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今生三次跪拜

2015-02-06文柳笛

侨园 2015年8期
关键词:法门寺佛门舍利

文柳笛

今生三次跪拜

文柳笛

说来不怕您见笑,在我的人生旅途中,不曾给父母叩过头,施过礼。而在孔圣人、佛祖和兄长前,我却弯下了尊贵之躯,每次跪拜都感触颇深。

那年春天,参加笔会返程途中去了曲阜,朝拜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先师孔子。

我站在孔子墓前,静静读着“大成至圣文宣王墓”碑,望着硕大的土丘,思绪遐想……当乾隆第一次来祭祀孔子时,他在墓前观望不语,跟随的相臣们知道乾隆极为崇拜孔子,但无人敢问为何这样,宰相刘罗锅看出了他的心思,皇帝怎能向王臣跪拜呢?便令众人从泰山运来封禅石,在孔子墓前垒砌石供桌,桌面洽将墓碑上的“王”字下边一横挡上,形成远看是“干”字,近看是“王”字。当乾隆再来时,不由分说地在孔子墓前跪拜了。

想到上初中时,正赶上“批林批孔”运动,课堂上讲的是说儒评法,满脑子灌输的“孔孟之道都是坏东西”… …那时更有人踏着他的坟头咒骂。当人们感悟那是一场荒诞闹剧时,对孔圣人给后代留下的精神财富,更加崇敬与热爱。

我极为敬仰孔子思想,他为中华民族文化注入了不可磨灭的思想内涵,也在乾隆皇帝跪拜的地方,我向“大成至圣文宣王”实实在在磕了三个响头。

我仰望这位哲人的长眠之地,久久不肯离去,孔子墓这个高大的土丘,萦绕着古今中外多少人之心。

我到过许多佛门圣地,但都未曾跪拜,只要心中敬仰,拜与不拜佛也不会强求。而到法门寺我却跪拜了,因佛祖释迦牟尼在这里。佛门传说,释迦牟尼涅槃时,身生三昧真火,烧此无量功德积聚之身,七日始尽,留下八斛四斗晶莹光泽坚固不坏的舍利,让众生供养,种下得道因缘。200年后,古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为弘扬佛法,把舍利分载于84000个宝函,由僧众分送世界各地,法门寺便是其中之一。

我在地宫后室的舍利殿,见到了佛指舍利,供奉在一尊金宝塔中。有人说:一个人能见到佛指舍利会保佑终生。于是,人们都十分虔诚地跪拜在佛指舍利前。据说,灵骨的出土十分蹊跷。那年清理地宫后室珍宝时,人们敲击四壁的青石,一小龛发出了浊音,便小心地启开砖块,一个金银色镶铁函呈现在眼前。打开铁函,函内陈放一檀香木函,再内是水晶椁子,椁内套以玉棺,棺中有枚白中泛黄,略有霉点骨锈的佛指,这便是轰动世界的佛祖指舍利。

我向佛祖指舍利一连九叩头,金宝塔旁的护佛高僧看得清楚,便施礼道:“施主为何九叩?”

我看着他答道:“9为佛门祥大之数,我以最高的礼节,向创建拯救普度众生灵魂的圣教佛祖敬礼,他之所以伟大,因他是有血肉之情的人,后化为神,我敬神更敬人。”

高僧怔一片刻,闭目合十:“阿弥陀佛。施主,大彻大悟,佛之境界,佛祖会保佑你终生的。”我施完礼,心怀敬意离开了法门寺。

可说我是个性情中人,为人忠厚,所以结识了一些知心朋友。

那年正月十五吃过晚饭,接到沈阳一杂志编辑的电话:“老弟,我为你准备了一箱通化葡萄酒,明天去看你,向家人问好啊!”

我忙说:“别……我看您去才对呀!”

放下电话,又接锦州文友来电:“我可背着盘锦的大米、北宁的小米儿去了,咱就喝绿色的小米粥吧!”

显然他们是通了话,第二天他们如约而至。我叫上另一好友,在一小饭店喝着小酒儿,天南地北侃得热闹,谈及多年交往的情意,彼此间大家都有一种亲情感,我随口说:“既然咱是这么好的朋友,何不结为兄弟呢!”

一语道出,人人有意。“噗通”一声都跪在地上,四位来自不同地方的好友,在这个小饭店里,相互拜结为了兄弟。大哥坐上,说道:“结拜的是形式,重要的是真情。今后咱们是亲兄弟啦!彼此之间更要有个照应。都认我为大哥,就要做出大哥的样子。”

大哥的文笔好来得也快,当即写下四兄弟结拜檄文:“天地玄黄,人海苍茫。关东燕赵,热土海疆。情缘天定,友善儿郎。元宵结义,永恒永芳。精为刀墨,细作文章。正直为人,求索吉祥。大度是怀,进取乃纲。若遇邪恶,出手不妨。兄弟诸事,皆系心房。有苦有难,蹈火赴汤。谈天说地,胸襟浩荡。思古抚今,贻笑大方。珍视生命,善待交往。热爱生活,远离忧伤。侧目小人,不睬歹帮。惟此为念,阁斋堂屋。”

二哥是位书法篆刻家,他的性情也急,跑回工作室取来寿山石料,又以四兄弟“阁斋堂屋”书房名号,挥刀刻下四方名章,文印融合以此为证。因我无同胞兄弟,与老哥朗诵檄文后,我朝西跪拜告诫在天堂的母亲:“妈,儿今生不再孤独,不仅有个好家庭,又有了三位好兄长。”四兄弟听了更是激动,再次跪拜,各个泪流满面……

我的三次跪拜,深深烙印在脑海里,今以小文作为永久纪念吧!

侨园

猜你喜欢

法门寺佛门舍利
法门寺里的琉璃
1987年法门寺唐塔地宫出土秘色瓷清单
“揭秘”秘色瓷 从法门寺唐塔地宫出土秘色瓷说起
辽《无垢净光大陁罗尼法舍利经记》考释
茶道
我惹一身尘埃,入你的佛门
一张图看中国佛门生意经
何谓[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