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媒体时代区县广播电视台如何突围

2015-02-27屈超梅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21期
关键词:区县广电广播

屈超梅

(合川区广播电视台,重庆 合川 401520)

全媒体时代区县广播电视台如何突围

屈超梅

(合川区广播电视台,重庆 合川 401520)

随着政策推动、技术发展和用户驱动,我国传媒文化产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三网融合势不可挡,全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在全媒体时代,越来越多的人不仅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发布者、传播者,这个现状深刻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一统天下的格局,广播电视也是优势渐失,竞争加剧,举步维艰。特别是区县广播电视台,在全媒体时代激烈竞争中,如何生存,如何在竞争中突出重围,成为我们必须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就全媒体时代区县广播电视台如何走出困境作一番探讨。

全媒体;区县广播电视台;发展

一、相对新媒体而言,区县广播电视台劣势凸显

一是体制机制僵化。区县广播电视台长期按照机关性质运行,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薪酬分配等,一直跟着行政机关走,逐渐远离市场,远离受众成,“体制像机关,任务是喉舌”。这大大削弱了媒体属性,放弃了参与市场的功能,成为区县广播电视台面对市场竞争的最大劣势和短板。近年来,面对新媒体竞争,受众分流,广告锐减,不少台因自营收入减少、财政规定限制趋严,是职工收入受到影响。薪酬奖励受限,内部成长机会较少,内部激励效果弱化,极大地影响了队伍的工作热情,甚至出现优秀人才流失现象。

二是制约因素多。在政策层面上,区县台频道设置、人才引进、地方财政投入等方面受到制;在市场面,广播电视播放广告也容易引起受众反感。两边夹击是区县广播很难展开拳脚,掣肘较多。以人员编制为例,区县广播电视台从业人员编制大多是十几年前编订的,与实际需求差距很大。因此各个台都有不少聘用人员,参与采、编、播等各个重要岗位,成为业务骨干。由于政策原因,这些人在职称评定、工资福利、“五险一金”方面,与在编人员差距不小,使他们难以安心敬业。很多人一边工作一边忙考试,总想考到有编制单位去,由此造成大量业务骨干流失。窥一斑而见全豹,制约因素较多,加之网络媒体、移动媒体的快速发展,挤压广电等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区县广播电视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

三是专业人才匮乏。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责任大、要求高,需要从业人员具备较高的政策水平、理论功底、业务技能、社交能力。但是区县广播电视台普遍存在专业人才匮乏等突出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正式编制较少,优质节目少,工作平台吸引力降低。老的离开一线,新进人员虽然具有工作热情,但是知识面窄、没有经验、专业基础差,新闻敏感性、政治判断力和政策水平不高,难以适应。眼下采编播人员整体学历层次较低、专业职务不高,优秀人才匮乏,影响了区县广播电视台的发展。

四是节目质量滑坡。收入减少、投入不足,人才缺乏,队伍不稳是眼下现实。很多区县台实行“量入为出”,靠“节流”来维持运转,而最简单的就是缩短时间、节目简单化。自2010年实行广播电视改革以来,部分区县广播电视台在队伍培训、提升质量、打造精品、节目创优等环节“打折扣”,加上人才不足,致使区县广播电视台节目质量不高、收视率下滑,市场尽是失,影响区县广电事业的健康发展。

然而,面对新媒体强大的冲击力,广播电视媒体也不是一无是处,毫无优势可言。只要顺势而为,扬长避短,依靠改革创新、融合发展,区县广电必定能够突出重围。

那么,区县广播电视台的优势在哪里?什么是我们的“独门暗器”?——那就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喉舌功能和几十年来形成的强大的公信力。这是众多新媒体不具有的。手机网络等新媒体有海量信息、迅速覆盖、自采自发等诸多优点,但信息庞杂,良莠不齐,真假莫辨,观点分歧,其公信力远不如传统媒体。因此,发挥好传统媒体独家优势,学习新媒体发展理念,整合利用新老媒体资源,让海量资源为我所用,这是区县广播电视台突出重围的必然选择。

当前,广电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热门的话题。融合发展,就是指广播电视台在做好传统广电业务同时,要积极引入新媒体发展,积极利用互联网优势,将广电业务推陈出新,提质升级,促进新媒体与传统广电业务的同频共振。只有这样,区县台才能“绝境逢生”。

二、区县广播电视台生存发展对策

一是坚持新闻立台,彰显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公信力和影响力。新闻是广电媒体安身立命之本,对区县广播电视台来说,只有坚持新闻立台,凭借地缘优势,突出地方特色,挖掘本土资源,在争夺本地受众方面有所作为甚至占据优势,主动掌握舆论话语权,在传播信息的同时,引领舆论,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不断扩大影响力,才能在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新闻立台首先体现在通过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配合当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上。区县广播电视台与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关系密切,在引导社会舆论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责任。要时刻在大局中找准定位,始终将宣传报道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作为宣传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主动根据党委、政府对宣传工作的总体要求策划选题,做好主题新闻,做优民生新闻,通过多种形式,将党和政府出台的方针政策,及时准确、深入浅出地传达给广大群众,使新闻宣传与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合拍。与此同时,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突出体现在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上。区县台由于与新闻源头距离近,联系密切,在报道突发事件上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积极配合当地党委、政府及时、准确、全面、客观发布权威信息,主动承担主流责任媒体的社会职责。区县台作为地方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服务的媒体,在节目内容上,应注重当地与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新闻、气象、购物、理财、交流、娱乐、旅游、餐饮、民俗、医疗、社保、创业等方方面面的信息采编制作和播出。

二是节目活台,打造广电节目核心竞争力。区县广播电视台要把打造品牌节目作为扩大媒体影响力、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对节目要适时进行改版,推陈出新,以保持节目的活力。新推出的节目要明确市场和受众定位,避免同质化,突出节目的风格和特色,做到内容常新,形式创新。要建立科学、规范、严格的节目评估体系,包括聘请权威机构开展调查,提供较为准确的收视情况。要建立专门的评议队伍,请专家、本单位业务骨干和观众代表每月对节目进行评议打分,成立节目研发机构对调查数据及反馈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和论证,节目的评估体系与各种奖惩激励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有效调动节目生产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促进品牌节目不断涌现。区县广播电视台要对节目包装和推广投入重金,专门成立节目包装部门,统一制作片头、片尾、片花,对播音员、主持人造型和语言风格进行精心设计,充分利用短信、电话、网络等形式,增加品牌节目与受众的互动性,拉近节目与受众的距离,增强品牌节目的亲和力和吸引力。要牢固树立全面互动的创新思维,全力以赴抓好节目与观众的互动,把观众转变为节目参与者。与此同时,在节目制播方面,区县台要在立足本地的基础上,努力拓展周边区域,并切实打破地域局限,加强区县台之间的联合。要利用互联网、手机媒体,让广电节目融进新媒体,提高节目覆盖面,增强核心竞争力,走区域化发展之路,实现区县台联合共赢。

三是产业强台,增强经济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对区县广播电视台来说,新闻宣传和产业经营必须相互支撑,不可缺废。因为只有具备较强的经济实力才能保障新闻宣传和事业发展的需要。区县台必须在做好新闻宣传主业的基础上,着力搞好产业经营。要依托电视频道通过打造精品栏目,提高节目的收听收视率、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努力构建广告创收的生产与销售平台,增加广告收入;要改进广告营销方式,成立影视传媒公司,实行企业化运作。广告经营不仅要做好自己媒体的业务,要充分运用电视媒体优势,精心策划领导关注度高、群众参与性强、社会影响大的各类电视活动。通过举办各种活动扩大影响,拉动创收,如举办会展、车展、房展、家装展等活动,努力在受众中树立广电媒体的良好社会形象,有效吸引企业和广告客户积极参与,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效果。

四是人才兴台,为广电媒体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要加快实施“人才兴台”战略,打破人事体制壁垒,扫除人员身份障碍,深化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制度改革,建立面向市场、符合广电媒体创新发展要求的人事制度和薪酬体系,大力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氛围。在新媒体冲击较大的背景下,区县广播电视台的发展更需要优秀的专业人才,包括新媒体创意和策划人才、网络运营人才、节目生产与制作人才,特别是新媒体经营与管理人才。区县台要获得发展先机,必须将创新人才的培育与引进提高到战略发展的高度。要建立一支既熟悉广播电视传统媒体规律,又熟悉互联网和新媒体规律的专业人才队伍,同时,还要建立一套适应新媒体业务的内容、技术、标准、经营和人才管理的体系和机制。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媒体的形态和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区县广播电视台必须积极适应全媒体发展需求,向着内容全媒体化、传播全方位化转型,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影响力和生命力。

G229.24

A

1674-8883(2015)21-0037-01

猜你喜欢

区县广电广播
同心守“沪”上海广电人在战“疫”一线
泉州市各区县关工委亮点工作分布图
探讨大数据在广电新媒体中的应用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
论交警广播直播室的构建
北京:上游水质不合格 下游区县将收补偿金
天津市2013上半年各区县节能目标完成情况
爸爸也爱听广播
立足区县抓创建 着力创新促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