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宝贝,请等一会儿!”

2015-02-26管倚

为了孩子(3~7岁) 2015年2期
关键词:踢足球洗衣服最大化

管倚

“妈妈,吃完晚饭我可以做手工吗?”

“可以的,没问题。”

于是女儿吃完晚饭,迅速下桌,拿好了手工纸、剪刀以及其他林林总总的东西,等候在饭桌边,着急地问我:“妈妈,我可以在桌子上做手工了吗?”

“宝贝,请等一会儿!我们还没有吃完饭。等我们吃完了,把碗收起来,饭桌擦干净,你才可以用这个桌子。”

“好吧,那你们吃快点哦……”

这一幕经常在我们家发生。有时候,我在洗衣服,她要求我给她读故事;或者我在吸尘的时候,她要求我带着她出去逛逛……这种时候,我总是拒绝她:“现在不行哦,我正在……等我把事情做完了,我就陪你去……”

如果说到妈妈对孩子需求的及时反应,恐怕我得的是低分;如果讲到孩子的需求总是被延迟满足,恐怕我能得高分。因为我对女儿的反馈,经常是“请等一会儿”。

那么,孩子的需求到底是及时满足好,还是延迟满足好?

要回答这个问题,还要从“延迟满足”的概念说起。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沃尔特·米歇尔在一所幼儿园做了一项著名的心理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每个孩子面前都摆着一块糖,老师告诉孩子,他要走开15分钟,如果在他回来之前,孩子们能忍住不吃掉这块糖果,他回来后还可以再奖励孩子一块糖。

当然啦,有的孩子忍不住,马上就吃掉了自己面前的糖果;有的孩子则忍到老师回来,最后得到了两块糖。

这个实验先后有600多个孩子参与。实验最初的目的,只是研究孩子在什么年龄会发展出自控能力,但是转折出现在1988年的追踪调查,调查发现当年能够等待更长时间的孩子,明显比另一些孩子表现更为出色!甚至在1990年和2011年的后续跟踪中,他们的表现依然比那些同龄人出色!

于是,人们得出结论:能等待更长时间的孩子更优秀!

基于这个实验和这样的结论,“不要马上满足孩子”、“让孩子学会等待”的观点开始不胫而走。人们开始刻意训练孩子的“等待”。孩子要买一个玩具,需要等待;孩子要看一场电影,需要等待;孩子想踢足球,需要等待……事情似乎被绝对化了,孩子们不得不为了“等待”而等待。

事实上,这个实验不应该如此简单地下结论。

为什么能等待更久的孩子更优秀?等待的背后原因是什么?

这才是我们需要了解的内容。在诱惑之下能等待更长时间的孩子,他们必定具有其他的特质:

· 合理追求利益最大化。我们不能否认,一些孩子为了得到两颗糖而等待。他们经过冷静、理智的思索,发现那颗糖果终究是自己的,所不同的不过是什么时候吃的问题。“先吃”能吃一颗糖,“后吃”能吃两颗糖,那当然选择后者。

· 遵守承诺。如果孩子答应成人“等我回来以后再吃”,那就形成了一个承诺。在承诺之后,能否坚持自己的诺言,就完全依赖于孩子对自我的要求了。能“说到做到”的孩子,才能坚守诺言,并得到相应的奖励。

· 策略的使用。能坚持等待的孩子,很多都使用了一定的策略。有的孩子会闭上眼睛,不看诱人的糖果;有的孩子会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一直看着钟,数着还有多少时间;也有的孩子会舔舔糖果,但坚决不吃……他们使用一定的方法,降低等待的艰难,使约束自己的行为更容易。

· 认可自我约束后的成就感。在坚持等待之后,仅仅是“坚持到底”这件事本身,就可以给孩子带来巨大的成就感。达成目标之后的喜悦,远远胜于一颗糖果的奖励。

——不难发现,这些才是让人更容易成功的特质。

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正因为那些孩子具有某种类似特质,所以他们才可以完成其他同龄人不能完成的任务——抵抗诱惑,坚持等待。他们有着更为优秀的情绪和行为控制能力。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乃至以后的人生中,这些特质同样伴随着他们,帮助他们表现出色。

因而,“延迟满足”本身并不能帮孩子什么忙;“延迟”不是最终的目的,“让孩子学会等待”只是一种途径,用以帮助孩子学习使用策略、便于更好地坚守自己的承诺、合理地得到最大化的利益、最后获得成就感。

在等待的过程中,他们学会思考、领会契约的精神、体验成功的喜悦,进而逐渐了解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从这个意义上说,“孩子要买一个玩具,需要等待;孩子要看一场电影,需要等待;孩子想踢足球,需要等待……”的做法显然是无意义的。这样的等待只是为了“等待”而等待。

对于买玩具、看电影和踢足球而言,成人的态度无非是“买或不买”、“看或不看”、“踢或不踢”。如果答应孩子去做,无非是时间早晚而已。

除非设置一些条件,“等一周,爸爸给你买辆更大的玩具车”或“今天妈妈还要去超市买东西,明天可以陪你去看,明天的电影随你挑”……这样的等待才有意义,有值得等待的理由。

当然,在孩子的等待之后,满足他要求的同时,千万别忘了表扬他的完美表现。这能再一次强化他的成就感,让他下次做得更好:更好地使用一些方法,用以遵守契约,进而获得“利益”和满足感。

不过,话说回来,我和女儿之间的互动,从来没有这么多的讲究和目的。并非刻意的训练,请她等待并讲清楚等待的理由,不过是把她当成普通的家庭一员,没有特意迁就。相信在你洗衣服的时候,老公(老婆)要求你和他(她)一起出门逛街,你的回答也一定是“现在不行,我正在洗衣服。亲爱的,请等一会儿。”

“延迟满足”规则

“延迟满足”本身并不能帮孩子什么忙;“延迟”不是最终的目的,“让孩子学会等待”只是一种途径,用以帮助孩子学习使用策略、便于更好地坚守自己的承诺、合理地得到最大化的利益、最后获得成就感。

在等待的过程中,他们学会思考、领会契约精神、体验成功的喜悦,进而逐渐了解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endprint

猜你喜欢

踢足球洗衣服最大化
勉县:力求党建“引领力”的最大化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Studying Abroad
刘佳炎:回国创业让人生价值最大化
洗衣服
相约去踢足球
一起踢足球
踢足球
洗衣服
戴夫:我更愿意把公益性做到最大化
我喜欢踢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