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采编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思考
——以《新闻采写基础》课程为例

2015-02-27谭淑玲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21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专业学校

谭淑玲

(广西大学 行健文理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2)

新闻采编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思考
——以《新闻采写基础》课程为例

谭淑玲

(广西大学 行健文理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2)

如今我国的新闻专业的大学生越来越多,但是就业率却越来越低,这造成了大学生的就业困境,社会的就业压力。本文试图从教学模式的角度探讨新闻采编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进行的教学改革,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找到新的适合新闻采编专业的教学模式,促进新闻学学生的就业。

新闻采编;实践教学;新闻采写

目前在我国的高校内新闻学专业的教学模式的弊端十分地严重,具体的表现就是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教学环节各自为阵,并且没有联系与继承性。但是现在的教育学的观念认为,在现在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系统的连贯性,隔断学习的整个过程,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认知。《新闻采写基础》是新闻采编专业中的重要实践环节,它的整个教学内容对整个的新闻教学体系有重要的作用。本文认为对《新闻采写基础》的课程改革来说,应该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通过《新闻采写基础》课程的改革,创新新闻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对新闻采编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以下为本文认为在新闻采编专业的教学当中应该进行改革的方法。

一、明确教学的理念,培养实践意义

在新闻采编专业的学生进入学校的时候,就应该设立一些专业认知的课程,让学生认清,新闻采编专业是一个应用型的学科,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因此不能够脱离社会的实践与社会生活。如果学生在这四年中只注重学习理论,那么这个学科在日后的生活中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因此应该注重在教学中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实践性,这一点也应该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

《新闻采写基础》是新闻采编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新闻业务课,一般这个课程的开设时间段在大一的下半学期,学习的时间为一年,《新闻采写基础》主要是向学生讲授一些新闻采写的基本方法与技巧,为以后学生在工作中新闻的写作打好基础。本文结合了现在的《新闻采写基础》的教学现状,认为在《新闻采写基础》课程的学习中,应该开设专业实践课,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实践中来。例如,对某热点事件进行实地采访并且报道,之后通过教师的讲解以及学生的报道情况,让学生们进一步了解到记者这个职业,并培养他们的新闻敏感度以及写作的思维。学校可以成立新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让他们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专家指导委员会指导教学的开展,并定期进行讲座,研讨采编行业的发展趋势;展开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制定方案培养学生;通过社会调查与岗位的职业分析,把新闻采编专业做专、做精。因为在这个阶段,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目标以及目前他们拥有的知识体系还不成熟,因此在学习上经常是把教材知识作为重点,对于新闻采写和记者的认识只是局限在对一些节目的认知以及对一些记者的喜爱上。因此,教师在这个阶段如果只是灌输给学生理论知识的话,那么学生也只是模糊地接受这种技巧,但是并没有提纲学习理念,对于自己的职业目标也感到一片迷茫,这影响他们在学习中的主动性。

二、密切联系媒体,培养双师型队伍

培养双师型的队伍是提高学生的实践教学的关键。学生是否拥有理论水平而且操作能力也很强,这主要在于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新闻专业本身就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教师队伍都是从新闻院校毕业的,并且他们大多数都是从高校毕业之后直接进入学校进行教学,并没有接受媒体的专业训练,这对日后的教学工作是不利的,在这些教师讲授课程的时候也只是纯理论的讲授,并没有切身的体验。因此,本文认为新闻专业的教师必须接受媒体的锻炼尤其是教授业务课的老师,必须有实践的经验,这不仅是对新闻采编专业的理论要求也是新闻实践教学的内在要求。另外,学校应该聘用一些有经验的记者或者编辑进行教学,因为他们有很丰富的教学实践,对新闻界很熟悉,而且对于媒体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十分了解,这样有助于新闻采编行业实践教学的开展,学校培养出现的人才就是社会上所需要的人才,同时也提高了学校的就业率。

三、增加实践教学的投入

就现在的情况来说,大部分的学校新闻采编专业的实验室都很小,而且功能比较单一,设施方面陈旧落后,这样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阻碍了他们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同样也会抹杀他们以后的创新能力。因此,学校应该加大对新闻采编专业的实践教学设施的投入,加大新闻采编实验室的建设,并且对新闻器材不断地更新,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

新闻采编专业的学生可以在教师的领导下进行全真模拟多媒体的运营流程,比如可以让学生使用记者的身份采制节目,教师的作用则是模拟主编进行批改或者发布。除了进行这些模拟的实验之外,还可以与媒体进行合作,开展媒体实践工作,比如说在新闻采写的课程作业布置上,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其他学生的作品进行评改,教师只要进入系统的内部,就可以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提交的作业不仅仅是文章,还有报纸的版面与杂志的编辑等,学生通过系统库来提交作业。

学校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能力与展示他们自己的舞台,应该建立更多的教学实践基地。例如,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多去实践基地进行实习,把在学校中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高校也应该与当地的报纸或者是广播电台、电视等有着直接的联系,有条件的学校甚至可以与其他地区的媒体建立联系,这样有了更多的新闻实践基地,更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也能够满足学生的实践需要,有利于提高学生在以后工作中的能力。通过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结合,不仅可以让新闻采编专业的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也可以让他们在实践单位得到更多的熏陶与培训,在日常的生活中也能够更加满足工作单位的要求,可以解决新闻教学与媒体需求脱节的问题,减少社会负担。

[1] 新闻心理学概论[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11.

[2] 电视传播的哲学[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12.

[3] 钟大年.纪录片创作沦纲[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10.

[4] 纪录片编辑室栏目组.日击纪录片编辑室[M].东方出版中心,2013.

[5] 广播电视年鉴[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

G642.0

A

1674-8883(2015)21-0155-01

谭淑玲,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专业学校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学校推介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