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学校课程建设个性化因素探讨

2015-02-02何爱英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课程目标培养目标办学

何爱英

当前,在基础教育领域,学校课程建设被视为课程改革的出路。课程建设是学校教育教学的蓝图和依据,决定了学生素质的发展方向和水平。影响学校课程建设个性化的主要因素有教育理念、办学目标、培养目标、课程目标等。本文就影响学校课程建设个性化的各要素内涵及基本关系做一下简单梳理,以期对学校课程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学校教育理念的独特性

现阶段,在学校课程建设实践中,我们对教育理念的认识及在课程建设中的指导意义还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为数不少的学校没有提出本校的教育理念,而是将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如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等等,或者将新课程改革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作为办学理念来实施。这里不仅混淆了教育理念与培养目标的关系,而且也将使学校课程因没有精神指导而陷入空中楼阁的境地。

第二,提出了教育理念,但概念不清晰、具体,对于为什么提出这样的教育理念,不进行充分科学的论证,概念大而化之,甚至人云亦云。如某些中小学校都提出了“生命教育”的教育理念,或者要建设完整的生命教育课程体系。但对于为什么提出这样的教育理念及本校理念同其他学校理念的区别在什么地方,既说不出理论依据,也拿不出学校现实依据,对于生命教育课程体系的内涵和外延不清晰。

第三,不能区分教育理念与培养目标的关系,如有的学校将“做最好的我”这一论题,既作为教育理念,又当作培养目标,这种直接将教育理念当作培养目标的做法,既降低了教育理念在学校课程建设中的指导作用,也拔高了培养目标的作用。

学校办学目标的个性化

学校办学目标是学校发展前景的形象设计,是学校未来要达到的质量水平标准。学校办学目标一旦确定,将对学校所有成员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学校办学目标内涵主要包括方向、程度和时间三个要素。学校发展目标的三个要素当中,最重要的是方向,而方向往往又是和学校特色密切联系。学校特色是立足于本校,密切结合学校实际的产物,是在教育实践中努力挖掘、继承发扬并积极创造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的优势,所形成的运行机制、办学风格和教育教学模式。学校办学目标是校长在审视学校历史、现状和对现代教育理解的基础上所谋划的学校未来发展愿景,所以每所学校的办学目标都是结合学校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的。

办学目标与学校课程建设存在必然联系,但不是直接联系,也就是说学校办学目标不能直接作用于课程目标及课程建设。当前,有的学校直接从办学目标推导出学校课程建设的框架,是不科学的。因为这里还缺乏学校教育理念、学校培养目标的指导,也缺乏对学生、社会和知识的分析,所以不能从办学目标导出课程建设。如果直接从办学目标进行学校课程建设,就会犯主观主义的错误,有的学校为了尽快成为名校,不切实际地开设高、精、尖的课程,或直接模仿名校的课程,造成课程建设脱离学校发展实际,脱离教师发展实际,脱离学生发展实际。

学校培养目标的具体化

学校培养目标是在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的具体指导下的培养人的具体要求。它既是学校课程建设的内容,又是整个学校课程设置和课程结构的直接依据,是学校所要造就的人的形象。培养目标必须是相对具体和个性化的,如果所有学校的培养目标都是一样的,那么培养的人就没有多样性、个性化而言。如北师大朝阳附中的培养目标明确为“培养在交流、协作、批判、创造、反思、责任等方面具有良好素养,具有生成与发展、学习与创新两大核心能力的初中学生”。八十中学的培养目标为“培养有理想、负责任、会学习、善合作的现代中学生”。培养目标是整个学校课程设置和课程结构的直接依据,是学校所要造就的人的形象。

培养目标必须是全面的和相对具体的,是教育理念的具体化。在学校课程建设过程中,对于培养目标的解读和运用也存在误区,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有的学校没有提出学校的培养目标,直接用教育理念代替培养目标。

二是培养目标过于抽象、不具体,对于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模糊不清。如有一所学校提出的培养目标是“基于人的卓越发展,育走向世界的精英人才”,培养学生“具有健全的公民素质、卓越的学业基础、突出的创新品质和开阔的国际视野”。这里,修饰公民素质、学业基础、创新品质和国际视野的“健全”“卓越”“突出”和“开阔”等都是抽象的,是不具体的。

三是将培养目标和课程建设目标混为一谈。如有一所学校提出的课程建设目标是培养具有公共责任感、批判理性和生命情趣、追求卓越的人。这实际上是培养目标而不是课程建设目标。培养目标与课程建设目标是有区别的。培养目标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的具体化。它是由特定社会领域和特定社会层次的需要所决定的,也随着受教育对象所处的学校类型、级别而变化。为了满足各行各业、各个社会层次的人才需求和不同年龄层次受教育者的学习需求,才有了各级各类学校的建立。各级各类学校要完成各自的任务,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就要制定各自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的涵义定位于教育内部的教育与学生的关系,主要指“教育目标”,包含“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的”“教学目标”。

学校课程目标的明确性

课程目标是学校的某一门或一类课程的总体目标。它直接来源于学校的培养目标,也是对学校培养目标的支撑。北师大朝阳学校建校以来,学校一直非常重视课程建设,不断探索学校课程架构,建立课程结构与育人目标之间科学的逻辑联系。学校把育人目标明确为:培养在表达、交流、协作、批判、创造、反思、责任六大基本素养,具有生成与发展、学习与创新两大核心能力的初中学生。相应地,学校课程架构从建校时期的基础型、实践型、丰富型和发展型四位一体课程结构,演变为满足学生六大基本素养、两大基本能力的课程架构,更加强调和明确了课程的能力指向,清晰了课程与育人目标的逻辑关系。以上可以看作是北师大朝阳学校课程建设的总目标。而学校通过整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而构建的“人文与社会”“自然与科技”“艺术审美”“身心健康”四大领域的现有课程,每类都有各自的课程目标。

从目前情况来看,在学校课程建设上,对课程目标不够重视,特别是不清楚课程目标与培养目标的关系。如有一所学校在课程目标的标题下,只写了这样一段话:“以国家课程校本化改革为载体,激发学生良好的科学兴趣,实现知识与经验的整合,发展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建立自信、自强、快乐的精神,提高学科综合素养,培养学生获取幸福的能力”。很明显,这里没有区分课程目标与培养目标。所以,一定要明确课程目标是学生学完一门或一类课程之后所发展的结果,是整个培养目标的一部分。它与培养目标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也是上下位的关系。

综上,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培养目标、课程目标与学校课程建设个性化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办学理念就是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或办学思想,也称为学校教育哲学。办学理念是学校对办学实践的理性思考和理想追求,是办学信念的集中体现。具体地讲,是学校对为什么而存在,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的理性思考。所以,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办学目标、培养目标、课程及资源建设的哲学指导、精神方向。

下面,简要梳理一下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培养目标、课程目标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整体课程建设中的意义。

学校的办学理念具有独特性。由于办学环境、面临的问题、办学经验及信念等差异,办学理念也往往不同,从而表现出学校的鲜明个性特点。先进的办学理念应立足学校实际,继承学校的优良办学传统,体现时代精神要求和积极的文化价值观。正是这种办学理念的独特性,决定了一所学校办学目标、培养目标、课程建设的独特性。

学校办学目标往往又是和学校特色密切联系。学校特色是立足于本校,密切结合学校实际的产物,是在教育实践中努力挖掘、继承发扬并积极创造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的优势,所形成的有鲜明个性、独树一帜、成效显著的运行机制、办学风格和教育教学模式。这种特性也必定反映在一所学校的课程建设上,那就是课程建设的个性化。

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而提出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对象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因此制定培养目标需要考虑各自学校学生的特点。所以培养目标是具体可行的,也是独特的。

狭义上的课程目标的涵义定位于教育内部的教育与学生的关系,是一个相对狭窄而具体化的视角,它的涵盖面是特定的,主要指“教育目标”。这个意义上的课程目标包含“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的”“教学目标”。课程目标的最大特点是具体明确性。课程目标的这一具体明确性也决定了学校课程建设必须具有个性化,才能承载并反映教育理念、办学目标和培养目标。

所以,学校课程的个性化建设是必然的,也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培养目标、课程目标等综合影响的结果,而在这五者之中,学校办学目标是最上位的因素,直接影响或生发课程目标,而课程目标指引课程建设。

编辑  王宇华

猜你喜欢

课程目标培养目标办学
国内外高中化学课程目标比较与启示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历史课程目标及其分类的探索
浅谈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