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酒后驾驶检测技术和预防酒驾技术的研究现状

2015-02-12陈立伟

医学与法学 2015年6期
关键词:检测仪驾驶者酒精

陈立伟

◆鉴定天地

酒后驾驶检测技术和预防酒驾技术的研究现状

陈立伟

酒后驾驶是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对机动车驾驶者的体内酒精含量的检测是交通执法工作的难点和重点;预防酒驾的技术则有助于主动预防。本文通过总结人体酒精含量的检测方法、影响因素以及发展趋势,认为非接触式酒精检测技术和车载防酒驾技术在未来预防酒驾中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酒精;酒后驾驶;血液酒精含量;酒精检测技术;交通执法

酒后驾车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它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带来诸多不幸和痛苦。研究表明,血液酒精浓度(Blood Alcohol Concentration,以下简称“BAC”)直接影响驾驶者的操作能力和反应时间;从0.1mg/ml开始,随着BAC值的升高,肇事的概率增大,当BAC值超过0.5mg/ml时,驾驶者的驾驶技能和注意力将会严重受影响。[1]探讨酒精检测方法的准确性,研发预防酒驾的技术,对防范交通事故和提高交通执法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酒后驾驶的检测方法

(一)血液酒精检测

“血液酒精检测”是指执法人员采集当事人血液标本送至公安机关或委托医疗部门、司法鉴定机构进行检测。目前所普遍采用的检测方法是通过气相色谱仪(顶空)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即利用乙醇的易挥发性,把血液样品恒温加热达到气、液两相平衡,直接抽取气体进行分析。[2]该方法稳定性好,精度高,易于实现自动化检测。但是由于驾驶者血液中酒精浓度是动态变化的(在饮酒后30~90m in达到最高),因此,由其肇事、抽血和检测时间的不同,BAC值也不同:若BAC值远远高于醉酒标准,检测结论可信;但对当BAC值正好是醉酒标准的临界值时,其准确性和公正性则值得推敲,也容易引发质疑。

(二)唾液酒精检测

这是利用含酒精酶试纸条的显色反应,对驾驶者唾液中的酒精含量进行检测。试纸条的颜色深浅与乙醇的含量成线性关系。资料显示:饮酒120min后,唾液与血液酒精浓度有很好的相关性,唾液/血液中乙醇的比值大约是1.07,浓度差最大不超过0.30mg/ml。该方法采集方便,无创伤,无侵入性,但口腔易受外界干扰,因而,其只能初步检测是否酒驾,无法作为法庭依据。[3]

(三)呼气酒精检测

呼气酒精检测也是一种无创伤的测试方法,其测定原理是血液中酒精遵循亨利定律自由扩散至肺部。血液酒精浓度与肺深部呼出气体酒精浓度(Breath Alcohol Concentration,简作BrAC)有一定的比例,目前公认BAC与BrAC的比例为2200∶1,换言之,2200ml呼气中酒精含量约等于1ml血液中酒精含量。根据所涉及的技术,其分为比色型、电化学型、半导体型和红外型。目前,交管部门现场执法时一般都采用呼气酒精检测仪对驾驶者进行定性定量检测。由于检测仪器差异大,准确度、稳定性易受环境影响,因而,其检测结论易引起驾驶者的质疑和投诉。[4]

(四)尿液酒精检测

“尿液酒精浓度检测”是指提取驾驶者尿液,采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但因尿液中乙醇的检测结果不能反映某个时间点的浓度,它只是几个小时内膀胱中尿液的平均浓度,因此该方法较少应用。

二、酒精检测的影响因素

(一)血样采集

毒物分析通常采集全血。其中对于活体,抽取血液前消毒时绝对不能使用含有酒精成分的消毒棉球,从而避免血液污染影响检测结果;而对于尸体,取样部位的选择非常重要——首选股动脉,而胃内容物中酒精的死后再分布,心包血或胸腔液中浓度可能升高,股动脉血则不容易受到死后改变的影响,是死后毒物分析的推荐样本。[5]

(二)血样抗凝防腐

盛放血液的瓶子应加有抗凝剂和防腐剂,以防止因存放造成误差。没有抗凝剂可能结块,不加防腐剂在室温下放置会腐败分解,产生乙醇干扰准确性。在常温下放置的不加防腐剂的血液,其检测浓度的准确性只有两天。[6]目前通用的采血管所加的抗凝剂和防腐剂类型不一,通常采用不同的瓶盖颜色进行区分。

(三)血样保存

抽取血液样本后,为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执法人员须尽快送检;如遇特殊情况不能及时送检的,则须将血样置于低温环境(0~4℃)保存,并保证可以在24h内送检。[7]温度、储存容器中空气所占的比例、质量浓度、防腐剂对血液中酒精保存的稳定性均有影响,其中温度的影响最大,4℃下保存的血液样本其稳定性最佳。[8]

(四)其他干扰因素

人体自身糖代谢使其在无饮酒情况下血液中可检出约0.03mg/100ml的酒精;不过因其含量很小,故在分析检测结果时,可不考虑这一影响因素。

三、预防酒后驾驶的技术

虽然交管部门,加大惩处力度严厉整治酒后驾驶违法行为,但是酒驾行为仍屡禁不止。世界各国相继启动安全驾驶计划,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发主动防酒驾技术。

(一)车载防酒驾技术

1.手指按压检测技术。

即通过手指分泌的微量汗液来检测酒精浓度,并且在检测过程中全程扫描用户指纹,杜绝驾驶者作弊,如请人代替检测。如果驾驶员酒精含量超标,车辆将无法启动,这样真正起到防止酒后驾驶的作用,从源头上控制酒后驾车。

2.酒后驾驶闭锁技术。

利用先进的燃料电池技术监测驾驶者呼出的气体,其分析结果通过无线信号传送到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一旦检测结果超过标准,发动机将被锁闭。室温下,该系统5s内启用。在车锁打开感应器时,该系统马上进入预热状态,所使用的传感器十分先进,驾驶者无法利用外部气体欺骗系统。

3.非接触气息探测技术。

在驾驶者周边区域设置感应器,感应器不间断地全程获取驾驶者正常状态下呼出的气体或分泌产生的体液,并由此判断驾驶者是否属酒后驾驶;若判断结果是酒后驾车,则通过声音和导航系统画面向驾驶者发出警报。

车载防酒驾技术必须和驾驶员无缝、友好,不能阻碍正常驾驶活动,其装置应能无侵害性快速测出驾驶者的BAC,应能大批量生产,只需少量或无需维护。[9]

(二)便携非接触式酒驾检测仪

1.红外线酒精检测仪。

其原理是含酒精的身体组织比正常组织吸收更多光。通过红外光照射到人体皮肤上反射回红外辐射的光谱图形,就可以获知被检测者血液内的酒精含量是否超标。这种检测仪从检测到结果产生只需60秒。

2.激光酒精检测仪。

可远距离探测司机是否饮酒,检测仪发射专用激光,可以透过挡风玻璃检测车内空气中酒精含量是否超标。

非接触式酒驾检测仪分析精度高,结果可靠,效率高,卫生便捷。

总之,近年来,酒精检测技术发展迅猛,车载防酒驾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主动预防酒后驾驶,便携式酒精含量检测仪在未来将成为主流执法装备。因此,科研机构仍应把研究重点放在预防酒驾的新技术上,主动防范于未然,减少和杜绝酒驾,以保护公众的生命安全。

[1]Maskalyk,J.Drinking and Driving[J].CMAJ,2003,168 (3):313;Ziavrou,K&V.A.Boumba.Insights into the Origin of Postmortem Ethanol[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xicology, 2005,24(2):69-77;Yarema,M.C.&C.E.Becker.Key Concepts in Postmortem Drug Redistribution[J].Clin.Toxicol.,2005,43(4): 235-241.

[2]GA/T842-2009血液酒精含量的检验方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GA/T1073-2013生物样品血液、尿液中乙醇、甲醇、正丙醇、乙醛、丙酮、异丙醇和正丁醇的顶空气相色谱检验方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3;SF/Z JD0107001-2010血液中乙醇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

[3]俞春俊,卢利强.呼气酒精浓度检测的合法性研究[J].道路交通管理,2012(5):36-37;董葵,陆宇.酒后驾驶检测技术及设备应用现状和发展[J].智能交通,2014(3):65-69.

[4]GB/T21254-2007呼出气体酒精含量检测仪[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贺在清,吴天杰,李蓓等.酒后呼出气体酒精含量的动态测量[J].职业与健康,2014,30(3):311-315.

[5][7][8]李明,曹峻华,黄伟等.交通事故酒精检测结果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法医学杂志,2014,29(5):507-508.

[6]耿庆,左跃先.血样凝固对乙醇检测结果造成的影响[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0,25(6):178-179.

[9]马栋,卓先义,卜俊.血液中乙醇保存稳定性研究[J].法医学杂志,2007,23(2):117-119.

(责任编辑:刘牧宇)

Drunk Driving Detection Technology and the Research Status on Drunk Driving Prevention

Chen Liwei

Drunk driving is one of themain reasons for traffic accidents,and the detection ofmotor vehicle driver's alcohol content is the focus and difficulty of traffic law enforcement work;meanwhile,the prevention of drunk driving technology helps prevent accidents actively.In this paper,through summarizing the detection meth-ods,influencing factors,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human body's alcohol content,the author argued that noncontact alcohol detection technology and vehicle-mounted technology against drunk driving will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preventing drunk driving in the future.

alcohol;drunk driving;blood alcohol content;alcohol detection technology;traffic enforcement

陈立伟,浙江省温州市东海司法鉴定所法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医毒物鉴定。

猜你喜欢

检测仪驾驶者酒精
75%医用酒精
75%医用酒精
一种防雷接地装置的便携式检测仪电路
发明电波感应器防止开车瞌睡
跟踪导练(一)(2)
基于555振荡器的地沟油频率检测仪
多功能空气质量远程检测仪
美国最差司机在哪里
酒精脾气等
福特推出全新智能车速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