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5-02-26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15年48期
关键词:赵普朱雀记笔记

宋太祖赵匡胤有一天来到朱雀门,看见门额上的“朱雀之门”四字,便用手指着问身边的大臣赵普说:“何不只书‘朱雀门三字,为什么要加一个‘之字,‘之起什么作用呢?”赵普回答说:“此‘之字在此起‘语助的作用,焉能少之。”太祖笑着说:“之乎者也,助得甚事!”赵匡胤不懂得“之”字的用法,因而闹出了笑话。这个“之”字在此处虽然没有实际意义,但它所起的语法作用是任何实词也无法替代的。用上了這个“之”字,使“朱雀之门”四字显得文雅不俗。这就是“之”字的妙处。

“之”的甲骨文上面是脚的象形字,即“止”,“止”为足,有行走之意;下面一横表示地面,这样大地在下,脚在上,也就是地在脚下,表示脚离开原地,正在向前进。由此可知“之”的本义就是“往××地方去”或“到××地方去”。如《孟子·滕文公上》:“滕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

也有的学者认为,“之”字的上半部是“止”,表示行走;下半部的一横线为指示符号,表示“止”所要到的地方。所以“之”的本义就是“往”。这样理解也颇有道理。

在学生时代,同学们和“之”打交道的时间比较长,因为“之”字在文言文中比较常用,通常作代词、助词、动词等,区分起来也比较费劲。因此,同学们应该多记笔记,勤总结,方能对“之”的用法正确辨之。

猜你喜欢

赵普朱雀记笔记
乌衣巷
德不配位的赵普
撕掉“神兽”标签的朱雀
初中一年级数学学习方法探析
高中化学学生课堂笔记特点及其策略的研究
不可替代
害怕
秘密旅行
气坏皇帝的宰相
赵普如此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