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工艺教育形式的新途径——以高校进驻大理新华村为例

2015-02-13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10期
关键词:手艺人手工艺手艺

杨 洋

(大理大学民族文化研究院,云南 大理 67100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传承是近年来国家关心的重点和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在经济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变得非常艰巨。大理鹤庆新华村的手工技艺经过祖祖辈辈的努力传承至今,不断地融合各民族的文化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手工技艺。随着时代的变迁,该村落的手工艺不仅没有没落、消失,还被传播得很广。近年来,多所高校在此建立了实习基地。本文从民族教育的视角研究新华村手工艺新的教育形式问题,阐释新华村的高校教育形式及其影响。

一、新华村手工艺的发展状况

新华村位于云南省大理鹤庆县西部,是大理、丽江、香格里拉黄金旅游线上的重要一站。新华村包括南翼村、北翼村、纲常河村三个自然村落,现有农户1200户,人口5701人,主体民族为白族,是一个典型的白族村落。主要经济来源为手工艺,以种植业、畜牧业等第一产业为辅助经济来源。

近年来新华村以旅游产品出名,来往游客常为此地的银饰赞不绝口。早在20世纪80年代,新华村的手艺人就为了解决温饱外出做手艺。他们有的向北去了西藏、四川等地,其产品深受藏民喜爱;有的向南走遍云南,手艺得到了各民族的认可。自改革开放以来,新华村发展迅速,2000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民俗文化村”,更有诸多“民间工艺大师”出于此地。依山傍水的自然环境和独具特色的手工艺村落,使得新华村在2010年成为了国家级4A级景区。此后,新华村外出的手艺人很多回到了村里发展,使新华村的手工艺发展到了鼎盛的时期。

二、高校实习基地进驻新华村

(一)高校实习基地

新华村的名气不仅吸引来了大批的游客,这些年来还吸引来了许多学者前来参观、调查。笔者于2015年6月在新华村调查发现,现在新华村已有5户手工艺人家被挂牌设立为高校的实习基地。

寸发标大师是新华村名扬四海的白族民间高级美术师,他不仅在云南民族大学、云南艺术学院和大理大学当客座教授,而且其家中现在也是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首饰设计专业和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民族工艺学院的教学实训基地。

洪卫师傅家擅长的是铜器,他继承了父亲的手艺且技艺娴熟。现在北京工业大学的精工专业在洪卫师傅家设立了是实习基地,学生们在此能够学习到精湛的铜器手工技艺。

段六一(南翼村)师傅性格内敛,但是手工艺是全村公认最好的,他的儿子在他的影响下对手工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现在已经能够独立带徒,其手艺在同辈年轻人中也是佼佼者。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在段六一师傅家建立了教学实训基地,他已经带出了三批学生,有的已经在宝山学院当教师。

寸光伟师傅精通藏族酥油灯等器皿制作,家中是湖北美术学院壁画、版画、漆艺、金属工艺专业的教学实践基地及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民族工艺学院实习实训基地。当初,清华大学深圳分校的一个博士生导师来新华村写学术论文,对寸光伟的手工艺很感兴趣。由于对一些手工艺专业术语不是很精通,于是请来了在湖北美术学院的师兄,之后教授们惊叹他的手艺,决定请寸光伟师傅去学校交流。学校又作出决定,把他家设为学校的一个金属类的实习基地。

李耀华师傅虽然年纪轻轻,手艺却是村中年轻人最佩服的。他跟随叔叔去藏区学艺锻炼了很多年,技术根基扎实,之后又去上海学习锻炼,他的作品兼具民族性和时代感,以定制图样为特色。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民族工艺学院在他家设立了实习实训基地。

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民族工艺学院在以上几个手工艺人家都设立了实习基地,因为这所大学是响应了国家保护、发展和提高传统工艺美术的要求,保护云南省民族民间工艺品,为了培养高层次的技术型人才而建立的学校,他们看准了新华村的传统手工技艺,在此设立实习基地,这足以看出国家对民族文化的大力支持和保护。

(二)实习基地手工艺老师的特点

1.手工艺者经验丰富,具备“承”与“传”的能力

学校选择的这几个手艺人有几个共同的特点。首先,学校选择的手艺人个个都经验丰富,这些手艺人相当于学校里面的老师。这些师傅大多早年间去过西藏磨练,因为藏区的藏民喜爱金银铜器皿,所以藏区的金银铜器种类繁多,师傅们在藏区见到并制作过各式各样的东西,之后回村里做活,经验都在二十年以上,可谓是身经百战。其次,他们因为生活所迫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和父亲或师傅学习手艺了,这是“承”的过程,承接上一辈手艺人的技艺。等到技术熟练之后,他们开始独立带徒弟,教他们这门手艺,这是“传”的过程,传授了他们这一辈的手艺。所以,可以说这些手工艺者具备了传承这门手工艺的能力。

2.手工艺者有传承观念,愿意传承技艺

这些手工艺者不仅有丰富的经验,具备传承的能力,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思想中有传承的理念,愿意将自己的手艺传承下去。他们认识到了,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传承才是手工艺长期存在的唯一途径。

(三)实习基地手工艺老师的教学方法

学校里面的教学是按照课本上的内容教,主要侧重制造流程和设计,学校的老师自身也不具备实践经验。手艺人注重实践,他们通常做的是把金属变成客户想要的东西,他们的强项是将材料立体化。他们有自己的制造流程:一是成型,二是雕刻,三是焊接。

有的学校会把手艺人老师请到学校里,给学生讲解他们是如何将一个平面的材料做到成品,并且演示一整套技术流程,成型、焊接、雕刻全部包含在里面。当学生们了解了基础知识后,学校会在假期安排学生们来新华村手工艺者的家里进行实践操作,时间根据学校的不同而不同,有的是两个星期,有的是两个月。学生们自己想做什么,老师们会给他们提供相应的工具让他们自己做,遇到困难老师们再进行讲解。经过这个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学生们可以把自己思想中的设计图变为实物,这是手工艺者们和学生们最大的成就。

(四)实习基地给新华村手艺人带来的影响

对于新华村手工艺人来说,高校建立实习基地让学生在此实习,一方面说明新华村的手工艺得到了高校的认可,新华村的手工艺有其存在和学习的价值,这种肯定会使新华村的手艺人们建立强大的自信心,有利于手工艺的传承。另一方面,实习基地的建立扩大了手工艺的传承对象范围。新华村手工艺的传承对象不仅仅局限于为了生计的年轻人,还包括了高校的学生甚至是教授。这种对象的变化,使他们的身份成为了高校的老师,这会使手工艺人有了更高层次上的身份认同,他们的身份地位有所提高。

三、高校实习基地进驻手工艺村落带来的思考

随着人类社会步入全球化、工业化的时代,民族文化正在逐渐地消失,国家和学者都在极力地保护我国的民族文化。多所高校在新华村建立了实习基地,说明高校及老师对传统文化是极度认同的,他们也在为保护民族文化、保护民族文化的传承而努力,这是一种传统文化教育形式的新途径。

高校进驻手工艺村落的新型教育形式使民族手工艺的传承具备了互补性。实习基地的建立使当地的手工艺人接触到了高校的老师和学生,促进了手工艺人和老师、学生的交流,手工艺人和老师、学生互相了解、吸收对方的知识,为教出更优秀的学生和创作出更好的手工艺品提供了好的条件。这种新型教育形式还使高校学生增强了理论知识的实践性。这种实习基地的教学实践方法,使学生的思想付诸于实践,能够积极参与和勇于创新。

[1]新华村委会2013年调查表.云南数字乡村[EB/OL].http://www.ynszxc.gov.cn/S1/S1228/S1353/S1356/S8267/RL/2013.shtml,2013.

猜你喜欢

手艺人手工艺手艺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A new beginning
最贵的不是手艺
累并快乐的手艺人
举办展览
《寻找手艺》让“手艺”文化走红
老手艺
手工艺·温州发绣
走近手工艺人
嘎玛:扎曲河畔的手工艺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