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党校系统政风行风建设

2015-02-13卢朝阳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10期
关键词:职称评定政风行风

卢朝阳

(中共蒙城县委党校,安徽 亳州 233500)

政风行风是指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来自社会各界的群众代表,对与人民群众生活关系密切的行政执法、经济管理和公共服务等部门和行业风气,在全面深入的调查、分析、归纳的基础上,进行公开评议、作出评价,其根本目的是促进被评议部门把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工作纳入部门和行业管理,推动行业作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党校系统的政风特指行政、教辅及其工作人员在服务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整体精神风貌,行风是党校这一部门形成的一种较普遍的做法和倾向,其实,党校的政风行风建设与其他行业的政风行风建设并没有根本性的不同,只不过党校承担了更多的培训干部的责任,也承担了更多人们的期待和理想。

一、党校政风行风建设现状

为了了解党校系统政风行风的现状,我们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党校的不正之风突出表现有以下几点:

1.学术不正之风。目前不仅高校存在学术上的不正之风,党校系统学术上也存在不正之风。随着商品经济的深入发展,交换渗透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利益的诱惑下,浮躁心理滋生蔓延,学术领域的道德缺失,学术论文粗制滥造,抄袭剽窃成风,许多学术论文没有任何学术性和现实性价值。个别人或为了贪图安逸或因水平有限,雇佣枪手为自己捉刀。此外,还存在一些党校部门领导不动手参与论文撰写、不动腿参与论文调研,利用职权在研究成果中挂名的现象。

2.官僚主义作风。作为中央反“四风”之一的官僚主义作风在各个领域都普遍存在,党校系统也不例外,由于受官本位和封建衙门作风影响,党校系统一些领导对党和国家、人民的利益不负责任,只对自己、亲属或小团体负责,端官架、打官腔、踱官步,听不得下级半句不同意见,对下属呼来喝去、颐指气使、高高在上,不愿深入教职工中“接地气”。党校系统官僚主义的另一个表现是制度的官僚主义作风,一些领导制定制度本身不是为了更有利于开展工作,而是通过制度让下属变得更加听话,在制度中随意添加自己不切实际的意志,强迫教职工必须遵守,把组织部门对一定级别的领导干部的纪律约束变为对全体教职员工的纪律。官僚主义作风在一些党校内部一度隐秘化甚至正当化,固化了不正之风。

3.培训上的形式主义作风。部分领导干部对党校的培训认识不足,对参加党校培训的目的不明确,培训效果不明显。有的党员干部认为参加党校培训是每年必须的例行公事,对培训内容、形式不感兴趣。甚至有的学员认为参加党校培训是“认认人、养养神、串串门”绝好机会,把精力放在交际上,沉湎于觥筹交错,对于学习只是麻木应付。还有一些干部认为参不参加党校培训无关紧要,自己的工作最要紧,所以经常出现找人替代自己参加培训的现象。

二、党校政风行风现状原因分析

1.不科学的考核、职称评定制度。一些党校管理人员不顾本校实际,在制定制度时县级党校参照市级党校,市级党校参照省级党校,落后地区的党校参照经济发达地区的党校。许多基层党校的教职工由于自身能力、调研经费不足无法完成科研任务,只能通过抄袭剽窃、雇佣枪手写论文以免受到处罚。加之在学术刊物发表文章多是人情文章,许多质量不错的文章乏于人脉而难以发表。还有一些刊物为了增加收入以“版面费”名义收取费用。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党校系统内部组织人事部门制定职称评审条件的高校化,有些对县级党校的条件甚至比一些高校还要苛刻:评定职称需要在自己内部认定的A类或者B类刊物发表论文数篇。许多党校教师为了职称评定被迫接受学术上的潜规则。

2.党校行政化的影响。党校一直扮演着“亦官亦学”的角色,在级别上比照行政机关,找不准自己的定位,内部实行双轨制。人员比例是从事行政事务的多,从事教学业务的少,长期以来党校的管理实行常务副校长具体负责制,党校的常务副校长是由组织部门任命。常务副校长一般都具有行政管理经验,并不具备教育、教学管理经验,所以在管理操作上实行科层制:常务副校长、副校长、科室主任等职位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形式及管理方式,因此,在制定教学、科研、培训制度时往往具有行政化,难以探索党校的办学规律,形成了以个人意志左右着党校未来的发展的现状。

3.政府的思想认识不到位。一是对党校工作重视不够。各级党委政府由于受制于经济发展的压力,轻视了对党校“一个熔炉”、“三个阵地”的地位、作用的认识,将党校简单等同于一般干部培训基地,边缘化了党校的地位,随之而来的是教学设施落后、经费投入不足、培训工作情绪化等一系列问题。二是对干部培训的重视不够。当前领导干部参加培训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在线学习、同级部门培训、上级部门培训等,所以,党校只是作为干部培训的一种无足轻重选择的形式。加之,党校没有调干培训权,实际上已经沦落为组织部门的一个科室,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完全由组织部门决定,专一研究培训规律的机构的党校变为听从客人点菜的饭店,客人吃什么饭菜、选择什么样的就餐环境完全由客人自主决定。

三、优化党校政风行风建设的途径

1.制定科学合理的党校职称评定制度。首先在职称指数上,取消不合理职称指数限制,制定但凡符合职称评审条件教师一律可以参加评审的制度。党校教师的职称评定受教育部门制定的职称评定办法的影响,在职称评定上存在指数限制,够评审条件的教师由于受到这个限制,终其一生只能老死在一个职称位置上。职称制度的指数限制成了制约教师教学、科研的积极性的严重障碍。其次,在职称评审条件上,取消不顾基层党校教师实际的苛刻的职称评审条件,让高学历人才十几年寒窗的付出得到应有的回报,制定科学合理、符合不同层级的党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第三,取消评聘分开制度。在没有职称指数限制前提下,规定但凡评上职称的教师一律无条件聘用。

2.完善学术管理体制。当前我国学术管理混乱,一些学术刊物受利益驱动和教育科研类单位在职称评定上对发表论文数量、刊物类别的要求,设立金钱门槛,不讲学术价值,不同类别的刊物版面费差距极大,这种守株待兔似的对金钱的索要与趁火打劫无异。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不唯学术权威、权力大小只重视论文质量的学术管理制度十分必要。

3.提高教师及管理人员素质。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党校现有师资力量的培养,比如鼓励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学历教育、在职进修、挂职锻炼、短期培训、参观考察等。对于参加继续教育、在职进修、学历教育的教师,不仅要使其享受正常上班待遇,还要千方百计地想办法报销其往返路费、学杂费、住宿费等,让外出学习的教师安心学习,无后顾之忧。除了要提高教师的素质外,还应该提高党校管理人员的素质。美国著名管理大师迈克尔·波特曾说:“一个管理者的能力表现并不在于指挥别人,而是在指挥自己跳出最美的舞蹈。”意思是管理者除了指挥他人为单位缔造业绩,以及充实自身的专业技能外,还必须提高自己的素质。一个优秀的管理者要有睿智、包容心、亲和力,要善于用人。苏轼曾说:“士有一言中于道,不远千里而求之。”优秀的管理者应有求才若渴、爱才如命的精神和气概,而不是在单位拉帮结派,提拔使用奴才,利用小人监督教职员工。

4.完善监督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党校应该成为不正之风的净化器。如果党校校风、政风、党风、学风不正,影响的不仅仅是党校自身,而且会波及整个党员队伍和全社会。党校要完善对内部的重大决策事项、物资采购、干部的任免、每月收支情况的监督制度建设,只有广大教职工充分参与制定、完善、执行监督制度,才是推进党校政风行风建设的根本动力,只有在广泛有效的监督之下,党校行政管理部门才不会懈怠,才能有效遏制滥用权力和以权谋私。

猜你喜欢

职称评定政风行风
苍溪县:解民困办实事 加大社保行风建设力度
修身守正 立心铸魂
事业单位职称的评定问题初探
廉政文化涵养廉洁政风
职称评定应革除“三唯”之弊
村医职称评定需有据可依
老百姓心中有杆秤
——全省政风行风群众满意度测评调查侧记
乘长风兮破万里浪
富锦市公安局开展“树行风大走访”活动
职称评定应正规化、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