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变革语境下央视人才流失原因初探

2015-02-27乐玢瑶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21期
关键词:柴静变革传统媒体

乐玢瑶

(南京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媒介变革语境下央视人才流失原因初探

乐玢瑶

(南京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中央电视台是中国的第一大电视台,代表了中央的声音,也在政策和资源等方面占尽优势。但近年来,在媒介变革的冲击、媒体市场的洗牌等多面夹击下,央视的优势逐渐被稀释。功利主义、机会主义的盛行使人才出走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本文基于央视的许多人才选择离开央视的现状,粗浅地探讨媒介变革语境下,央视发展受阻和媒体人选择离开央视的原因。

媒介变革;央视;人才流失

一、媒介融合对传统媒体的冲击

(1)媒介变革的深刻性。在以广播、电视为代表的电子媒介进入人类社会之后,麦克卢汉以其超前的眼光洞察了媒介之于社会的意义。他著名的“媒介及信息”意为媒介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影响了我们理解和思考的习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才是意义所在。如今,网络技术对现代传媒带来的变革不言而喻,其赋予人们的不仅仅是话语权的增强。新媒体最深刻的优势在媒体和用户的关系上。媒体用户未来将成为新媒体最重要的资源。用户与技术的紧密结合让新兴媒体不知不觉占领用户的日常生活,对传统媒体形成了剧烈的冲击。

(2)媒介融合对央视的冲击。政治属性是中国电视的一个根本属性。鲜明的立场、正确的舆论导向,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是电视政治属性的重要体现。这也成了央视发声始终受限的一个原因。1992年以前,央视一家独大,没有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压力;1992年以后,上星卫视进入全国观众的视野,竞争暗潮汹涌;近年来,互联网掀起的新媒体革命,使信息的传递更加快速和全面,也使得央视相对僵化的新闻传播方式、愈来愈疲软的舆论监督、八股化的文艺晚会等弊端逐一显露。如今,传统媒体意见和表达垄断的格局已逐渐被打破,网络媒介上的意见领袖日趋多元化,人们不再唯央视马首是瞻。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想要改革创新但又备受掣肘的央视正在经受媒介融合的冲击,处于行政化结构与市场化竞争的怪圈中。优酷和澎湃、“学习粉丝团”、“四海微传播”等正在部分取代央视曾经盛极一时的政治传播功能。而公众表达和舆论监督也对传统媒体的议题设置形成了反哺和倒逼。

二、央视人才流失的原因

王志从政,方宏进从商,李咏从教,郭振玺、芮成钢被“带走”,无论光彩与否,这两年央视人才出走不断进入公众的视野。离开央视的原因五花八门,但是笔者认为深层次的原因是共通的:一是媒介融合对传统媒体人的冲击。二是新闻表达空间过窄。三是央视激励机制落后,造成回报不平等。

(1)媒体市场洗牌。在传统媒体走向融合媒体的进程中,媒体人面临着转型的巨大压力。在传统媒体形态下培养出来的一批媒体人,如果不想被淘汰,必须在短时间内能够适应新媒介的生态环境,包括它的话语体系、传播理念等等。媒体人的新闻作品和工作方式也随之颠覆性地被改变,被要求能够游刃有余地穿梭于各种不同传播介质中。从未来媒体人的培养模式来看,许多国内外高校已经顺应市场需求,着手培养新型人才,如新兴媒体分析师、网页设计师、多媒体销售经理等。新型人才的大量出现无疑对传统媒体人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工作模式的骤变、工作压力的增大和人才竞争导致年纪较长的传统媒体人疲于应付,选择离开传统媒体。

(2) 表达空间过窄。央视不是没有过大刀阔斧的改革。1993年以《东方时空》为代表的央视新闻改革在当年不亚于小岗村于改革开放的意义。但热闹了一阵之后,又出现了“回潮”,创新机制不再,表达空间也越发受限。以柴静为例,在央视,柴静最早进入的是央视的改革先锋——新闻评论部,后来从《东方时空》《新闻调查》到自己的栏目《看见》。去年,《看见》的突然停播使柴静失去了在央视做她擅长的新闻的平台。停播背后的原因比较复杂,但央视表达空间过窄毫无疑问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敏感选题表达受限、批评报道越来越难做、外部压力的局限压榨着央视新闻人的表达空间。“戴着镣铐跳舞”的迂回和妥协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畸形的媒介生态。

(3)激励机制落后。利益驱使、官场诱惑和其他关乎个人发展的出走原因在笔者看来,都与央视自身激励机制和回报不平等有着莫大的关系。当阅历与经验并不能为他们换来体制内更好的收入,职业自豪感与日递减,转型成为了一线媒体人的选择。首先,薪酬待遇对主持人流失的影响巨大。优秀的主持人作为一种人才资本,对于电视台来说无疑是种稀缺资源,他们愿意通过流动来实现自身价值的增值,而且这种自身价值会随着日臻成熟的荧屏形象而水涨船高。但与同样知名度的影视明星相比,体制内主持人的收入可以说是少得可怜。再者,一些严肃媒体对体制内主持人参与商业性活动、接拍广告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断了主持人的财路。主持人发现自身多年积累的知名度、影响力、市场号召力等品牌价值,无法合理转化为有形资产,而脱离企业组织后,这些资源更容易市场化地转化为个人的实际收益,将个人品牌的无形价值转化为有形价值。央视的体制没有给个人赋予太多的激励,反而是很多负面的压力,导致央视有着强大的平台与资源,却创新成果寥寥。例如,赚得盆满钵满的《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却在拍完续集后坦言“不想拍了”。在博客里,陈晓卿也不止一次提到“体制里的隐忍”。另外,在“官本位”强势思想大背景下,多数到了一定年纪的媒体一线人员,把“转型当官”列入自己的职业规划首选。

三、反思

央视人才的出走值得中国电视行业反思。媒介变革势必使中国电视更符合观众的需求,更适应时代的变迁。而央视这艘大船,也只有顺应形势才能劈荆斩浪。央视在改革的大潮中想要留住人才,一方面靠新闻人自身价值的实现过程中自觉地靠拢;另一方面同样不容忽视的是要给予创造价值的新闻人等价的回报。

[1] 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

[2] 夏骏.十字路口的中国电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 张涛甫.新闻转场与表达空间之变——以柴静为例[J].新闻记者,2015(04).

F272.92

A

1674-8883(2015)21-0187-01

乐玢瑶(1994—),女,浙江舟山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新闻传播。

猜你喜欢

柴静变革传统媒体
在通往梦想的路上一路狂奔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变革开始了
新媒体将带来六大变革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
柴静:有一种日子穷开心
变革中的户籍制度
创新IT 赋能变革
传统媒体记者该如何主动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