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8例双侧膝关节同期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

2015-02-01赵英杰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0期
关键词:屈膝患肢置换术

赵英杰

28例双侧膝关节同期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

赵英杰

目的 探讨双侧膝关节同期置换围术期的护理。方法 对28例双侧全膝关节同期置换患者进行系统的术前术后护理, 同时做好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结果 28例双侧膝关节同期置换患者均手术成功, 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 护士在围手术期给予正确的护理, 能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双侧膝关节;同期置换;围手术期;护理

双侧膝关节同期置换术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麻醉风险、避免二次手术, 成为临床上治疗双膝骨关节炎的方法之一[1]。但出血量大,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增多是医护人员共同关心的问题。2011年1月~ 2015年 1月本科行双侧膝关节同期置换术 28 例, 无一例并发症发生,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8例患者中男 9例, 女 17例, 年龄 56~74岁。平均年龄64岁 ;其中重度骨性关节炎20 例, 类风湿性关节炎伴关节畸形8例患者中并存糖尿病 1例, 高血压 1例。

1.2 护理方法

1.2.1 术前护理 ①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耐心倾听患者主诉,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积极做好健康宣教工作, 讲解手术相关事宜 并介绍成功病例 减轻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②积极做好术前准备。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中老年人为主要人群, 入院后准确地评估病情及患者对手术的耐受能力, 对老年并发症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和治疗。术前指导患者练习双下肢直腿抬高练习、股四头肌舒缩运动、踝泵练习,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助行器、便器, 教会正确使用腹压及翻身方法。手术前1 d指导患者练习深呼吸、有效咳嗽, 嘱患者洗澡, 晚上灌肠, 22∶00以后禁食水, 如患者精神比较紧张22∶00之前可遵医嘱给予镇静药物。

1.2.2 术后护理:①病情观察。术后给予患者平卧, 患肢抬高超过心脏水平(20~30)cm, 膝下垫软枕使患肢屈曲15~20°, 24 h内持续吸氧、心电监护, 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妥善固定引流管, 保持引流通畅, 密切观察引流量、颜色, 并准确记录。 双侧关节同期置换术后。切口引流量较多, 切口处用冰袋间断冷敷72 h, 减少伤口出血。②疼痛护理。患者24 h内疼痛剧烈, 会严重影响患者舒适感,进而影响患者睡眠, 而且疼痛可影响切口的愈合导致机体免疫力减低, 影响术后康复[2]。应及时采用药物止痛措施, 防止引起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一般术后使用止痛泵, 效果不佳时遵医嘱配合使地佐辛等其他类止痛药使患者平稳度过危险期。③功能锻炼, 术后麻醉清醒后即可行双下肢肌肉收缩锻炼及踝泵运动, 具体方法为等张收缩训练, 股四头肌锻炼,平卧, 让大腿肌肉紧张, 努力使膝关节伸直, 保持5~10 s。2 min内重复此练习10次左右, 休息1 min后重复, 直到感到疲倦。踝泵, 上下勾脚, 牵拉小腿前后的肌肉, 保持5~10 min。周期性练习2~3 min, 2~3 次/h。直腿抬高练习, 平卧, 将膝关节伸直, 尽力将下肢抬离床面保持5~10 s, 慢慢放下, 重复直至感到疲乏。术后第3天开始使用持续被动活动机(CPM)进行关节功能锻炼。具体方法:起始角度从30°开始, 2次/d, 1 h/次。每次CPM机被动锻炼后, 给予膝关节局部冷敷 30 min,以减少关节积液和局部肿胀。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 每天增加10°, 术后2周屈膝达120°, 可停用CPM机。引流管拔出后鼓励患者下床行走, 应使用助行器, 防止跌倒等意外, 运动量由小到大, 活动时间由短到长。

1.2.3 并发症的预防 ①肺部感染: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体温、咳嗽、咳痰, 情况, 指导患者每日进行深呼吸及有效咳嗽, 给予翻身叩背1次/1~2 h, 鼓励患者咳嗽, 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时给予雾化吸入, 同时加强营养支持。②深静脉血栓:术后戴弹力袜, 护理上给予抬高双患肢, 指导每日进行踝关节背伸跖屈运动, 拔管后尽早下地活动, 同时嘱患者多饮水,降低血液的粘稠度。药物预防上遵医嘱低分子肝素钙5000 U, 1次/d, 皮下注射。积极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③感染:导致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主要原因是皮肤感染、尿道感染或牙科操作过程中细菌进入血液。术后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 有渗血及时更换, 密切观察体温变化, 若置换术后关节疼痛逐渐加重或体温再度升高, 应高度怀疑关节置换术后感染。④伤口愈合不良:常常与皮肤血循环受破坏及张力过大有关,应增强患者的抵抗力。⑤假体松动:多数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存在, 应用药物和加强饮食护理, 进行合理的功能锻炼, 饮酒患者应戒酒。

1.2.4 出院指导 出院后继续保持住院期间的各项功能锻炼, 但以增强肌力和恢复步态平衡锻炼为主, 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功能锻练分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主动活动锻练包括:①直腿抬高锻练:先用力使脚背向上勾, 再用力将腿绷直,然后整条腿抬起维持几秒钟后将腿放下, 并完全放松。练习应分组进行, 5~10次/组。②俯卧位屈膝锻炼:俯卧于床上,屈曲膝关节, 坚持数秒钟后将小腿放置床上。③座椅位抬腿锻练。患者坐于床边或椅上, 屈膝90°直抬小腿锻练。④主动屈膝锻练即弯腿练习:患者坐于床边双腿自然放松, 腿凭借重力自然下垂, 屈膝就能达到90°。被动活动锻练包括:②压腿练习:将腿伸直放于床上, 用软垫垫于足跟处并将手放在膝关节上方, 轻轻下压, 使腿尽量伸直, 维持5 min/次左右, 到可以忍受疼痛的程度为止, 这是锻练双腿伸直的最好方法。①弯腿练习:患者坐于床边自然放松双腿, 然后再用好腿放到患肢前方, 帮助向后压患肢, 用力大小以能够忍受为度。康复锻练每天的屈伸活动不在数量而在质量, 要尽量伸直和屈曲膝关节, 如果出现膝关节肿胀时, 必须减少活动次数及活动量, 给予冰敷30 min, 肿胀疼痛时, 应停止活动与医 生联系。术后1、3、6、12个月复查, 之后每年复查1次。

2 结果

28例双侧膝关节同期置换患者手术均成功, 无一例并发症。

3 小结

双侧膝关节同期置换手术患者年龄大、出血多, 易出现并发症, 所以护理难度大, 技术要求高。随着置换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完善, 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已成为双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治疗的首选。其优点是一次住院完成两个手术。

综上所述, 通过严格的术前评估, 精心的术前准备, 熟练的手术操作, 以及术后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 使手术的并发症大大降低。

[1] 赵建宁, 周利武, 陆维举, 等.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适应症选择及疗效分析.中国矫形杂志, 2002, 25(2):136.

[2] 李柳芬.疼痛管理在术后疼痛控制中的应用.护士进修杂志, 2008, 23(6):565.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0.156

2015-05-25]

122000 辽宁省朝阳市第二医院骨外科

猜你喜欢

屈膝患肢置换术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乳腺癌病人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及实施效果分析
What can you do?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春拂红墙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Hard Work Is just a Tool.But Where Do You actually Want to Go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双骨折术后并发患肢水肿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