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

2015-02-01赵淑梅石文双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9期
关键词:总分产后孕妇

赵淑梅 石文双 王 楠

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

赵淑梅 石文双 王 楠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效果。方法 将168例例产后抑郁症的孕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总分>13分者16例,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19.05%,对照组EPDS总分>13分者33例,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39.29%。观察组产后抑郁症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能显著降低孕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临床可积极推广应用。

产后抑郁症:健康教育:心理护理

产后抑郁症是指产妇在产褥期内出现抑郁症状,表现为产后出现持续的情绪低落、孤僻、焦虑恐惧、悲观厌世及自杀倾向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疾患,常在产后6周内发病,对产妇、婴儿、家庭和社会均有不利的影响[1]。目前我国产后抑郁症发病率为11.38%~15.01%[2],严重影响产妇婴儿的身心健康,甚至导致产妇自杀和杀婴行为,危害极大。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抑郁症的症状,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2月~2013年4月在本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采用焦虑、抑郁情绪测定量表(HAD)[3]对前来本院做孕前检查的孕妇(32~34周)进行筛查,选出168例有孕期焦虑、抑郁情绪的孕妇,孕期HAD中A值或D值>11 分,可诊断为焦虑-抑郁情绪。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纳入标准:①年龄20~36岁;②孕周37~42周;③新生儿体重240~4100 g;④排除有精神疾病和严重的全身性疾病,无严重的并发症和合并症。两组产妇年龄、孕周和新生儿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方法,观察组加用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具体措施包括:①加强门诊宣教及健康教育。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利用孕妇学校和宣传资料对产妇进行卫生知识宣教,讲解妊娠、分娩、产褥各期生理变化,介绍母乳喂养有关知识。指导孕期保健,合理营养搭配,适当运动和休息等情况。让孕妇了解相关知识,做到心中有数[4]。及时了解孕妇的心理变化,如有情绪波动、焦虑抑郁倾向及时分析原因,消除不良因素减少抑郁的发生。②产时心理护理。孕妇临产入院后,面对陌生的环境及分娩知识的匮乏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此时护士应热情接待孕妇并帮助其熟悉环境,及时沟通并对孕妇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干预和心理疏导,同时施行导乐式陪伴分娩,做到关心体贴产妇,给予精神支持,有效减轻产妇疼痛缩短产程,保持情绪稳定减轻焦虑和抑郁感。③产后护理。医护人员应主动关心产妇,耐心倾听其诉说,鼓励产妇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识别产妇的负性情绪,有针对性的给予帮助指导,向产妇讲解产后保健知识和产后的生理变化,指导正确的哺乳和新生儿护理知识,让产妇掌握护理新生儿的技巧,并对自己充满信心,有助于胜任母亲角色。④出院指导。做好产后保健的同时指导家属要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尤其是丈夫应多关心体贴产妇,消除其思想顾虑,有利于产妇身体的恢复,也有效地避免了抑郁症的发生。出院后由社区保健组织进行有效的宣教指导、情感支持和心理疏导。

1.3 判定标准 在产后6周填写EPDS,并事先向其说明采用不记名的方式并且保证对其资料严格保密。EPDS总分<13分为阴性,≥13分为阳性,阳性者判定为产后抑郁症[5]。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产妇产后6周,观察组EPDS总分>13分者16例,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19.05%;对照组EPDS总分>13分者33例,产后抑郁症发生率为39.29%。观察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27,P<0.05)。

3 讨论

产后抑郁症严重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及新生儿生长发育,其发病因素可能与神经内分泌及心理社会因素有关[6,7]。研究表明,人格特征是产后抑郁症的基础,内分泌因素是其生物学基础,心理退化是其发生的心理学基础,负性生活事件增加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促发因素[8]。如孕期的焦虑、抑郁、夫妻关系不和、经济状况及医务人员态度不好均可诱发。针对产后抑郁症可采用药物治疗和心理护理,药物治疗因在哺乳期,产妇及家人担心药物对婴儿有影响难以接受,所以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干预措施主要对孕妇产前进行卫生宣教,可使孕妇了解妊娠期生理变化、分娩知识、育婴和自身护理知识,使其有信心面对分娩,稳定情绪减轻焦虑抑郁感。产时改变护理服务模式实行导乐陪伴分娩,分娩全程给予心理情感支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能够增强产妇信心,鼓励其战胜困难的勇气,同时护理人员耐心的倾听、理解和帮助增加正性反馈,增加安全感并帮助产妇建立良好的沟通能力,保持身心舒畅,顺利完成角色转换。目前由于社会竞争激烈,产妇在照顾婴儿的同时,还要承担工作压力,需要社会支持和家庭帮助,因此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了解产后抑郁症的危害,给产妇更多的理解、关心和帮助,为产妇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家庭环境,使其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减少负性情绪,改善抑郁症的预后,充分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

综上所述,通过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使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有了明显的降低,应从产前、产时、产后等方面早期识别和发现产后抑郁症,及时干预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以保证产妇和婴儿的身心健康。

[1] 蒋立春.产科抑郁与儿童发展.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1995,6(1):13.

[2] 杨怡,何仲.产后抑郁症发生情况与分娩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护理杂志,2003,19(3):63.

[3] 姜乾金.医学心理学.北京: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249,311.

[4] 李海峰.产后抑郁症60例心理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4): 90.

[5] 张荣莲,陈起燕,李艳华,等.产后抑郁症发病因素探讨.实用护理杂志,1999,34(4):231-233.

[6] 陆颖,胡卫红.产后抑郁症的病因与治疗进展.神经病学与精神卫生,2009,9(4):363.

[7] 张伟.产后抑郁症相关因素及综合干预研究进展.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0,16(5):477.

[8] 王素芹.护理干预对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影响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8):1444.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9.181

2015-05-15]

250132 山东省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总分产后孕妇
女性产后便秘怎么办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我有一个“孕妇”爸爸
孕妇睡觉会压到孩子吗
孕妇接种疫苗要慎重
产前检查“高危”孕妇别忽视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爱自己从产后护理开始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