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四军的“八女投江”

2015-02-06黄文富

红土地 2015年10期
关键词:投江东平女兵

黄文富

新四军的“八女投江”

黄文富

抗日战争时期,东北抗联的八位女战士,在与日寇的激烈战斗中,身陷重围,高呼“不能凯旋而归,只有光荣赴死”,毅然手挽手,跳进波涛滚滚的松花江,壮烈殉国。解放后,抗联“八女投江”被拍摄成了电影故事片,在国内外上映,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激励着全国人民。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坚持在江南抗日的新四军中也有个“八女投江”的故事。

1941年春,日本军国主义妄图一举歼灭“皖南事变”后重建的新四军。为粉碎日寇发动的对苏中根据地的“大扫荡”,新四军代军长陈毅、政委刘少奇决定,新四军军部主动撤出江苏盐城,向敌后转移。其时,驻苏中根据地的“鲁艺华中分院二队”也奉命随军部转移。新四军“八女投江”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次转移的途中。

“鲁艺华中分院二队”主要是该院的戏剧系、音乐系师生。他们在系领导丘东平的率领下,向江南水网地区转移……江南春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二队师生的队伍,来到了一个叫“北秦庄”的地方已是深夜。连日的行军,师生们已疲惫不堪,累得实在走不动了。丘东平命打前站的同学,找了个旧祠堂,又找来些稻草铺在地上,让同学们就地宿营。谁知,二队师生的行军路线被当地一个汉奸发现并告了密。据点里的日军闻讯,连夜出动“扫荡”。

翌日凌晨,丘东平将沉睡中的师生唤醒,出发转移。雨雾蒙蒙,人影接踵,走在队伍前面的是战斗班男同学,每人一支步枪,几颗手榴弹;走在队伍中间的,是女兵学员。她们行走在湿漉漉的田埂上,一步一滑,艰难地行进着……丘东平焦急地吩咐:“快跟上,不准交谈,不要暴露目标!”可是,队伍的行军速度还是十分缓慢……谁知,这些女兵,大部分是不久前从南京、上海、杭州大城市跑出来,抛弃了安逸舒适的生活,投身革命,参加新四军的洋学生啊!

二队师生来到了庄后,只见一条白茫茫的大河,横卧在前方,时值春潮,浩浩荡荡的河水咆哮翻滚着……河面上只有一座年久失修的木桥。这时,前卫战斗班男同学已走过了木桥,女兵学员的队伍与前卫战斗班拉开了距离,快到桥边时,前后已无法呼应了。突然,前卫战斗班的同学传来了隐蔽的信号……只见远方的河堤上影影绰绰出现了日军的“扫荡”队伍,宽阔的河面上,也传来了鬼子汽艇的马达声,女兵们都小心翼翼地匍匐在河边的田野里……层层叠叠的江南水稻像一道道屏障庇护这些女兵,使日军难以发现。不料,快到桥头的日军,突然发现了已经走过桥去的二队战斗班的男学员,日军叽里呱啦地边开枪边追赶过来,眼见日军就要封锁桥头了……丘东平猛地站起,转身向后喊着:“同学们!鬼子上来了!快冲过桥去啊!”这时,日军摆开了半月形的阵势,一边嚎叫着,一边包围上来,顿时,河边田野里响起了日军机枪的扫射声……趁鬼子机枪扫射的间隙,丘东平迅猛地冲过木桥,寻找还未过桥的女兵。这时,鬼子的机枪又响了起来,丘东平一个踉跄,应声倒下。

“鲁艺华中分院二队”的师生,在战斗班的掩护下,大部分脱离了鬼子的包围圈。但,敌众我寡,战斗班的同学子弹打光了,手榴弹也扔完了……还有8位女兵学员被鬼子阻截。这8位豆蔻年华的学员女兵,她们的手中拿的是演奏的乐器和演戏的道具。日军终于发现了隐蔽在稻田里的新四军女兵,兴奋地摩拳擦掌狞笑着:“新四军花姑娘大大的有,抓活的!”

眼见鬼子步步逼了上来,这时戏剧系党支部委员李锐说:“同学们!我们是新四军的女兵,宁死也不能让鬼子抓去!”话音刚落,她“扑通”一声率先跳进了滚滚的河流中……女生班长叶玲见李锐跳了河也毫不犹豫地喊道:“同学们,我们要像个新四军女兵,决不能让鬼子侮辱我们!”跟着也跳进了河中……抢先走在前面的几个鬼子,正伸手拉扯着女兵宋莹,宋莹奋力挣脱魔掌后,纵身往河中扑去……一个鬼子气恼地用上了刺刀的“三八大盖”向宋莹捅去,宋莹的头部被刺中,顿时河面一片鲜红……女生副班长王海纹是位还未满18岁的上海姑娘,不仅人长得漂亮,而且戏演得十分出色,在根据地演出话剧《重庆交响曲》中,她饰演的孔二小姐,真是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受到了新四军军部陈毅、刘少奇、赖传珠等首长的高度赞扬。在这生死关头,她大声地喊道:“我们新四军女兵,生要在一起,死也要在一起!”只听得“扑通,扑通”连续几声水响,河面上连续不断地溅起了阵阵浪花……王海纹、方青萍、李馨、季慧、姚连娟一个接着一个跳进了滚滚翻腾的波涛中。此时,从大后方广西桂林来新四军采访的《救亡时报》女记者高静,正隐蔽在河边的芦苇丛中。她眼睁睁地看着新四军8位女兵投江,心感无比的悲愤,本来没有暴露目标的她,挺身走出了芦苇丛,横眉怒斥鬼子的野兽行径之后,也大义凛然地纵身投入河水之中……

眼见新四军8位女兵投江和女记者高静以死殉国,日军头目还不肯善罢甘休,命鬼子将新四军8位女兵和女记者高静的尸体打捞上来,一个个用刺刀将她们投河后溺水膨胀的肚子挑破,暴尸荒野,惨烈之状,目不忍睹。

当天下午,日军的扫荡队伍毫无收获地撤回据点。“鲁艺华中分院二队”突围脱险的师生,回到了突围时冲过的桥头,满含泪水寻找到了同学的遗体,因鬼子的扫荡还未结束,一时无法筹办到棺木,只好割来芦苇,编成草席,小心翼翼地将烈士遗体包裹收殓,集体安葬在河边的一块向阳高坡上。

新中国成立后,当地人民政府在英烈的埋葬地竖立起新四军“八女投江”雕像,背面镌刻着“丹心昭日月,碧血染江南”一副对联。

新四军“八女投江”千古流芳!

(作者:浦城县总工会原主席)

猜你喜欢

投江东平女兵
命苦
茶艺
这!就是女兵
铁 匠
“模仿屈原投江”,文化传承何须哗众取宠?
致屈原
执法女兵走在第一线
迷彩女兵
A Comparative Study of Buddha in China and God in Western Countries
死猪“投江”暴露监管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