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鼓造型文化研究

2015-02-13赵晓菲

天工 2015年4期
关键词:铜鼓壮族兰州

文 赵晓菲

中国鼓造型文化研究

文 赵晓菲

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分析讨论法等方法对中国鼓造型的演变所反映出来的不同民族文化进行分析研究。对各种不同质地、不同造型鼓的功能进行分析展现。在鼓的流传过程中反映出鼓文化缺少相关法律的保护和政策的支持、文化后继乏人等许多问题。在这些方面应该给予高度重视,积极地为鼓文化的发展做出努力,促进人们对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

鼓文化;民族传统文化;精神

一、中国鼓造型文化现状

中国的鼓有150多种。在鼓的型制上,北方地区用大鼓居多,而南方地区用小型花鼓居多。在鼓的表演过程中,可将鼓持于手中,也可挎系腰间或系于胸前,甚至可系于头顶、肩上、腋下、膝前等处。在打法上,可一人一鼓,一人多鼓,最多可达一人十面鼓,并能表现各种人物形象。

1.兰州太平鼓

中国人自古以来崇尚鼓文化,这与农耕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兰州太平鼓作为传统的鼓舞形式反映出陇原大地农业文明的律动,主要流传于甘肃省兰州、皋兰、永登、酒泉等地,素有“天下第一鼓”之称。2006年5月20日,兰州太平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 傣族鼓

傣族鼓的由来是因为它适应傣家的性格、风俗习惯。当地人常说:“ 没有鼓就不会跳舞 ”,鼓跟傣家的风俗习惯和风俗语是紧紧相连的。

3.壮族鼓

在各民族的铜鼓文化中,壮族为最。壮族铜鼓文化的演变分为形成期、发展期、衰落期、复兴期。铜鼓文化的产生,是统一的壮族形成的重要标志,它体现着血缘关系与族缘关系的一致性,在文化上反映出壮族信仰从多神崇拜向一神崇拜的转变。

4.蒙古鼓

在中国150多种鼓中,内蒙古地区有40多种。有萨满鼓、八角鼓、镗姆布勒、匈奴鼓、契丹鼓、树鼓、倍鼓、扁鼓、拨浪鼓、堂鼓、腰鼓、渔鼓等。蒙古鼓主要的用途是征战。

二、中国鼓各种造型所表现的文化

1.长桶形鼓

其基本规格是鼓框的高度大于鼓面的直径。鼓框的中部或与鼓面相同或略大于鼓面。目前,最早的一面长桶形鼓是在山西襄汾陶寺龙山文化早期遗址的一座古墓中发现的“鼋鼓”,该器之框为一镂空的天然树干,上口约43厘米,下口约7厘米,高约1米。迄今为止已确认的膜鸣类乐器中,它是最早的一件,被称为“华夏第一鼓”。代表文化就是兰州太平鼓。这也是长桶形鼓的一种继承与发展。

2.扁鼓

扁鼓,又被称作战鼓,旧时用于宗教音乐和民间婚礼,现用于民间乐器合奏、舞蹈、灯会、杂技团和群众性锣鼓队中。广泛流行于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及其他朝鲜族聚居地区。

3.铜鼓

铜鼓在古代常用于战争中指挥军队进退,也常用于宴会、乐舞中。铜鼓也是一种流行于广西、广东、云南等少数民族地区的打击乐器。

三、中国鼓造型文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几点建议

中国鼓造型文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缺少对中国鼓文化系统的总结;对民族文化的认识不够;参与中国传统鼓乐的积极性不高;各种关于鼓文化以及民族传统文化的表演比较少;鼓文化缺少相关法律的保护和政策的支持;文化后继乏人。笔者建议培养认知传统文化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扩大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在群众中的影响;组织各种鼓文化活动,使周围人们了解中国鼓文化;从政策、法规上加大对鼓文化的保护力度,为鼓文化培养继承人。

[1]黄仲裕.铜鼓文化的保护与传承[J].歌海,2008(5).

[2]何正廷.壮族铜鼓文化研究[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3).

[3]庞英姿,刘云.云南少数民族鼓文化的传承与保护[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

[4]郭锐.佤族的鼓与鼓文化[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赵晓菲,毕业于山西大学,硕士研究生,现为太原幼儿师范学校讲师。

J529

A

2095-7556(2015)04-0017-01

猜你喜欢

铜鼓壮族兰州
壮族嘹歌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我的兰州梦
兰州琐记
东兰铜鼓响八方
广西铜鼓形制规律探讨
“壮族三月三”来对山歌
一件被切割的汉代铜鼓是否应该焊接复原?
快乐的小铜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