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城绵阳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2015-02-27陈云萍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21期
关键词:绵阳文化产业科技

陈云萍

(西南科技大学 文学与艺术学院,四川 绵阳 621010)

科技城绵阳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陈云萍

(西南科技大学 文学与艺术学院,四川 绵阳 621010)

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为城市创造新的经济增长极,而且能够提升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和城市形象。绵阳是我国唯一的科技城,四川省第二大城市,拥有发展文化产业的各种优势。但当前绵阳文化产业存在发展水平总体不高、发展不平衡、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文博产业及相关产业,打造节庆品牌、提升绵阳城市形象是发展绵阳文化产业的必要路径。

科技城;绵阳;文化产业;文化资源

作为21世纪的“黄金产业”和“朝阳产业”,文化产业具有产业附加值高、产出绿色化等众多优势。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为城市创造新的经济增长极,而且对于优化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就业结构起到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文化产业在提升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牌等方面的作用明显。

一、绵阳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

绵阳是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的我国唯一科技城,四川省第二大城市,绵阳交通便利,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经济基础较好,拥有发展文化产业的各种优势。

(1)区位及交通优势。一个地区或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其区位及交通设施密切相关,良好的区位及便利的交通设施是一个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先决条件。绵阳区位独特,交通便利,位于成都、重庆、西安“西三角”的腹心地带,是成都平原城市群的重要节点城市。绵阳市区南距成都98公里,东距重庆300多公里,北距西安700公里,绵阳已成为四川省西北部的次级交通枢纽城市。公路交通:成绵高速公路、成绵高速公路复线、绵遂高速公路、绵广高速公路、成德南高速公路等贯穿绵阳全境。即将开工建设的有绵(阳)西(充)高速公路,正在规划建设的有绵九高速公路(绵阳至九寨沟)。铁路交通:宝成铁路、成绵乐城际铁路贯穿绵阳,乘坐火车北上可直达西安、上海、青岛、北京等城市,南下可到达重庆、成都和昆明等地。2014年12月底成绵乐高铁的开通,使绵阳到成都的时间缩短到1小时之内,绵阳融入成都一小时经济圈;成绵乐高铁将绵阳与成都、乐山、广汉、德阳等多个城市连接起来;通过成绵乐城际铁路客运专线,两小时内可穿越省内10个城市。航运交通:绵阳南郊机场是仅次于成都双流机场的四川省第二大机场。2014年绵阳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00万人次,通航城市达到21个,初步构建起联结东西、沟通南北、覆盖全国主要区域的航线网络。[1]

(2)文化资源。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系统中最基本的组成要素,在文化产业系统中处于基础性地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实质是文化资源不断转化为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的价值的实现过程,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2]第一,旅游资源丰富。绵阳处于大九寨国际旅游环线和三国蜀道文化国际旅游线上的主要节点,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绵阳拥有国家级5A景区1个(北川羌城旅游区),4A景区9个(绵阳科技馆、梓潼七曲山大庙、江油窦圌山、江油李白纪念馆景区、三台梓州杜甫草堂、北川药王谷风景区、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西羌九皇山猿王洞、平武报恩寺),3A景区3个(佛爷洞景区、李白故里、寻龙山景区),2A景区6个(富乐山公园、龙门小桥村、芙蓉汉城、碧水蓝天旅游景区、涪龙苑旅游景区、子云亭公园)。①第二,历史文化资源厚重。绵阳历史悠久,文脉迁延,文化遗存丰富,文物古迹较多,绵阳境内边堆山遗址出土有45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和陶器。2013年,绵阳全市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84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3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处。[3]绵阳历史名人资源丰富。绵阳江油是李白故里;欧阳修、文同、李调元、沙汀、邓稼先、冯达仕等曾在绵阳居住过;司马相如、扬雄、蒋琬、宋哲元及杜甫、王勃、杨炯、卢照邻等在绵阳留有重要遗迹或作品。第三,科技文化资源突出。绵阳是我国重要的国防军工和科研生产基地,科研机构和科研人才资源丰富,包括两弹城、亚洲最大风洞群等。绵阳科技场馆众多,包括绵阳科技馆、数字球幕影院、亚洲娱乐风洞、中华科学家公园、长虹科技馆、中物院科技馆、绵阳科学城、绵阳博物馆等。

(3)经济基础。文化产业是文化的经济化形态,是文化经济的存在形式,是文化生产分工细化、文化生产方式增加、文化流通销售载体变化、文化消费需求日益增加的产物。[4]经济基础是文化产业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原因,也是影响和制约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决定因素之一。一个城市文化产业发达程度与其经济基础密切相关,经济越发达的城市,往往文化产业越发达。2014年,绵阳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79.8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1%。总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二位,增速居全省第9位。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4.77亿元,增长13.0%,总量居全省第2位,增速居全省第10位。②

(4)城市品牌及城市荣誉。文化产业与城市知名度、城市品牌之间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一般而言,城市知名度越高,其文化产业越发达。绵阳是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的我国唯一科技城,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市、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创业先进城市、联合国环境规划基金会“杰出绿色生态城市”等。

二、绵阳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1)总体发展水平不高。2012年绵阳文化产业增加值为58.48亿元,居于四川省第二名;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34%,居四川省第2名。[5]从文化产业增加值来看,绵阳文化产业增加值与成都之间仍有很大差距。2012年成都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403.95亿元,绵阳58.48亿元,二者之间相差达到345亿元左右;而绵阳与第三名的乐山之间差距仅20亿元左右。从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来看,绵阳有较大提升,从2011年的2.29%上升到2012年的4.34%;绵阳与成都的差距,从2011年相差近2个百分点到2012年相差0.6个百分点。

(2)区县文化产业发展不平衡。绵阳部分区县文化产业底子薄、基础差,文化产业规模小,占GDP比重低。2012年,涪城区文化产业增加值为29.17亿元,占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9.88%;除江油市外,其他各区县文化产业增加值均低于8亿元。其中,北川县和平武县文化产业增加值低于1亿元,仅占当地GDP比重的2.56%和1.89%,文化产业发展速度和质量低于全市平均水平。[5]

(3)文化产业结构不合理。绵阳文化产业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总体上仍处在培育阶段。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在绵阳文化产业发展体系中,文化休闲服务占14%,文化产品的辅助生产占29%,文化用品生产占51%,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工艺美术品生产、新闻出版物发行等只占6%,现代传媒业、文化艺术培训业、创意设计业和文博会展业等新兴产业所占比重偏低,能够走出去的文化产品还不多,缺乏竞争优势明显的支柱产业。

(4)缺乏知名文化品牌。缺乏知名品牌是绵阳文化产业发展中面临的一大问题。例如,提起成都,人们会联想到大熊猫、金沙等,大熊猫和金沙已经成为成都享誉国内外的知名文化品牌;锦里、宽窄巷子等已经成为成都的文化地标。相比之下,绵阳还没有全国知名的文化品牌,也没有形成文化地标。李白是绵阳重要的名人文化资源,但对李白文化产业的开发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三、绵阳文化产业发展路径

(1)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绵阳处于大九寨国际旅游环线和三国蜀道文化国际旅游线上的主要节点,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丰富,文化旅游产业是绵阳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点行业。根据绵阳市旅游局统计数据,2014年绵阳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277.26亿元,接待游客2821.86万人次,全市旅游总收入在全省排名从2013年的第五位上升到第三位。③第一,推进绵阳建设旅游目的地城市。针对目前绵阳还未成为旅游目的地的现状,应加快推进绵阳建设旅游目的地城市。绵阳应以已有的城市荣誉和城市品牌为平台,扩大区域交流、国际交流,加快推进绵阳文化旅游产业的现代化、国际化进程。同时着力提升绵阳市的都市旅游功能,建设不同主题的都市游憩区,加快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功能,建设绿色通道、立体交通网络,实现“无缝对接”;统筹城乡旅游协调发展,营造良好人文生态环境。第二,打造四川省旅游副中心、休闲副中心。绵阳是四川省第二大城市,是成渝经济圈的重要一极,同时绵阳处于“大九寨国际旅游区”和成绵乐旅游经济带上,从各方面条件来看绵阳有成为四川省旅游副中心的可能性。应该充分利用这一城市排名优势,充分利用绵阳在旅游资源、文化资源等各方面的优势,将绵阳打造成为四川旅游副中心、休闲副中心。

(2)发展文博会展产业及相关产业。绵阳现有大型体育场馆2个,建有科技城会展中心,室内外展场面积达到7万m2,已经成为继成都之后四川会展第二城。第一,发展文博会展产业。绵阳应发挥科技城的资源优势、人才优势等,发展科技博览会展产业,形成科技会展格局,并打造科技会展品牌,将科博会(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打造为知名品牌。自2013年至2015年,科博会已经连续在绵阳举行3届。科博会的举办有利于进一步推广绵阳城市品牌和发展绵阳科技旅游产业。2013年科博会期间吸引了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嘉宾7400余人,参展项目1304项,参会单位签约项目214个、金额486.5亿元。[1]2014年科博会参展单位803家、项目2584项、展品9736个;共吸引49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余名嘉宾,58.6万观众参会;共签约项目945个、金额883.6亿元。2014年科博会被评为“2014年度中国十佳品牌会展项目”。[6]第二,开发文博会展业相关的文化创意衍生产品。将创意设计与博物馆原有的文化资源相结合,能创造出优秀的旅游纪念品,如梓潼七曲山大庙可开发七星点斗系列产品,北川可开发羌绣系列文化创意产品等。将创意产品设计与旅游纪念品销售高度融合,借助重点博物馆的平台作用,一方面能够有效升高博物馆产业收入,合理收入结构;另一方面,能够促进创意设计产业的快速发展。第三,加强文博会展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例如,加快文博会展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以文化旅游业带动文博会展的发展。继续加强文物普查保护工作,挖掘具备市场潜力,发展前景良好的新增资源,发展打造可以产业化的新项目,结合文物普查工作的进展,挖掘一批可以产业化运作的项目,加以引导和打造。

(3)打造节庆品牌和民俗文化品牌。节庆品牌是迅速提升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吸引游客、促进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策略。2006年四月在绵阳举行的李白国际文化旅游节暨绵阳市第三届旅游发展大会是较为成功的节庆品牌,大大提升了李白文化旅游和绵阳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此外,绵阳民俗文化丰富,应打造民俗文化品牌,以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来绵旅游、休闲和度假。例如,安县的雎水“春社”踩桥民俗活动是川西北独特的、最大的民俗活动,距今已有208年的历史,可将其打造成一个全国知名的民俗文化品牌。

(4)进一步提升绵阳城市形象。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产业密切相关,良好的城市形象有利于招商引资,从而促进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城市文化产业的兴盛和繁荣能够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城市宣传片是一张高度浓缩的城市名片,能够展示城市的良好面貌,迅速提升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外向度。2013年1月18日,以“李白出生地中国科技城”为主题的绵阳城市宣传片在中央电视台一套和新闻频道中午“新闻30分栏目”播出,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一方面,宣传片通过历史文化、科技人文、自然风光展示了绵阳良好的风貌,提升了绵阳在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有力地展示了绵阳“中国科技城”良好的城市形象;另一方面,宣传片的播出引发了绵阳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热议,增强了市民的自信心,引发了市民的自豪感。2015年10月央视中秋晚会在绵阳江油太白碑林广场举办,大大提升了江油及绵阳的知名度。

注释:①根据绵阳旅游资源整理。

②数据来源:百度百科。

③数据来源:绵阳市旅游局。

[1] 绵阳市情简介(2014年)[DB/OL].绵阳政务网,2014-12-02.

[2] 丹增.文化产业发展论[M].人民出版社,2005:101.

[3] 绵阳年鉴2014[DB/OL].绵阳政务网,2014-12-02.

[4] 邓安球.文化产业发展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38.

[5] 绵阳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Z].

[6] 第二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博览会专题报道[DB/ OL].四川新闻网,2015-07-8.

G124

A

1674-8883(2015)21-0025-02

本论文为四川省教育厅项目“‘文化与科技’融合与提升绵阳科技城品牌研究”,项目编号:15SB0076;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学科建设项目“绵阳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编号:SC12XK024

陈云萍,副教授,研究方向:文化产业,新闻传播。

猜你喜欢

绵阳文化产业科技
四川绵阳卷
四川绵阳卷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记忆深处的绵阳(绵阳老照片)
绵阳为中医药“强身健体”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