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2015-02-13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10期
关键词:高职生法律政治

杜 鹃

(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016)

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期,开放的社会环境虽然吸引了丰富多样的外来文化,但也滋生出一些不良的思想风气。高职生是处于成长期的青年,思想的不成熟、辨别能力的欠缺使他们很容易受到不良之风的影响,甚至发生触犯法律的行为。对此,应加大法制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分量,促进二者有效结合,进一步强化高职生的法律意识与法制素养。虽然一些高职课程会涉及到对学生的法制教育,但社会环境和学生的思想都在不断变化,很多陈旧的教学方法已经跟不上步伐,因此,加强课程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是关键的一步。

一、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的背景与意义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我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指明了方向。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了高职教育的发展步伐,招生门槛的降低使得在校生数量快速增加,素质良莠不齐,不但思想素养整体偏低,而且违纪违法甚至触犯刑法的事件也时有发生,发生在高职生中的个人问题、社会问题逐渐凸显。种种迹象表明,高职教育决不能局限于专业教学和文化教育,加强法制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是我国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高职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大多数是以专业课程教学为主,很少将法制教育融入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这导致学生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缺乏。

同思想政治教育一样,法制教育的基本目标也在于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二者有着近似的教育目标。这一目标的设定,既受到教育进步的影响,也取决于学生的发展诉求。二者的结合有利于高职教育整体质量的提升,提高高职生的法律意识,建立科学的“三观”,提升思想道德品质,成长成为国家需求、社会尊重、“三观”健康的有用之才,对我国法治国家的建设具有积极影响和重要意义。

二、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制教育的内在联系

在高职生中开展法制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其法律意识,丰富其法律知识,使其能加强自律、遵纪守法。法制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二者在教育目标、方向、内容及方法上都有着广泛而深刻的联系,而这也正是两者有效结合的重要前提和内在优势。

从教育目标上讲,思想政治教育旨在促进高职生全面健康地成长,提升其思想道德修养和政治素质。它与法制教育一样,都是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认同,都旨在借助教育的力量推动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就教育方向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相互补充和促进。法律是道德的底线,法制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反之,思想政治教育是法制教育在更高层次上的体现,指引着法制教育的开展,但二者在总体方向上是一致的;从教育内容上讲,法制教育侧重于法制意识的培养和法律知识的普及,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更为广泛地包含思想道德培养、政治理念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但二者在内容上有很多重叠和相互关联之处,很多核心理念也不谋而合;此外,从教育方法的角度来看,受教育内容本身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代表的是以道德约束人的行为的教育方式,因而它是柔性的。但法律是严肃、严谨而不容挑战的,故法制教育象征的是一种偏刚的教育方式。从社会管理需求的角度来看,社会秩序很难仅仅依靠单纯的道德感化来维持,因此刚性的法制教育和柔性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不可或缺的,它们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法制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能够提升彼此的教育成效,使教育内容更为深入、生动,更加易于被学生理解和接受,从而提高教育效果。

三、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课程改革,创新授课方法

从政策上看,我们国家目前还没有以课程标准、教育大纲等文件形式对法制教育作出规定和指导,因此,高职院校在法制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及方法上有自行发挥的空间。学校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开展法制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强化高职生实践体系,以课程融合的方式促进法制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融合,以实践教学的方式帮助高职生体会法律的严谨、公平以及思想道德水平对个人发展的重要影响。可采取以下两种方式:一是学校可自行制作一些法制教育读物,如海报、宣传册等,让学生学习手册内容、探讨学习心得,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其学习法律知识的热情;二是课程内容上,法制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应当适时适度地相互穿插、借鉴。这样一是可使二者的融合更加紧密,二是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入、综合、全面地理解课程内容。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紧密联系时事要闻及相关法律事件,及时对授课内容作出补充、删减、拓展等修改,保证授课内容的时代感和学生参与其中的热情。

(二)以思想政治教育为载体推动法制教育的开展

没有思想道德的引导,再严厉的法律也难以防止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反过来,没有法律的强硬支持,单纯的道德感化也会显得苍白无力。要能有效提高高职生的法制观念、思想道德水平和预防其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就必须坚持法制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和同步开展。但在实施过程中,法制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高职教育中的普及程度和实施效果是不容乐观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职院校的传统工作内容,从高职教育产生之日起到发展至今。故思想政治教育在高职院校中的教育功能突出、涵盖内容丰富、受重视程度较高,其教育体系相对完善,教育基础也比较扎实。而法制教育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发展相对滞后。党的十八大四中全会后,国家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高职生的法制教育开始引起很多高职院校的高度重视,并将其纳入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两者共同的教育使命和近似的教育方向决定了其相结合的可行性和必然性。

为了弥补自身在实施过程中的不足,最大程度地激发教育效能,法制教育的开展就必须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平台和载体,以现有的优势带动其发展。开展的方式多种多样,可结合本校实情,发挥自身教育优势,不断丰富和创新教育方式。对此,学校需要有意识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穿插法律知识、法律案例等教学内容。在宿舍活动、班级活动、校园文化活动中普及法律知识,开展以普法为主题的知识竞赛和文化活动;在校报、校园网、校内广播、校园板报等开辟法律专栏,实现由点到面的普及。同时,可以邀请法律专家走进课堂,现身说法;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劳教所接受法律教育和警示,增强法律的现实感,从而产生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三)以社会实践活动为平台促进两者的共同发展

同思想政治教育一样,以往的法律教育多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活动等常见形式展开,这些形式虽然实施较为便捷、效果较为稳定,但随着社会法制建设的发展和教育实情的转变,仅仅通过常规形式已经很难满足两项教育工作的现实需求,丰富多采的社会实践活动已经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其中。社会实践是教育的良好平台,符合青年高职生充满好奇、乐于实践、敢于行动的群体心态,对提高高职生法律意识、道德品质,进一步促进法制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推动力。

具体地说,以社会实践活动带动法制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方式很多,可以通过邀请法律专家、社会活动家、法律宣传组织等进入校园进行法律讲座、法律宣传以及知识问答等活动,以富有实例性和说服力的活动形式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法制教育的思想内涵。不妨定期组织学生参与敬老院帮扶活动,这样不但可以切实地解决孤寡老人的一些生活和情感问题,传递积极的社会价值观,更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们的同情心与责任感,坚定其学习法律知识的信念。类似形式和功能的活动很多,它们是促进高职生法律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结合的有效方式。在长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感召下,高职生的法律意思、思想境界都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四)转变观念,改进方法,加强宣传

从关系上讲,法制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项下的一个重要部门。但尽管如此,它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一项相对独立的工作,切不可图一时之便用思想政治教育取而代之,或者不加筛选地完全套用其工作的方法。当前,我们国家正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等法制思想应更多地体现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必须注重法制教育的重要作用,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方法,切实提升高职生的法律素养。同时要意识到,高职生法制教育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因此必须做好长期准备,以持久性和实效性为原则一直持续下去。此外,宣传内容必须具有针对性,应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和认知范畴,通过生活中的现实案例来吸引他们的关注,引导他们积极思考、深入学习。通过法制宣传内容让他们意识到,在法治国家,法律是每个公民生活中的一部分,每个人都应当树立起遵纪守法的观念,它既是我们的义务,也是我们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责任。

综上所述,法制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是紧密而深刻的。当前我国在大力推进依法治国,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二者的深度结合特别是前者在后者中的融合渗透具有重要而深远意义。同时,应深入发掘、充分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在法制教育中的积极推动作用,进一步强化高职生的法律意识,不断提升其思想政治综合素养。

[1]张康.关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法制教育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

[2]包芳.试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法制教育的重要性[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

[3]王伟.刍议大学生法制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结合[J].法制与社会,2014(17).

[4]刘京雷.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法制教育[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0).

[5]张丽滢.促进法制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10).

猜你喜欢

高职生法律政治
高职生生涯适应力与求职主动性关系实证研究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让人死亡的法律
如何引导高职生理解《三国演义》中的英雄情怀
“互助献血”质疑声背后的法律困惑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