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通创新与生鲜蔬菜价格波动的实证分析

2015-02-15牛俊英

宿州学院学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流通业流通生鲜

牛俊英

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流通创新与生鲜蔬菜价格波动的实证分析

牛俊英

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运用DEA方法计算农产品流通全要素生产率并对其进行分解,使用2001-2012年我国31个省份数据构建面板模型,实证研究农产品流通创新对生鲜蔬菜价格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产品流通体系技术效率能有效缓解生鲜蔬菜价格波动,农产品流通体系技术进步、规模效率与纯技术效率虽然也能缓解生鲜蔬菜价格波动,但均不具有统计显著性。最后,针对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加快农产品生产、流通领域中的技术进步与创新,加快农产品流通体系组织创新, 积极引导批发市场主导、连锁超市主导以外的新型流通模式创新。

流通创新;蔬菜价格;组织创新;技术进步

21世纪以来,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和频繁波动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以生鲜蔬菜价格为例,其波动受到生产成本、供给量、需求量、居民消费水平等多方面影响,另外,生鲜蔬菜的零售价格必然受到从生产到消费流通过程的影响。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逐渐取代计划经济,我国的流通业获得了快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流通业逐步对外开放,超级市场等新型业态和信息技术被大量引入到流通业,组织创新和技术进步大大提升了流通业在缓解生鲜蔬菜价格波动方面的作用,并在国民经济中日益凸显其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产业地位。2008年实施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工程”为流通业组织创新和技术进步提供了条件。流通创新的迅速发展,节约了流通费用,缓解了价格波动,反之,价格波动促使流通各参与主体进一步进行创新。鉴于此,本文将对农产品流通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对生鲜蔬菜价格波动的缓解作用进行实证分析。

1 相关研究

国外学者较早也较深入地研究了农产品流通创新问题。Walke和Grubel发现流通业组织与技术的创新能够对生产性服务业产生积极的外溢效应,并能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资本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1]。Porter运用价值链理论研究发现,流通领域中物流、销售等服务显著影响产品的价值形成和产品的差异化[2]。此后研究进一步表明:组织创新可以降低流通过程中的固定成本[3],提高制造业竞争力[4],但是规模和技术能力的提高也容易造成流通业市场垄断,这时就需要政府对垄断力量进行规制[3-6]。流通创新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也是国外学术界研究的重点。流通等服务性行业在追求盈利的同时也在追求消费者的满意度,为此,McNair提出“零售轮”理论[7],连锁店、超市等经营业态凭借“低成本、低价格”等特点来吸引消费者。Izraeli认为,流通组织“高服务、高价格”的品牌战略组合也能赢得高收入消费者的偏好[8]。此外,流通主体还可以通过对技术与支付工具的创新来增加消费者购物的便利性,提升顾客的满意度[9-11],研究表明,有序竞争会刺激流通商引入新服务、新品牌,从而降低消费者的费用。沃尔玛等大型零售商由于能对消费者的需求作出快速回应,提供较低的商品价格[12],同时为当地就业创造机会[13],深受消费者欢迎。近年来,国内学者开始关注流通创新[14-15],随着研究的深入,实证研究流通创新的文章也日趋丰富,多数研究侧重于流通创新对制造业的影响[16-19],也有侧重于流通创新提升居民消费能力的研究[20-22],但是,流通创新与生鲜蔬菜价格波动之关系研究较少。

2 流通创新与生鲜蔬菜价格波动实证分析

2.1 模型设定

近年来,国内开始关注生鲜蔬菜价格波动,大多数研究内生因素对生鲜蔬菜价格的影响。传统经济理论认为,影响生鲜蔬菜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有蔬菜生产成本、蔬菜供给量、蔬菜需求量、居民购买能力等,本文在传统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引入农产品流通创新相关变量。由于统计年鉴口径改变,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中2013年产出指标、2013年投入指标中资本存量难以获得,因此,本文运用2001-2012年全国31个省份数据研究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对生鲜蔬菜价格的影响,模型设定为:

POVit=αi+β1ltit+β2kzit+λt+εit

(1)

其中POVit反映生鲜蔬菜价格变动幅度,i为省份变量,t为时间变量;lt表示农产品流通体系中效率和创新指标的集合,依次为农产品流通体系效率指标(lttfp)、农产品流通体系技术进步指数(ltte)、农产品流通体系技术效率指数(effch)、农产品流通体系纯技术效率指数(pech)、农产品流通体系规模效率指数(ltme);kz为各控制变量的集合,表示农产品流通体系中效率和创新指标以外影响生鲜蔬菜价格变动的因素。以传统经济理论为基础,并参照罗超平等[23]相关研究,将蔬菜生产成本(CoV)、蔬菜供给量(SoV)、蔬菜需求量(QoV)、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确定为控制变量。αi为省份截距项,λt为年份截距项,εit表示宏观经济环境对生鲜蔬菜价格变动的影响,为随机扰动项。

2.2 变量说明

被解释变量理想情况下应为各省份2001-2012年的生鲜蔬菜零售价格,考虑数据的可得性,本文使用以2000年为基期的鲜菜消费价格指数代替。控制变量选取蔬菜生产成本(CoV)、蔬菜供给量(SoV)、蔬菜需求量(QoV)、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4个变量。在农产品流通体系效率的测算上,鉴于体系的复杂性以及权重设定的主观性,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选取农村农产品流通总量作为产出指标,农产品流通相关资本存量、农产品流通从业人员作为投入指标,计算农产品流通体系效率指标。所用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以及《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等。目前,学术界对于流通创新指标的认识并没有统一,因此,其指标选取存在一定困难。考虑到流通创新能显著促进农产品流通体系效率提升,本文参考丁宁所用实证指标,采用DEA方法中全要素生产率的分解指标作为创新指标:用规模效率(ltme)衡量农产品流通体系组织创新,用技术进步(ltte)衡量农产品流通体系技术创新。为进一步研究生鲜蔬菜价格波动受农产品流通体系技术创新的影响,在模型的解释变量中加入农产品流通体系技术效率(effch)以及农产品流通体系纯技术效率(pech)。

2.3 实证结果分析

在关于固定效应、随机效应、混合回归等模型的选择上,主要看豪斯曼检验以及LM检验的相伴概率,通过观察两者的值,可以看出除了模型I使用混合回归以外,模型Ⅱ到模型Ⅵ的 Hausman(p)值均能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原假设“H0:ui与xitzi”不相关,故固定效应模型较为有效。

如表1所示,模型Ⅰ以农产品流通体系效率指标(lttfp)作为解释变量,与生鲜蔬菜价格进行回归,未加入控制变量时,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流通效率提升能缓解生鲜蔬菜价格波动现象,但是回归平方仅为0.026,难以令人信服,因此模型Ⅱ中加入蔬菜生产成本(CoV)、蔬菜供给量(SoV)、蔬菜需求量(QoV)、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4个控制变量,回归系数仍为负值且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拟合平方值显著提升到0.909,说明农产品流通体系效率提升对生鲜蔬菜价格波动起到缓解作用。模型Ⅲ考察农产品流通体系技术进步指数(ltte)对缓解生鲜蔬菜价格波动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农产品流通业技术进步对生鲜蔬菜价格波动具有缓解作用,但是缓解作用并不明显(没有通过10%的显著检验),原因在于我国小规模流通企业仍然占据绝大多数,大部分流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以及管理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因此,技术进步水平并不明显。模型Ⅳ考察农产品流通体系组织创新(ltme)对缓解生鲜蔬菜价格波动的影响,回归系数符号为负,但没有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主要原因是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组织创新不足,具体表现为2001-2012年,我国农产品流通业规模效率年均增长率较低,2003年、2005年和2007年大部分省份规模效率指数小于1,同时,我国产销联动的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仍然很少,更缺乏基于供应链流程再造的组织创新。模型Ⅴ和模型Ⅵ分别考察农产品流通体系技术效率指数(effch)、农产品流通体系纯技术效率指数(pech)对缓解生鲜蔬菜价格波动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effch的回归系数符号为负且通过10%显著性水平检验,表明农产品流通业技术效率对生鲜蔬菜价格波动具有缓解作用;pech的回归系数符号为负,但没有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说明农产品流通体系中纯技术效率方面存在较大不足。

表1 流通创新对生鲜蔬菜价格波动影响的实证结果

3 结论与建议

由以上分析可知,农产品流通体系效率(lttfp)和农产品流通体系技术效率(effch)能明显缓解生鲜蔬菜价格波动,农产品流通体系技术进步(ltte)与组织创新(ltme)、纯技术效率(pech)虽也能缓解生鲜蔬菜价格波动,但均不具有统计显著性,说明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不足。原因在于:现有农产品流通体系中中小规模流通企业仍然占据大多数,易受资金瓶颈的限制,且城乡二元流通体系差距较大,阻碍了技术创新能力、管理创新能力等空间扩散,进而导致农产品流通技术创新缓慢,弱化了流通创新在缓解价格波动方面的作用。因此,现有农产品流通体系必须进行自主创新,提高流通领域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一是要加快农产品生产、流通领域中的技术进步与创新。首先,应加强蔬菜生产技术的创新,尤其重视生产技术在中小规模蔬菜种植者中的应用。其次,中小规模流通企业应积极推广应用B2B、B2C等电子商务平台,政府还应该多渠道、多途径发布农产品流通领域信息、最新技术应用信息等,同时应加快技术应用的推广,为中小规模流通企业技术效率和技术创新提供条件。最后,提高蔬菜流通管理技术,在蔬菜集散中心统筹安排蔬菜流通方向、流通时间、流通路径。提高蔬菜加工、包装技术,建立质量可追溯体系。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完善蔬菜交易信息平台,为各参与主体提供价格信息和市场行情。

二是要加快农产品流通体系组织创新。首先,“农户+基地”“农户+市场”“农户+公司”等购买者驱动型的蔬菜流通模式均提高了农户的市场组织化程度,但农户仍属于从属地位,并没有真正成为市场的竞争主体,因此,应加大对合作经济组织、专业技术协会等社会力量的扶持。其次,国家应重视蔬菜生产合作社的发展,引导流通企业前向与批发市场、蔬菜生产合作社等对接,后向与超市、学校、酒店等消费终端对接,构建稳定的产销关系。最后,流通组织创新中可尝试改变传统农超对接物流模式,实力强大的超市实行纵向一体化介入蔬菜流通,实力一般的超市通过专业合作联社统一配送。此外,还要积极引导批发市场主导、连锁超市主导以外的新型流通模式创新,如“农餐”对接、“农校”对接、周末“车载市场”等。通过缩短流通环节、减少蔬菜损耗率、降低流通成本,进而减少生鲜蔬菜价格大幅度波动。

[1]Grubel H G,Walke M A.Service industry growth:Cause and Effects[M].Vancouver: Fraser institute,1989:4-6

[2]波特.竞争优势[M].陈小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9-12

[3]Hark P S.Intersector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Manufacturing and Sevices:New Evidences from Selected Pacific Basin Countries[J].Asian Economic Bullentin,1999,10(3):245-263

[4]Corsten D,Kumar N.Do Suppliers Benefit from Collaborative Relationships with Large Retailers[J].Journal of Marketing,2005,69(3):80-94

[5]Indersta R,Weyb C.Buyer Power and Supplier Incentives[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2007,51(3):647-667

[6]Ellison S F,Snyder C M.Countervaling Power in Wholesale Pharmaceuticals Super[J].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2010,58(1):32-53

[7]McNair M P.Significant trends and developments in the postwar period[M].Pittsburgh: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1958:1-25

[8]Izraeli D.The three wheels of retailing:a theoretical note[J].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1993,7(1):70-74

[9]Theodoridis P K,Chatzipanagiotou K C.Store image attributes and customer satisfaction across different customer profiles within the supermarket sector in Greece[J].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2009,43(5):708-734

[10]Matsa D A.Competition and product quality in thesupermarket industry[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11,126(3):1539-1591

[11]Hausman J E.Consumer benefits from increasedcompetition in shopping outlets: measuring the effect of Wal-Mart[J].Journal of Applied Econometrics,2007,22(7):1157-1177

[12]Basker E,Noel M.The evolving food chain: competitive effects of Wal-Mart's entry into the supermarket industry[J].Journa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Strategy,2009,18(4):977-1009

[13]Basker E.The Causes and Congsequences of Wal-Mart's Growth[J].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2007,21(3):177-198

[14]宋则,荆林波.加快流通创新 促进流通现代化[J].财贸经济,2004(4):58-64

[15]徐从才,原小能.流通组织创新与现代生产者服务业发展[J]. 财贸经济,2008(1):101-106

[16]丁宁.零售商对制造商行使纵向约束的绩效:基于生产者服务视角的区域与行业的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2010(2):104-109

[17]王俊.流通业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经济学家,2011(1):70-77

[18]赵霞,徐永锋.流通服务业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路径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2(2):123-129

[19]丁宁,周经,丁华.流通创新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J].经济问题探索,2013(7):61-66

[20]文启湘,梁爽.基于DEA模型的流通业与消费增长协调发展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10):5-11

[22]丁宁.流通创新与中国居民消费率提升[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8(3):57-13

[23]罗超平,王钊,翟琼.蔬菜价格波动及其内生因素:基于P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3(2):22-30

(责任编辑:周博)

2015-08-12

安徽财经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农产品价格波动与流通关联性实证研究”(CXJJ2014021)。

牛俊英(1989-),女,山东菏泽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流通经济理论与政策。

F307.1

:A

:1673-2006(2015)12-0040-04

10.3969/j.issn.1673-2006.2015.12.011

猜你喜欢

流通业流通生鲜
富“鳜”逼人!标鳜最高38元/斤,订单去到39元/斤,流通商疯狂抢订!这条鱼成“抢手货”
“互联网+”背景下肇庆市商贸流通业创新发展路径
现代流通业水平的评价维度及三大经济区发展比较
我国流通业增长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
物流技术革新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
亚洲生鲜配送展
亚洲生鲜荟
超市生鲜里的这些秘密你一定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