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就业策略研究

2015-02-12贾敏晓

天中学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人才

贾敏晓



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就业策略研究

贾敏晓

(黄淮学院招生就业处,河南驻马店 463000)

本科高校在由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型发展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应用型人才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使学生从心理上把自己定位在从事社会生产的一线应用技术人才。教师在指导学生规划职业生涯时,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根据社会人才需求状况、个人兴趣爱好等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从择业和事业发展角度看,地方应用型高校的学生不仅应重视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和专业实践能力的提高,还要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等人文知识的学习,重视意志品质等心理素质的提升。

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就业策略

一、大学生心态的调整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精细化、专业化。然而,随着我国高校的招生规模持续扩大,加上多数普通本科高校都是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企业招聘人才难的现状。因此,面对当前人才培养的结构性矛盾,我国部分本科高校由学术型大学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势在必行。

长期以来,受“学而优则仕”思想的影响,人们对大学普遍有着比较高的期望。高等教育大众化虽然已经实现十几年了,但是许多人仍然没有摆脱精英教育时代那种对大学的看法。在本科高校由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十分重要,否则会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和今后的就业带来不利影响。第一,要引导学生从心理上把自己定位在从事社会生产的一线应用技术人才,从而通过大学的学习掌握一种或几种实用技术。第二,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一样能为社会的发展、人类的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只是社会的分工不同,工作的环境有一定差异而已。第三,要指导学生在心理上对大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大学是一个青年学生向一个社会人过渡的阶段,在大学校园里,学生不但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在大学环境的熏陶下全面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使自己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

人生是分阶段的,人在不同人生阶段的思维、心理、身体等特点是不同的,主要任务和目标也不同。例如,高中阶段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书本知识,目标是考上理想的大学。那么,大学阶段学生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呢?最主要的应该是大学毕业后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与工作,成就一番什么样的事业,拥有什么样的生活,等等。这就涉及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问题。“目前,毕业生有岗不择、有业不就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在校期间缺乏对他们有效的就业指导,造成自我认识不清、就业观念落后、职业生涯准备不足、职业定位不合理,以致于不能尽快就业。”[1]

教师在指导学生规划职业生涯时,要引导学生审视自己的价值观,进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决定了学生对职业和生活的态度,不同的价值观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一个职业有无价值或价值的大小,与人的价值观有一定关系。地方应用型高校学生学习的内容偏重于实用技术,毕业后大多是从事专业技术岗位工作,且要从一线工作做起,然而目前不少大学生嫌一线工作辛苦,或认为在企业一线工作不体面,从而将择业目标局限于行政、事业单位,这种现象应引起地方应用型高校的高度重视。

地方应用型高校的学生在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时,应根据社会人才需求状况、个人生理因素与兴趣爱好等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不能盲目地与学术型大学的毕业生攀比。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必须考虑自己生理方面的因素,这是今后能否从事某种社会劳动的基本前提。例如,有恐高症的人不宜进行高空作业,对颜色不敏感或者色弱的人不宜在印刷等行业工作。不同的人由于性格、情感等不同,会有不同的兴趣爱好。无论是在专业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兴趣都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学生对某个职业没有充分的认识,就不会产生情感,也就不会对它产生兴趣。因此,应用型高校应以校企合作为桥梁,让学生多了解企业,通过引导“使学生能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发展自己的一技之长”[2]。

三、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途径

大学毕业生择业的成败乃至在工作岗位上成就的大小,与其综合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择业和事业发展角度看,地方应用型高校的学生不仅应重视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和专业实践能力的提高,还应重点从以下两个方面提高综合素质:

(1) 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等人文知识的学习。在进入大学之前,学生所接受的主要是应试教育,为应对升学考试,他们的精力主要用在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上,了解传统文化等人文知识的途径主要是家庭熏陶。目前的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其成长经历造就了他们身上存在一些缺陷,如固执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合作精神等。大学生应“培养积极的人生观,将会做人与会做事统一起来”[3]。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传承构成了社会上许多约定俗成的行为规则。为了走向工作岗位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大学生应有目的地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人文知识,不断陶冶自己的情操。另外,大学生应主动地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通过活动丰富自己的阅历,了解社会,掌握社会准则,学会与人交往,学会怎样被别人认可,早日成为有礼貌、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

(2) 重视意志品质等心理素质的提升。一个人的意志品质对于其事业的成败至关重要。意志坚定的人自信自立、百折不挠、行动果断、自我控制能力强。一个缺乏主见、优柔寡断、任性怯懦的人,在工作中是不可能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即使能够胜任工作,也难以成就一番事业。在人的一生中,经受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在年轻的时候,由于人生阅历浅薄,加上年轻人血气方刚,挫折会更多一些。人在遇到挫折时,关键是不能气馁和退缩,要勇敢面对,而承受挫折带来的痛苦和勇敢地面对挫折都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保证。

四、大学生求职应注意的问题

大学毕业生择业的成败与其综合素质有密切关系,而求职技巧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概括地讲,大学生在求职方面应注意一下问题:第一,了解相关行业及单位的信息。信息的获取有多种途径,作为在校学生而言,可通过与专业教师、往届毕业生的接触沟通以及实地考察,来了解相关行业的信息,而最便捷的途径是网络。考察的内容应包括行业的性质、发展现状与前景、人才需求状况等。其实,学生在做职业生涯规划时,就应开始关注相关行业的信息,并根据行业中一些单位对人才的要求明确努力的方向,有针对性地补充专业知识,增强实践能力,提高求职的竞争力。在求职期间,学生应在了解行业信息的基础上,了解意向单位的相关信息,包括其规模、生产经营情况、文化氛围、工作环境、员工待遇等。第二,重视简历的制作。用人单位对应聘大学生的了解是从其个人简历开始的。在个人简历的内容上,重要的是实事求是,不能过分地夸大自己,但亮点还是要突出出来。因为用人单位注重的是应聘者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所以个人简历的外观以简洁明快为好,但适当的装饰也是必要的。第三,重视面试准备工作。面试一般都是学生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与考官进行交流沟通,所以,高校不但要通过就业指导课向学生介绍一些面试方面的技巧,还要组织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面试练习,使学生能够在面试时尽可能保持平静的状态,充分展示自己的真实能力,并做到彬彬有礼、举止大方、言语清晰、思路敏捷,给面试考官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

[1] 周坚强.当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浅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

[2] 任江林.关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几点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5(6).

[3] 杨天地.浅析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J].中国成人教育,2010(20).

〔责任编辑 张继金〕

G473.8

A

1006−5261(2015)03−0149−02

2014-05-27

贾敏晓(1976―),男,河南泌阳人,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应用型大学人才
“留白”是个大学问
人才云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