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校园网简化管理方案的探讨

2015-02-13周晓华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接入网校园网信息化

周晓华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天津300350

信息文献探析

高校校园网简化管理方案的探讨

周晓华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天津300350

高校校园网20多年间经历了由简至繁的发展历程。“繁”曾经是高校校园网从管理向运营演进的必然趋势,但现阶段 “繁”已经成为信息化发展的拦路石。通过简化校园网的管理结构,可降低校园网服务支撑所需的资源投入,通过简化校园网的运维工作,可提升信息服务的时效性,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效果,通过简化校园网的资源整合工作,可让有特色的信息服务快速、高效、优质的服务于校园网用户。因此,化繁为简是助力高校校园网从运营向服务转型的首要目标。

校园网;发展回顾;现状;网络简化;管理方案

一、高校校园网发展历程回顾

高校校园网一直是国内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领头羊。1994年7月,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示范工程启动。也就是同一年,清华北大等顶尖大学建成了自己的校园网,事实上这些网络也是中国教育信息化的开端。高校校园网从1994年的启动建立到现在的20多年间,无论是网络规模、用户规模、管理策略、服务内容、技术应用都经历了一个由简至繁的发展历程。

1.管理型网络

第一阶段的校园网属于管理型网络,时间大约从1994年到2000年。这期间校园网主要服务于高校的教学管理和办公自动化,校园网的网络规模仅限办公室和多媒体机房,用户群体主要是学校领导和教职工,业务单一且对故障的容忍性较高。由于将很多原本手工操作的管理工作迁移到了信息化系统上去做,解决了信息化管理的有无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消除了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而且不存在运营收费和大规模投入,因此本阶段的校园网用户评价较好。

2.运营型网络

第二阶段的校园网属于运营型网络,时间大约从2001年到2010年,由于在第一阶段校园网获得了较好的用户评价,这推动了高校校园网的规模性、持续性投入。这期间校园网的信息服务开始涉及到高校各个层面的业务,网络规模在原有基础上扩展到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宿舍、家属公寓等区域,用户群体扩展到全校师生甚至是三产企业,业务应用变得越来越关键、越来越复杂,用户对故障的容忍性也变得越来越低。同时为了展现校园网的业务绩效,也为了让校园网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校园网针对学生群体开始收费运营,精细化的认证、计费策略在校园内开始大规模部署。本阶段的校园网一方面用户评价开始降低、一方面又开始收费,而这两者之间的反向影响导致运营阶段的校园网挑战重重。

3.服务型网络

第三阶段的校园网属于服务型网络,时间从2011年至今,随着第二阶段运营型校园网对高校信息部门带来的挑战越来越大,从运营型网络到服务型网络的转型变得越来越重要。一方面高校希望通过提升服务满意度来提升用户评价,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来拉动运营收益,从而全面提升校园网信息服务的整体价值,因此无线校园网成为了本阶段高校校园网建设的热点和浪潮。但是在无线校园网的建设推动下,校园网的网络规模、用户规模、业务复杂度、技术应用的复杂度都在极速扩大,依靠高校信息部门当前现有的资金、人力、技术储备很难实现预期的服务目标。

综上所述,“繁”曾经是高校校园网从管理向运营演进的一种必然趋势,是校园网运营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是对于现阶段的高校校园网来说,“繁”已经成为信息化发展的拦路石,化繁为简是助力高校校园网从运营向服务转型的首要目标。

二、高校校园网现状

1.校园网络硬件维护复杂

对于高校信息部门负责日常运维的老师来说网络规模复杂带来的烦恼主要集中在接入网设备上(例如接入交换机、汇聚交换机等),高校的规模往往要几千台这样的交换机,特别是各项运营及管理功能策略都部署在接入设备上时,这种维护“烦”更加显著。例如:校园网新业务的部署(例如:IPv6专网、一卡通专网等)需要端到端的配置,这种庞大的接入网给维护给老师带来巨大的工作量,不但耗费极大的时间、精力,还会造成业务上线慢,用户评价降低的影响。又如:将功能、策略部署在接入网设备上,对接入网网管的技术要求就会相对较高,因此一旦当接入网故障或安全事件频发时,信息部门的技术骨干和维护老师没有足够的人力来承担,不但会造成处理不及时,也会降低用户体验度,导致服务质量和服务响应受到影响。

2.校园信息化服务质量难以保障

当前高校校园网由于网络规模、用户规模、管理及运营策略越来越繁,导致了支撑校园网服务的资源投入变得越来越复杂,这又使得高校信息部门受限于现有的资源很难提供更加丰富的服务内容、保障更加稳定的服务质量。如何在少量的资金投入下,通过现有的人员和技术储备快速地支撑起当前的校园网信息服务,特别是当无线校园网建设纳入到工作计划后,如何找到合理的资金投入和良好的网络用户体验度之间的平衡,成为不少高校信息化部门需要解决的难题。

为了在少投入的情况下,丰富信息化服务内容,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引入运营商和企业参与到校园信息化的服务中来,通常的方式都是高校对运营商或企业进行准入审核,审核通过后运营商或企业直接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这种方式有利于外部服务的快速引入,但是一旦当运营商或企业因为自身或竞争无法获得预期的商业收益,后续这些服务的质量就会无法保障,校园网未来的升级、扩展以及业务发展都会受到影响,特别是多家企业之间如果出现恶性竞争的情况,还会极大地损害用户的直接利益,而这些现象造成的负面影响将由信息部门乃至学校单方面承担。高校信息部门在这种情况下,常常面临不知如何选择的局面。

3.校园信息化应用水平提升困难

经过长时期不间断的建设,现在高校校园网内的业务应用已经非常丰富了,很多应用是非常贴合师生日常的工作、学习和成长的,也是每个高校最具有特色和个性的应用,例如:选课系统、教务管理、在线教学、各类信息查询等等。而随着无线校园网的建设完成,如何将这些服务迁移到智能终端上使用成为一个不小的挑战。如果按照传统的方式,需要对每个应用系统进行单独的改造,改造成不同版本的APP以便不同的智能终端能够使用。而这不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还会需要非常长的一个开发周期,最头疼的是这些改造、对接、开发,需要多家开发商进行频繁的沟通、交流,更无奈的是如果有些应用系统的开发商已经不存在了,那么对接和改造根本就无从谈起。高校信息部门在这种情况下,常常做出的抉择是忍痛割爱,延缓甚至取消这种应用迁移的工作。

三、校园网络简化管理方案

通过简化校园网的管理结构,降低校园网服务支撑所需的资源投入,通过少量的资金、现有的人员配备和技术储备满足当前乃至未来校园网信息服务的需要。通过简化校园网的运维工作,降低校园网日常维护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提升信息服务的业务部署、服务响应以及故障处理的时效性。通过简化校园网的资源整合工作,提升信息部门整合供应商优质产品的能力,降低校外运营商、校内应用服务的整合难度,缓解沟通、协调的障碍,让有特色的信息服务快速、高效、优质的服务于校园网用户。

1.集中管理,将功能和策略上收,简化接入网

传统的校园网中,用户接入控制、安全防护、运营及服务管理的各种功能、策略一般都部署在校园网的接入、汇聚交换机上。这种部署方式导致整个接入网的整体拥有成本非常高,而未来一旦因为设备老旧、功能升级等原因,这张接入网还会继续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而随着无线校园网的建设,这笔资金的数额更加巨大。“极简网络”解决方案采用集中管理,简化接入网的架构,首先实现的是将原来分布在接入网的各项功能和策略上收至核心交换机,上收之后各项功能、策略的执行点全部在核心交换机上,接入网的接入、汇聚交换机只负责进行各种数据的转发。通过这种方式极大地增强了校园网核心交换机的资源利用率,弱化了整个网络服务对接入、汇聚设备的依赖。从而实现了节省资金、节省人力、降低技术门槛、降低新业务部署难度的目标。

笔者所在的高校在近期的网络改造中使用了“极简网络”的架构,通过近一年的尝试,已明显感受到网络管理和服务的高效、便捷。校园网核心交换机能够承载更多的终端用户,不但满足现在校园网近万人的用户规模,更能应对无线校园网建设完成后所带来的一用户N终端的局面,让更多的终端能够更加灵活、安全、便捷的接入网络。在可靠性方面,作为校园网的核心骨干,核心设备需要向校园网用户源源不断提供安全的信息血液,保证整个教育网信息系统的可靠运行。为此,学校核心设备采用虚拟化技术支持冗余方案,将两台设备组合成单一的虚拟设备,当网络出现问题时,可毫秒级切换,不影响业务。

通过“极简网络”将校园网的接入功能、策略上收至核心交换机之后,极大缓解了我校信息部门为了支撑服务而做出的资源投入,特别是在面对无线校园网建设完成后,信息部门依托现有资源完全可以支撑起新业务的拓展和应用,从而以较少的投入获得了较高的服务回报。

2.建设信息运维管理平台,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效果

当前校园内的信息化已经从基础网络、应用系统建设,逐步进入了一个网络和应用系统复杂度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的时期,IP技术也逐步成为关联和承载各种数据、工作流、应用交互、多媒体信息等业务的关键基础架构。一方面,所有的服务与核心业务的信息系统,都需要基于IP技术来实现互联互通,另一方面,IP技术也为对复杂信息系统进行访问和管理提供了一个一致性好,覆盖面广,实时性好的管理通道,让基于IP基础网络,实现各种网络、计算、存储和应用的综合IT业务管理平台成为可能。

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为了让凝聚了巨大人力、物力投入的信息基础设施发挥出其效益,保障整个信息系统从组织内部各个层面都能够平稳可靠运行,需要有一个可从整体上对包括IP网络、服务器、存储、安全设备、中间件、数据库甚至机房设施等组件在内的IT基础设施环境进行综合管理的平台,该平台除有上述管理功能外,还要能够提供业务系统运行异常的实时告警和进行图形化问题定位,性能趋势分析和预警,能够基于关键教学业务系统的角度,以教学业务重要性为导向进行事件处理和通知。

由于高校信息系统建设一般都包括了众多软件、硬件技术,涉及多厂家产品,从网络、安全、存储、计算到中间件和应用的复杂异构环境,并且随着学校信息建设的深入和持续优化与发展,这个复杂庞大的基础设施,还会不断进行演进,在产品、技术、网络结构和业务关系上不断发生变化,因此,要求针对以上环境进行监控管理的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能够将下层网络的复杂度有效地通过抽象屏蔽起来,向上层应用和运维流程开放稳定的接口。

笔者所在的院校,在尝试使用“极简网络”的网络架构的同时,在运维管理平台建设方面也进行了摸索。在建设中,主要综合分析了现有的应用及业务环境,以现有业务模块为核心部分,对学校信息系统的所有资源进行统一的监控和管理。同时也为信息维护人员提供方便实用的故障报警、诊断和处理的统一平台,从而大大提高了信息维护人员的管理范围、管理效率和管理效果。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及解决我校信息系统的潜在故障,并且能够快速解决,充分保障了我校信息系统的持续应用,尽最大可能降低因信息系统故障引起的教学、办公中断。

通过实现信息系统、业务过程和关键业务指标的监控,及时发现业务异常和问题,改变传统被动的故障处理方式,最终实现主动的信息运维服务;从业务角度梳理定义各项信息服务,制定信息服务目录及服务质量标准,并且拟逐步引入并支持信息服务的级别管理,实现对学校信息服务质量的持续提升。

通过运维管理系统,实现对校园网内多个厂家、品牌的网络设备、服务器、中间件、数据库、存储设备的统一管理。通过建设全面的监控管理平台,将目前各个业务系统中的各种硬件、软件、业务应用纳入到监控平台中来。消除管理对象之间的差别,消除数据采集手段的差别,消除管理软件的差别,对各种不同数据来源数据统一处理、统一展现、统一用户登录、统一权限控制。

将现有业务系统进行统一管理监控,管理体系将配合应用推广和未来的教育应用更新,同时对可靠性管理和安全性管理的工作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也为制订管理计划、调整管理策略提供依据,以便更好地调整校园信息系统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重点。实现校园信息服务成本可计量、业务效益可衡量,合理引导业务需求,减少无效业务需求数量,在提升关键需求支撑水平的同时降低无效信息化投资;稳定系统版本,持续提升我校信息系统能力,降低建设及维护成本,提高我校总体信息化投资效率。

[1]李世朋.新一代校园网架构:集中化智能 简单化边缘[J].中国教育网络,2015,(1).

[2]韩晓雨,韩东.高校网络管理浅谈[J].科技信息,2011,(3).

[3]肖媛娥,陈文芳.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网络管理[J].大家,2011,(11).

[4]张玲新.加强高校网络管理工作措施探讨[J].软件导刊,2012,(11).

责任编辑:陈卓王远

On the Simplify Management for Campus Network at College

ZHOU Xiao-hua
(Tianjin College of Commerce,Tianjin 300350)

Campus network has developed for 20 years,experiencing the process from simple to complex.Although complex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for campus network from management to operation, at present complex has become an obstacle to informatization.Simplifing the management structure could lower the resource investment for network service support on campus.Simplifing the operation maintenance could enhance effectiveness for information service,management and effect.Simplifing the resource integration of campus network could make distinctive,speedy,effective,good-qualified information serve campus network user.Therefore,making complex simple is the first goal to push campus network from operation type to service type.

campus net work;review;status quo;network simplifing management plan

TP393.03,TP393.18

A

2095-5537(2015)06-00083-03

2015-10-02

周晓华(1974—),女,汉族,天津市人,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图文信息中心,副教授。研究方向:信息化管理。

猜你喜欢

接入网校园网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数字化校园网建设及运行的几点思考
试论最大匹配算法在校园网信息提取中的应用
基于VRRP和MSTP协议实现校园网高可靠性
有线接入网技术在铁路通信工程中的应用
NAT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
电子信息接入网技术在网络电视中的应用之我见
光接入网虚拟实验平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