析其发展背景和深层市场需求,进而开拓创新、激发思维,规划教育性移动APP的应用前景,了解实际操作中可能面对的局限并圈定可行区间,最终确定教育性移动APP教学的最优模式。

教育性APP;应用前景;可行区间;教学模式

移动APP,简而言之就是安装在移动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上,承接来自开发商、平台的各种信息,从而达成移动设备各项终端功能服务的软件。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开发商为应对市场群体的各种需求使尽百般解数,各显神通,发掘自身优势以求在竞争环境下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作为政策偏斜前景远大的新兴行业,APP应用开发市场发展态势良好,移动APP成为移动互联网的主流。而当下的情况与问题就像最初的人们掌握了一块石头,用它去取火还是去磨刀,抑或去堆砌则是我们即将面临的复杂且多样的选择。不管从哪个领域探究移动APP这一新兴事物的前景和应用,都是有价值的。而在所有领域之中,研究教育性APP的教学应用在响应科教兴国政策、推动社会持续发展方面有着深远意义。

一、背景概述

考虑到当前国民教育和移动应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开发教育性移动APP可谓是“强强联合”,体现了主要消费群体第一线的需求,迎合了时代发展下信息共享的大趋势,也激发了人们在新事物、新领域、新思路方面的潜在创造力。因而,要分析教育性移动APP的发展背景和深层市场需要,也应该主要从当前教育和移动应用这两大主体的角度去思考。

一方面从当前教育的模式与效果分析:根据我国具体国情,可以先将受教育群体划分为四大群体:基础受教育群体(包括幼儿园阶段和小学阶段),应试受教育群体(包括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大学受教育群体(包括专科和本科大学)和自愿受教育群体(参加工作的群体)。教育群体的划分有助于我们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逐层细致分析当前教育各阶段的效果。对于基础受教育群体来说,他们年纪很小,而且性格中不确定因素多,面对传统书本教育和老师的言传身教,还没有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兴趣缺乏,因此相当一部分小孩子对于传统教育的接受度并不高,一种新兴的、生动的教学模式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对于应试受教育群体来说,中学生面向各种考试,彼此之间学习竞争激烈,当前教育已经认识到广泛信息资源传递的重要性,也较充分地利用到多媒体技术。而移动APP的开发有利于集中学生的闲散时间,汇集大量学习资源,且设置面向个人的专有账户,更有利于因人而异的学习和整理。对于大学受教育群体来说,大学生的个性独立意识较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面对传统教育模式也已经产生对抗性,这正是当前大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大学生群体要求有更自由更专业的学习模式。因此,教育性移动APP的开发是当前教育与时俱进、另辟蹊径的大势所趋。

另一方面从移动应用的特点和优势分析:根据调查显示,当今社会人们对手机等移动设备的依赖性极大,人均每天要看至少150次手机,即大约每6.5分钟看一次。随着智能手机和便携平板的用户数目不断暴涨,这个数字还在飞速提高。那么,随之飞速发展的移动应用APP相比传统传播媒介有哪些优势?首先,移动APP能够充分利用各种美图、动画、音效等技术,带给用户无与伦比的生动体验。其次,APP的载体随身携带,获取和发布信息迅速便捷且实时性高,真正做到“足不出户,耳听八方”。再者,APP的开发成本和传播成本比传统渠道更低,而且信息传递过程中准确度更高。最后,APP的专用性强,开设个人账户,能够满足用户的个性需求,同时能够利用用户的闲散时间。

二、应用前景

教育性移动APP的深层市场需求与基本为零的市场供给之间的矛盾拉动了现实生活中相关应用教学化的萌芽与创新。这形成了教育性移动APP模式探索的初步雏形。举个例子,大学受教育群体作为最容易接受新事物且最有能力探索新方法的人群,已经率先直接粗糙地将移动APP应用于教学之中。很多老师在自己教授的科目的基础上按照不同班级分别建立腾讯QQ班级群,这样做不仅能够一目了然地把握不同班级的进度,而且便于上传资料和私下沟通。尽管这并不是正常意义上的教育性移动APP,但无疑为后来专业化教育性移动APP的模式开发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从这种简单雏形来看,教育性移动APP的教学应用模式有以下几点关键:第一,大规模信息共享平台,既能做到公共资源上传,又要满足私下数据流通。第二,适用于大多数移动设备,方便建立用户群体。第三,表现形式多样,充分利用各种现代技术。第四,与其他平台应用衔接良好,易更新换代,生命周期长。当然,这种雏形在教学方面的利用方式十分分散而粗糙,只是体现了需求群体的初级诉求,并不能很好地满足各种个性化愿望,进而开发出区别于其他应用的独特闪光点。这便要求教育性移动APP的专业开发和最优模式的出现。

三、模式探讨

根据以上的基础分析,再结合当前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情况,我们很容易得出教育性移动APP的模式开发原则:代入感,趣味性,实用型。教育性移动APP的使用时间基本是用户的碎片时间,而如何让用户在短时间内对应用感兴趣并且愿意花费碎片时间去学习是教育性APP教学应用最优模式选择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当前各种基础不完善的条件下构建教育性APP教学应用最优模式需要“三步走”:第一步,确立教育性移动APP的地位,提高群众对它的重视度,将原来分散的自发的利用转变为主动的自觉的利用,并分析开发教育性移动APP的独特闪光点。第二步,专业化与普适化相结合,一方面要建立专业化教育性APP的教学模式;另一方面在设计专业化软件的基础上要加强与其他软件平台的联系。建立专业化应用软件为主,其他类型应用软件为辅的完善体系。第三步,要将教育性移动APP当作“商品”而不是“网站”,在探索完适用于多数群体的一般模式后,还要加强定制化教育性移动APP的开发,细化层次,注意创意与内容的搭配,从而追求更好的用户体验。

[1] 李玲,等.教育型移动APP的教学应用模式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12).

G434

A

1674-8883(2015)21-0209-01

郝瑞雪(1994—),女,河南濮阳人,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在读。

猜你喜欢

教育性群体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前教育保持教育性和公益性的分析
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与“趣味性”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特殊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