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技能大赛的意义看信息类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

2015-02-24

新课程(下) 2015年11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大赛技能

薛 飞

(南京财经学校 信息技术系)

自2007年以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以下简称“技能大赛”)已经走过了8年的发展历程,大赛意义重大而深远。大赛意义被越来越广发的认识,大赛的对职业教育的推动作用越发明显。

一、技能大赛现状

2010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技能大赛是由教育部发起,多个部委联合举办,覆盖地区广、行业全的全国性竞赛。2015年技能大赛共设15个专业大类的98个比赛项目,于6月2日至7月4日在北京、天津等17个赛区举行。参赛选手10943人,指导教师近8000人。500多家企业参与比赛和同期举办的相关活动。

二、技能大赛的意义

1.社会认识的意义

中国自古以来,有“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思想。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体力劳动者以及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技术工匠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较低。加之深入人心的“官本位”思想,人人都是“学而优则仕”的“信徒”,家长希望孩子接受更多学历教育,因而“职教”相对“普教”只能算是“二流”教育。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产业工人需求日益凸显,技能大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大赛的口号是“普教有高考,职教有大赛”。至大赛开办始,由众多国务院部委牵头,覆盖全国很多地区的形势,不断吸引社会的关注,激发社会对技能人才的“追星”,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社会轻视职业教育的观念,推动了职业教育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

2.教学质量的意义

(1)技能大赛完善课程体系

技能大赛由政府组织,社会参与,因此技能大赛与社会结合度较高,能较好地反映社会需求和产业变化。比如近年比赛中增加的“电子商务”“移动互联”“智能家居”“云计算”等等信息项目,都是信息产业应用的前沿领域。职业学校利用参与技能大赛的契机,或被动或主动接触行业,在参赛过程中不断引入新理念、新课程,使课程体系顺应社会的需求。

(2)技能大赛培养师资队伍

技能大赛是一种高难度、高技巧、高强度的竞赛,它对参赛选手的要求较高,且随着大赛经验的积累,深度、广度逐年提高。如果仅凭参赛学生本身的能力,很难适应并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因此,技能大赛更多的是考验指导教师的能力,学生年年不同,但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不断接受新考验,不断积累,不断在专业素养和教学方式方法上提高。此外,部分省市,比如江苏省,在举办省、市竞赛过程中增加“教师组”,师生同场竞技,对专业教师的提高更为直接,部分参赛教师为了提高专业技能,在完成日常教学的同时,不断向行业学习。多年的大赛,为职业教育培养了一支专业技能和教学技能都较为出众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3)技能大赛改进学生评价

我国的职业教育因循苏联的学科体系,同时在改革开放后期经过一段时期的“自由”发展,很长一段时间并未能形成成熟的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教育方法,大多数借鉴普通教育或高等教育的理念,这其中就包括学生的评价方式。学生通常采用专业理论测试学生的学习效果,过度强调理论的学习,偏离职业教育的本质--专业技能打培养,而专业技能主要表现在动手实践方面的情况。技能大赛的出现,促使各个职业学校参照大赛的评分、评价标准,越来越注重对专业技能的考核。

(4)技能大赛改善教学环境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不断关注,行政部门对大赛成绩的认可,职业学校的技能教学环境不断得到改善。同时由于技能大赛有企业参与,竞赛环境更趋近行业实际,在大赛的推动下,各个职业学校不断加大基于大赛条件的实训场所建设。一定意义上促进了职业学校教学环境的改善。

三、技能大赛对高职信息专业教学改革的意义

1.大赛项目对技能教学模式的影响

实践中形成的技能有助于保持知识的活力并不断检验理论,但是个体的差异不可忽视。信息类是行业要求和知识密集度较高的领域,而职业学校学生入学基础较薄弱,学习效果以“马鞍形”的两极分化体现。从信息专业的学生成长为岗位职业人,“理实一体”更能促进学生学习。信息类技能大赛中的竞赛试题通常都是以一个综合型的案例作为试题,以项目作为载体,在做的过程中检验学生掌握的技能。例如大赛中的“企业网组建与应用“项目,该项目内容涵盖两大部分知识,网络系统和网络设备调试,知识面非常广泛,分属传统教学中的两门课程。大赛将原来分科考核的内容融合在一个真实案例中,更贴近实际工作,以此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技能的掌握。

2.大赛项目对技能教学内容的影响

目前各级各类的信息类技能大赛在项目设置上基本体现了信息类核心课程的主要模块,如下表所示。

信息类项目与核心课程对应

信息类技能大赛需要参赛选手具有综合的职业技能素养,以体现大赛的竞技性质(例如:动画片制作项目中,比赛要求参赛者根据成主题进行动画片设计,既要体现竞赛者软件应用的技能水平,还要考验其对动画片制作整个流程的熟悉程度)。从中可以看出,动画设计项目中的内容,完全是针对动漫工作技能而设定的,具有岗位工作的通用性和普遍性。

3.大赛对技能教学方向的影响

信息类技能大赛由于使用的设备型号多、成本高、专业性强,需要企业的支持和深度参与。同时,信息产业随着网络技术和制造工艺的发展而不断进步,信息产业与各行各业的结合越发广泛,衍生出的相关专业技术和要求的技能也越来越多,只有和企业紧密互动,职业学校才会敏锐地了解社会的需求。比如,2011年举办的职业技能大赛中,其中有一项比赛主要是关于“智能家居”主题的内容,然而当时大部分职业学校并未设置专门的相关的专业课程,经过此次技能大赛后,很多学校开始了物联网方面的技术人才培养。

4.技能大赛对学生素养的影响

促进学生团队意识的形成,信息行业中的绝大多数工作都是团队工作。新时代的学生通常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学生自小养成了较强的自我意识,一定程度上不符合行业对员工素养的要求。信息类技能大赛中,很多项目是由两到三人组成的一个团队共同完成,因此通过训练、参赛,学生之间相互不断磨合、讨论、进步,逐渐培养起团队协作意识。

促进主动学习习惯的养成,信息行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在参赛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充实自己会从以往的被动学习状态转向主动学习状态,自己也会慢慢摸索出真正适合自己的一种学习方法,这样可以更好地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此外,大赛还促进学生竞争意识的形成。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由校赛、市赛、省市和全国决赛组成的,学生需要通过层层选拔,这是一个对学生进取心培养的过程。因为在职业技能大赛中的参赛选手往往都深受社会企业的青睐,尤其是获奖学生更受广大企业的欢迎。职业学校也会把那些在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好成绩的优秀学生视为学生标杆,引导并鼓励学生向他们学习,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不断增强自身的就业能力。

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一项制度创新。技能大赛逐渐成为职业技能人才评价与选拔的平台, 在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建设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信息类作为技能大赛中历时最久、发展最快的项目大类,引领了信息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促进了相应课程建设水平的提升。

[1]刘焰.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的影响力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0(03):46-47.

[2]李名梁,李媛媛.我国职业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影响分析[J].职教论坛,2012(24):73-76.

[3]白继永,韩淑萍.瞄准职业技能大赛,促进职业教育发展[J].课程教育研究,2013(20).

[4]孙伶俐,阚文婷,张珊,等.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技能大赛的研究与实践[J].现代商业,2011(11).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大赛技能
插秧大赛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试析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及落实方案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画唇技能轻松
说谎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