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郊铁路乘客接驳换乘特性研究

2015-02-23吴娇蓉姚蔚俊

交通科技 2015年6期
关键词:小汽车换乘金山

吴娇蓉 姚蔚俊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上海 201804)

市郊铁路乘客接驳换乘特性研究

吴娇蓉姚蔚俊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上海201804)

摘要为充分发挥市郊铁路作为连接中心城与卫星城的快速交通纽带作用,以上海市金山支线站点客流接驳调查为数据基础,分析金山铁路接驳方式的构成,并与上海市11号线嘉定地区对比,探究两者差异形成的原因,运用软件分析乘客选择各接驳方式的影响因素,探讨论证了未来定制公交作为市郊铁路接驳方式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给出了完善市郊轨道接驳交通的建议。

关键词市郊铁路换乘方式站点分类相关性分析定制公交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机动化进程的发展,我国主要大城市的结构由单一中心形态逐渐向多中心形态发展,现代大城市与周边城镇的联系愈发紧密,演变出了新的交通需求体系,解决城市中心和郊区之间长距离、大容量的出行需求已迫在眉睫。在这种背景之下,具有快速、大容量、全天候适应的市郊铁路便应运而生[1-2]。

上海金山铁路是铁道部和上海市探索快速城区铁路交通建设、提高城市综合交通能力的重要举措,对加强上海金山区与中心城区之间的交通联系,完善城市轨道交通布局,满足居民出行需求以及城市集约化和一体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笔者在2014年12月1日、8日、15日分别对金山铁路各个站点进行接驳客流的调查,根据调查数据,对上海市金山铁路乘客接驳状况进行研究。

1接驳方式结构现状

经过先后对金山铁路沿线8个站点进行调查及数据处理,得到金山铁路沿线站点接驳方式结构见图1。

图1 金山铁路接驳方式比例

将近1/3的乘客选择了公交作为接驳方式,其次是步行和小汽车,两者比例十分接近(20%);然后是助动力、自行车(11%)和地铁(8%);最后是出租车(7%)和班车(5%)。

对比地铁站点的数据见表1。对于郊区地铁站(嘉定区),它的接驳方式比例与金山铁路站点类似,公交为主辅之以步行小汽车以及非机动车,但是金山铁路站点接驳方式中,小汽车和非机动车的比例更高。

表1上海市部分地区地铁乘客接驳方式比例[3]%

地区步行公交非机动车小汽车出租车嘉定区 15.248.014.014.05.0松江新城 18.339.122.07.29.6金山铁路沿线19.927.911.319.97.5

2地铁与市郊铁路站点接驳差异原因分析

2.1 接驳距离

金山铁路站间距最小为5.5 km,最大为11.3 km,平均为6.5 km。嘉定区内地铁站最小间距为0.9 km,最大为4.9 km,平均间距为2.7 km。站间距的区别必定导致站点的服务范围差别,因此对于2条线路的接驳距离必定会产生不同。接驳距离是乘客选择接驳方式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郊区铁路支线的接驳方式结构必定与郊区地铁有所区别。

2.2 接驳费用

对金山铁路各站点乘客接驳费用进行统计,最小值为2元,最大值为50元。85%的接驳费用为10元,平均接驳费用为6.13元。表2为采用不同接驳方式下的接驳费用的分布。

表2 金山铁路及嘉定地区11号线各接驳方式所产生的费用 元

对比嘉定地区11号线站点的接驳费用,金山铁路的公交接驳平均费用是11号线的2倍,因此,金山铁路公交接驳的价格优势不明显。金山铁路站点小汽车接驳的平均费用是公交的2倍;11号线站点小汽车接驳的平均价格是公交接驳的3倍。这解释了金山铁路对比嘉定区11号线站点的公交接驳比例较低,而小汽车接驳比例较高的原因。

3接驳方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之前的调查数据,运用SAS软件分别从乘客的个人属性和客流的出行特征2个方面,分析各影响因素与乘客接驳方式选择之间的相关性。由于乘客的接驳方式属于有序变量,因此此相关性分析是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 与接驳方式有相关性的影响因素见表3。

表3 相关性检验结果

经检验,在乘客的个人属性中,收入水平、家庭小汽车拥有量、出行目的以及乘车频率与乘客选择的接驳方式相关性在0.05水平有意义,其中收入水平以及家庭拥有小汽车数与接驳方式的相关性最强,在0.01水平有意义。在乘客的出行特征中,接驳距离,接驳费用与接驳方式选择相关性在0.01水平有意义,表明其与接驳方式显著相关。

4接驳方式选择模型参数标定

为了进一步了解上述影响因素是如何影响乘客接驳方式选择的,本次选择MNL模型利用guess软件进行参数标定。表4给出了站点接驳方式选择模型的参数标定结果,从模型变量的参数估计值来看,其中t检验反映的是各参数变量是否影响显著,理论上说,t检验值>1.96(1.64),有95%(90%)的置信度认为相应变量是对选择概率产生显著影响的因素。

模型变量分析。INCOME1对常规公交、步行、非机动车换乘方式而言表现出正向显著,表明年收入低于5万元的换乘乘客选择常规公交和慢行换乘方式的概率高于其他方式,因为随着换乘距离的增加,公交和慢行的边际成本的增加相对较小;Car对私人小汽车换乘方式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表明,拥有小汽车的乘客更倾向于选择私人小汽车换乘;从各种方式的换乘时间来看,均为负值,除地铁换乘时间影响不显著,其他变量均满足t检验。其中,私人小汽车和出租车对换乘时间最为敏感,因为随着换乘时间的增长,换乘成本将显著增加。非机动车和步行对换乘时间的感知系数高于常规公交和轨道交通,因为对于慢行交通方式而言,换乘时间的增长势必会造成过多体力的消耗。

表4 接驳方式选择模型参数估计结果

注:Income1计算时定义为1,<5万元,0,其他;Income2计算时定义为1,5万~10万元,0,其他;Income3计算时定义为1,>10万元,0,其他;car计算时定义为1,是,0,否。

5定制公交接驳适用性探讨

定制公交服务是一种直达、便捷、舒适的高品质公交服务模式,具有“定人、定点、定时、定价、定车”的特点,其服务要素在于运营单位或中介服务机构通过网络、电话、短信、微信,或定点调查收集个人出行需求和联络信息,以确定定制公交服务的乘客单元、线路发车时间、线路走向、车站、换乘枢纽的位置[4-5]。

5.1 定制公交的潜在客流

定制公交的潜在客流应具备以下特点:①出行时间和起讫点相对固定,例如,通勤客流;②出行需求相对集中,能够在相同时间和路线上形成足以支撑定制公交服务的客流规模。

对金山铁路出行客流进行的调查结果见图2,其中以上班、上学为出行目的的这类通勤交通占到了62.54%。这类客流的存在是开行定制公交作为市郊铁路接驳方式的前提。

图2 金山铁路乘客出行目的

5.2 定制公交的竞争优势

在具备市场基础的前提下,能否开通定制公交还应对竞争方式进行分析。定制公交的主要竞争方式是私人小汽车、出租汽车和固定线路的公共汽车服务。前2种交通方式较为灵活, 但作为日常出行而言,出行费用较高。固定线路公共交通服务出行费用较低,对于主要客流走廊覆盖较好,但对于非主要客流走廊,服务往往不到位。

乘客对于当前接驳设施的主观评价中,分别统计了选择公交、小汽车、出租车、助动车、自行车的人对于接驳设施的打分情况(满分为5分),统计结果见图3。

图3 接驳设施主观评价

对选择小汽车及出租车乘客,当前接驳方式的问题是经济性不够,但是接驳的方便及舒适程度很满意。对选择公交及助动车、自行车的乘客,当前接驳方式虽然经济,但是从方便省力,乘坐舒适,行程快速等方面还有待提高。而定制公交对于选择小汽车、出租车接驳的乘客,能够降低他们的接驳费用;对于选择公交、助动车、自行车接驳的乘客,可以提高他们接驳过程的舒适程度,因此定制公交对于这几类乘客都是具有吸引力的。

6结语

(1) 从总体上看,市郊铁路站点与地铁站点相比其步行的接驳方式比例较小,公交、小汽车以及非机动车的接驳方式比例相对较大。

(2) 公交车、私人小汽车以及非机动车是市郊铁路的主要接驳方式。在站点建设时,三者的接驳设施配置不容忽视。虽然目前站点周边停车设置配置良好,但随着私人机动车保有量提高,停车矛盾会日益突出,因此对于站点周边私家车和非机动车的停车设施规划应加以重视。

(3) 公交接驳费用的不同是导致市郊铁路的公交接驳比例高于地铁的原因,合理实施或增加市郊铁路换乘公交的费用补贴是引导市郊铁路乘客使用公交换乘的有效办法。

(4) 收入、出行目的、乘车频率、家庭拥有小汽车情况、接驳时间、接驳费用是影响人们选择接驳方式的重要因素,在站点接驳设施规划及改善中,这些因素是考虑的重中之重。

(5) 对于市郊铁路而言,客流主要为通勤客流,潮汐性大,发展定制公交作为其接驳方式不仅可以应对早晚高峰时段公交服务水平的不足,而且可以提高乘客的接驳品质,吸引乘客放弃私人交通方式转向公共交通接驳。

参考文献

[1]帅斌,张玥,张永超.我国市郊铁路客流特征分析及需求预测[J].铁道工程学报,2014(1):20-24.

[2]朱志国,杨晓.市郊铁路与中心城市的衔接形式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1(10):87-89.

[3]李积娜,张缨,陈小鸿.嘉定区内11号线乘客接驳方式研究[J].都市快轨交通,2014(1):58-62.

[4]Vukan R Vuchic Urban Transit. Operations, planning, and economics[M].New Jersey:John Wiley & Sons,Inc,2005.

[5]CERER A .Public transit planning and operation: Theory, modeling and practice[M]. Massachusetts:Butterworth-Heinemann,2007.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ssengers Using Jinshan Railway

WuJiaorong,YaoWeijun

(School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1804, 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make the suburban railway as a traffic bond between the central city and the satellite city, a surface on the passengers using Jinshan railway has been done an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transfer mode of Jinshan railway is different from the transfer mode of shanghai rail transit in Jiading distric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s to the difference and gives the judgments o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ransfer mode through softwar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bscription bus services, the possibility that the subscription bus services will be a transfer mode is proved. Also th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transfer system for suburban transit are given in the end.

Key words:suburban railway; transfer mode; classification method of station site; correlation analysis; subscription bus services

收稿日期:2015-09-24

DOI 10.3963/j.issn.1671-7570.2015.06.049

猜你喜欢

小汽车换乘金山
小汽车
我的玩具小汽车
拼一拼
天津地铁红旗南路站不同时期换乘客流组织方案研究
抢险当金山
翠挂金山
重庆轨道交通换乘站大客流组织探索
北京地铁最复杂换乘点——军博站启用
211246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myasthenic crisis after thymectomy—a multivariate analysis study
上海轨道交通宜山路站实现三线站内换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