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光眼患者心理护理的应用价值评价

2015-02-01王亚丹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9期
关键词:负性青光眼病情

王亚丹

青光眼患者心理护理的应用价值评价

王亚丹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应用于青光眼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88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44例。A组行常规护理,B组在A组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护理干预后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 评分较干预前均显著降低,且B组显著低于A组(P<0.05);两组身体功能评分较干预前均显著提高,且B组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 在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护理中介入个性化心理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身体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青光眼;心理护理;身心状况

青光眼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眼科疾病,患者常表现为持续或间断性眼压升高,可造成不可逆性视力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1]。随着医疗护理模式的转变,“生物-心理-社会”医疗模式逐渐替代了传统的模式,心理因素在疾病治疗中的重要性获得了广泛关注[2]。本院在青光眼临床治疗与护理过程中,介入心理护理,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住院接受治疗的青光眼患者88例,其中男46例,女42例,年龄25~80岁,平均年龄(50.32±4.02)岁;青光眼类型:50例闭角型青光眼,38例开角型青光眼;病情严重程度:48例中度,40例重度。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具体包括:①支持心理疗法:鼓励患者抒发内心想法,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并对患者的遭遇表示理解与同情。针对患者的恐惧、焦虑、担忧等情绪,予以针对性疏导和安慰,并介绍疾病相关知识、治疗方法与转归,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与治疗,从而主动配合治疗与护理。②家庭支持:向患者家属讲解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及家庭支持对于病情康复的影响,指导患者家属主动关心和照顾患者,并尽量以积极乐观的情绪去感染患者,避免负性情绪影响患者。积极与患者家属沟通,充分了解其家庭情况以及经济状况,调整诊疗护理计划,最大限度地予以患者充足的家庭关爱以及经济支持。③行为干预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耐心指导患者学习掌握必要的生活技能,并根据患者的表现予以适当的奖励或者表扬,从而增强患者的医疗护理成功体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安排病情相似而心理状态较好的患者与之沟通交流,以积极的情绪带动和感染患者。④转移疗法: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鼓励患者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娱乐活动,例如集体健身、下棋、聊天等,以转移其负性情绪。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青光眼躯体功能量表评价患者的身体状态,共20项,每项5分,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身体功能越好。采用SAS与SDS评价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分越高则表示心理状态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SDS及SAS评分比较 干预前A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分别为(41.78±6.68)分、(30.71±6.05)分,B组分别为(40.25±7.28)分、(29.33±7.01)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A组分别为(38.71±9.55)分、(26.84±5.12)分,B组分别为(32.15±8.71)分、(15.33±9.34)分。两组干预后SDS及SA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并且B组降低程度显著低于A组(P<0.05)。

2.2 两组干预前后身体功能评分比较 干预前A组和B组患者的身体功能评分分别为(48.36±12.65)、(49.09±12.86)分,干预后分别为(63.84±16.48)、(82.45±18.85)分,干预后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且B组提高程度显著高于A组(P<0.05)。

3 讨论

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致盲性疾病,患者在发病以后可出现视力减退、视野缩小以及视神经萎缩等,严重时可导致患者失明,严重影响了患者日常生活行为及身心健康[3]。视力障碍导致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降低、日常生活行为活动范围受限等,故患者多存在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既往研究资料表明,青光眼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情绪相比于其他眼科疾病更为严重,对于应激事件的处理多表现为防御或者逃避态度,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诊疗护理依从性与生活质量。而紧张、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还将影响病情康复。主要是由于负性情绪可诱发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促进肾上腺素的分泌,从而引起心跳加速、血压升高等,还会诱发眼底病变以及瞳孔散大等[4]。因此,在对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完善心理护理,稳定患者的情绪,对于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以及临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护理中对于心理状态的护理,多是通过安慰、鼓励患者勿紧张、焦虑等,但并不能从深层次上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难以实现护理效果。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从患者的病情、生理、心理及个性特点出发,充分分析患者产生不良情绪的根本原因,从而灵活应用临床护理技术、心理学方法实施心理护理,能够解除困扰患者的心理问题,从而减轻或者消除其负性情绪[5]。本研究结果显示,B组在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后,SDS及SAS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降低,且显著低于A组(P<0.05),同时,患者的身体功能评分得以显著提高,并且显著高于A组(P<0.05)。

综上所述,良好的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改善其生理功能,促进其身心健康以及病情康复,改善临床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1] 陈静.心理护理在持续高眼压青光眼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9):73-74.

[2] 朱玉玲.青光眼患者心理护理35例效果观察.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z1):158,159.

[3] 张功秀,李玉霞.青光眼167例心理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0):77-78.

[4] 尹红,梁碧云,刘华英,等.心理护理在青光眼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中国卫生产业,2013(3):53.

[5] 李俊.心理护理干预对青光眼患者术前术后焦虑和抑郁的影响.中国医学创新,2011,8(24):103-104.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9.183

2015-05-12]

450000 河南省人民医院眼科

猜你喜欢

负性青光眼病情
青光眼问答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青光眼之家”11周年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中医药治疗青光眼的研究进展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