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

2015-02-02钱进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仙女律动师生

钱进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之间和谐的情感交流是音乐教学优化审美功效的重要标志。音乐教师要运用情感因素,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使学生在情绪的勃发中,享受美感,陶冶情操,使音乐课堂充满生机,焕发出生命活力。

创设情境,促学生入情参与学习

音乐教师应通过创设情境,营造出一种平等民主、相互交流的教学气氛,激发起学生参与音乐学习的愿望,使他们充分地体验到音乐所表达的情感,自然而然地受到艺术的感染。

例如一年级《小宝宝睡着了》这一课,为让学生体会到摇篮曲抒情优美的情绪,教师先请学生们闭上眼睛趴在桌子上,扮演森林中的小动物,听“小仙女”唱歌。教师扮作“小仙女”边唱边漫步在学生座位间,当有个别学生东张西望或与人说话时,“小仙女”便悄悄地走到他身边,一边唱着,一边抚摸那位学生的头,于是,他也微笑着趴在桌子上。歌声一遍又一遍,慢慢的,就听见有很多学生都轻声哼唱着。此时,“小仙女”又一个个地拉起他们的手,边唱边晃动着身体,似乎在与他们一起跳舞。在这种宽松和谐的情境中,当“小仙女”问学生们欣赏歌曲的感觉时,全班学生都举起手来,他们一个个诉说着自己切身的感受。在整个教学中师生都处在一个宁静而又美丽的大森林里,这里只有歌声与亲切温柔的交流,学生把老师当作亲密的合作伙伴,一同入情地参与学习。

教学情境的创设,给学生提供了自主体验音乐的环境。在这种自然、和谐、平等的氛围中学习,学生听得越专注、唱得越投入,其想象就越丰富,对歌曲的情感体验也就越深入。

运用律动,促学生主动感受音乐

达尔克罗兹认为通过体态律动可以对多种感官进行强有力的影响和刺激,调动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促使他们充分感受和热爱音乐。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律动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想象,使学生主动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感。

在歌曲教学中,可借助体态律动引发学生的想象与感悟。如学唱《学雷锋》这首歌曲时,学生唱“你听听,唱的啥?”这句时总是唱不准。于是,我做出了两种不同体态的人物形象:一位是中年妇女“王大妈”,利利落落地边走边唱,一位是白发苍苍的老奶奶“王大娘”,步履蹒跚,眯缝着眼侧耳倾听,边唱边自言自语,学生们受到我的感染,也情不自禁地表演着、唱着,甚至还创造出一个没牙老奶奶的形象。在生动形象的表演中,他们体验到了“王大娘”年老体迈的形象,演唱的艺术效果已不言而喻了。

通过体态律动,引导学生进行角色体验,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而且使其身心得到了充分的放松,他们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全身心地参与学习,使自己融进音乐,享受音乐。

成功教育,促学生自主创造

成功教育,是从不同学生的实际出发,分层次地提出目标和要求,为每一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并及时地进行鼓励性评价。成功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动机,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合理的发展。

《小红帽》这首歌,特别受女学生的喜欢,无论是唱还是跳她们都表现得尤为积极,当发现个别男生的动作很有创新与个性时,我及时给予表扬,并请他们给大家表演,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与好评,许多女生也模仿男生的动作跳着。为让全体男生参与到音乐中,我选中其中一句歌词:“我要当心附近是否有大灰狼”,由男生们扮演“大灰狼”,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由于表演得生动形象,吓得“小红帽”们真的加快了步伐,回到了“妈妈”的怀抱。当由学生自由选择表演方式时,他们分工合作,热情十分高涨。能歌善舞的学生表演唱,男生或者扮演“大灰狼”,或者作乐器伴奏。各组汇报时,学生们争先恐后,每个人都表现出自己的优势,心理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对音乐的兴趣,内心也产生了自信和勇气。

教学艺术植根于对学生深厚的爱,是情感与情感的共鸣,心灵与心灵的呼应,个性与个性的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会促使音乐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课堂教学也必将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共同发展创造力的生命活动。

编辑  于萍

猜你喜欢

仙女律动师生
小妖怪和小仙女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律动世界”展览全接触
“三个经济”律动
匹诺曹遇到小仙女
摇摆的玉石 律动的心
生命的律动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