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景传情,情景交融

2015-02-26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15年48期
关键词:湖山园田传情

【技法简析】

好的诗篇都是诗人自己内心真情实感的外化。然而,诗人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往往是通过创造一个合适的意境来实现的。诗人们所创造的美妙“意境”,就是情与景交融的结果,是情景交融艺术魅力之体现。我们所学的《归园田居(其三)》《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登岳阳楼(其一)》这四首诗都以景传情,情景交融,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幅优美的画卷。

情景交融法运用在诗句中,有不同的表现类型。

一、先写景再抒情,触景生情,由景入情。如《登岳阳楼(其一)》中“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两句,诗人从静态的景物描写写起,转而为强烈的抒情。“登临吴蜀横分地”是在说登临的地理位置,却加入了厚重的历史感;“徙倚湖山欲暮时”是在写黄昏时分登楼观景,却融入了诗人的些许怅惘之情。

二、先写情再描景,以景衬情,以景融情。如《归园田居(其三)》中“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两句,诗人先写劳作的艰辛。早起,在田间辛勤劳作,傍晚,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独自一人,却有一轮明月相伴。月下,诗人扛着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中的“月下归耕图”,暗示了这种艰辛在诗人眼里是快乐的。

三、情景交替,迂回反复,以景生情。如《渡荆门送别》中“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两句,诗人少小离家,但他酷爱故乡的山山水水,对故土有着浓厚的感情。当诗人突然别离家乡到异地远游时,自然又会产生惜别之情,这种情与景的反复正是独在异乡人内心的真实写照。

四、有景无情,寓情于景,景中藏情。如《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诗人写出了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一个“孤”字写出了塞外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诗人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更是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入在广阔的自然景象中了。

【延伸练习】

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绝句二首(其二)

[唐]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这首诗景色是美丽的,但情感是哀伤的。诗人因为什么而哀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江 行

[宋]严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声。

(1)诗人为什么“厌听棹歌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請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根据下面所给的情境,补写出一段话,表达祖孙之情。

夏夜,蝉还在院落里高大的梧桐树上鸣唱,田野里的蛙声就此起彼伏地欢快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你喜欢

湖山园田传情
胡波
劳动最光荣
湖与山
团扇
《短歌行》与《归园田居》对比阅读
汉阳古琴台
东湖夏荷
壮乡三月赶歌圩传歌传情传知音
高中课文注释辨析二例
魔法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