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脾功能亢进症的中医辨证治疗

2015-02-01纪春玲张文志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9期
关键词:气滞证型脾脏

纪春玲 张文志

脾功能亢进症的中医辨证治疗

纪春玲 张文志

脾功能亢进症简称脾亢,是一种临床综合征,与脾脏增大有着密切的关系。属于祖国医学的“瘕积”范畴。其病机关键为气滞血瘀,脉络阻塞,结而成块。临床上辨证为气滞血阻、气虚血瘀、正衰瘀结3个证型。

中医辨证治疗;脾功能亢进症

脾功能亢进症患者经过介入治疗或切除脾脏以后,一般的血象会很快的得到改善。但不是每一例患者都适合介入治疗或切除脾脏。此刻,祖国医学的中医药治疗便可以发挥出其独特的优势作用。

脾亢属中医学中的“瘕积”范畴。此疾病的发生,大多与寒湿侵袭、病后体虚,情志抑郁或者是疟疾、黄疸等疾病久治不愈后,导致阻滞气机、脏腑失和、淤血内停、或兼痰湿凝滞而导致此病。此病的病机关键是气滞血瘀,脉络阻塞,结而成块。临床上治疗此病首先应该自习审查病机,为辨证论治提供有力的证据。现将此病的中医辨证论治介绍如下。

1 血瘀气滞

证候:脾脏软并且不坚硬,固定不移,腹部胀痛,舌质青暗或者可见瘀斑,舌苔薄,脉弦。

治法:理气活血、通络消积。

方药:金铃子散加减。玄胡15 g、灵脂米15 g、金铃子15 g、四花青皮14 g、毛蜡烛14 g、干归15 g、枳实12 g、京芎10 g、三棱草15 g。

如果气滞血瘀比较严重同时有寒象的,可酌加草红花、桃仁、丹参、赤芍等活血化瘀之品,用来治疗脾脏肿大。

此病证大多可见于疾病的早期,脾脏轻度增大,用手触之感觉软而不坚,此时患者正气未伤。此证型以肿块质软,腹部胀痛,舌质青暗为主要辨证的依据。此时病位在肝、脾,病性属实。

2 血瘀气虚

症状:腹部肿块比较明显,疼痛且坚定不移,纳呆乏力,时有寒热,面色黑黯并且身体消瘦,舌质紫暗或者可见瘀点,脉细涩。

治法:调理脾胃、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方药:膈下逐瘀汤加减。木芍药14 g、干归13 g、桃仁13 g、京芎12 g、灵脂米13 g、草红花8 g、玄胡14 g、牡丹皮15 g、乌药14 g、甘草10 g、生牡蛎28 g、党参14 g、云苓13 g、鳖甲14 g、冬术15 g。

如果脾脏大并而固定不移、疼痛者,可以应用鳖甲煎丸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此病证大多可见于疾病的中期,脾脏中度增大,用手触之感觉硬,此时患者正气已经大伤。此证型以腹部肿块、纳呆乏力、面色黑黯并且身体消瘦,脉细涩为主要辨证的依据。此时病位在脾胃,病性属于虚实夹杂,以实证为主。

3 正衰瘀结

症状:肿块坚硬,腹部疼痛逐渐加重,身体极度瘦弱,面色黧黑或者萎黄,纳差,舌光无苔,舌质淡紫,脉弦细或细数。

治法:活血化瘀、补气养血。

方药:化积丸合八珍汤加减。茯苓14 g、党参13 g、冬术15 g、、熟地14 g、甘草12 g、杭芍15 g、补骨脂13 g、当归15 g、莪术13 g、芎藭14 g、三棱13 g、苏方14 g、大腹子14 g、莎草15 g。

如果患者以头晕眼花、面色苍白、心悸脉细等血虚症状比较严重者,可以加上阿胶、首乌等以补血、养血;如果以疲倦乏力、头晕目眩、少气懒言等以气虚症状比较严重者,可以加上山药、黄芪等以益气健脾;如果以渴欲饮水、口干咽燥等津亏严重者,加上寸冬、石斛、花粉、丹参、沙参等以养液生津。如果肿块坚硬、瘀血比较严重的,加桃仁、鳖甲、丹参、水蛭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之品。临床上应该特别要掌握分寸,不可大量用药,否则血液外溢导致大出血危象。

此病证大多可见于疾病的晚期,脾脏重度增大,用手触之感觉坚硬,此时患者正气已经大伤。此证型以肿块坚硬、腹部疼痛,纳差,身体极度瘦弱,舌紫淡为主要辨证的依据。此时病位在肾、脾,病性属于虚实夹杂,以虚为主。

需要注意的是,临床上若患者出现感染的征象时,一定要使用抗菌药物以控制感染。与此同时在应用补益药的基础上加用清热解毒药。这样才能使患者尽早减轻病痛,早日恢复健康。

4 讨论

脾亢是一种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是血细胞数量减少,但是骨髓中相应的幼稚细胞却过度增生。脾脏肿大,脾切除后血象恢复,症状缓解[1]。此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与脾脏增大有着密切的关系。引起脾大的病因主要包括:①免疫系统相关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的Felty综合征、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结节病等。②感染性疾病: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布鲁菌病、粟粒性肺结核、黑热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血吸虫病及疟疾等。③血液系统相关疾病:a.浸润性脾大:淋巴瘤、各类急慢性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及淀粉样变性、骨髓增生性疾病及脂质贮积病等。b.溶血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地中海贫血及镰形细胞贫血等。④原发性脾大:发病原因不明。⑤脾的疾病:脾囊肿及脾血管瘤、脾淋巴瘤等。⑥其他相关疾病:门静脉血栓形成、脾静脉血栓形成、肝硬化、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脾亢主要有两方面的危害。①脾脏肿大时,患者会出现不舒服的感觉,尤其是在进食后更为明显。此时患者对此往往能够忍受,临床上可以见到“巨脾”患者,甚至整个左侧腹部都被脾脏所占据。②生理上的影响。血液在经过脾脏时,血细胞遭到过度破坏,导致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计数的减少,从而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概括起来就是红细胞数量减少,会出现贫血,导致面色苍白、虚弱乏力等临床症状 ;粒细胞数量减少,会容易导致感染;血小板减少很容易导致出血症状。临床上脾亢的诊断标准:①外周血细胞数量减少。② 脾脏出现肿大:体格检查呈现脾脏超过左侧肋缘,B超检查脾脏厚>42 mm,长径>120 mm,CT检查脾脏超过5个肋。③骨髓造血细胞呈代偿性增生。④肌酐(Cr)标记红细胞或血小板注人体内后,脾区放射性比例大于肝脏的2~3倍,提示血细胞在脾内过度滞留和破坏。⑤脾脏切除以后,可以使外周血象接近或恢复正常,其他症状也随之缓解。

[1] 刘峰,麻柔.中西医临床血液病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439.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9.198

2015-06-29]

136500 吉林省梨树县中医院

猜你喜欢

气滞证型脾脏
自拟脾胃安方治疗脾虚气滞型餐后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基于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的241例感染后咳嗽中医证素证型研究
基于自适应矩估计的BP神经网络对中医痛经证型分类的研究
脾脏也会出现钙化
A Meta-analysis of Dachaihu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 with the TCM syndrome of liver qi depression and liver-gallbladder dampness-heat
七制香附丸加味治疗卵巢囊肿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逍遥散加减联合果酸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脾脏肿瘤的护理体会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辨证针刺治疗不同证型干眼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