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适护理在改善血液病患者化疗心理状态中的效果观察

2015-02-01李艳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9期
关键词:血液病评量化疗

李艳华

舒适护理在改善血液病患者化疗心理状态中的效果观察

李艳华

目的 观察舒适护理在改善血液病患者化疗心理状态中的效果。方法 67例血液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变化以及护理后症状自评量表中各因子变化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症状自评量表中各因子评分也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在改善血液病化疗患者心理状态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舒适护理;血液病患者;化疗;心理状态

血液病患者多数情况下由于疾病以及化疗的认知不到位或者是担心化疗产生的不良反应等,会产生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障碍[1],对进一步治疗有较大影响。本院对血液病化疗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4年5月收治的67例血液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3例)与观察组(34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14例,年龄17~59岁,平均年龄(38±4.2)岁,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1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7例,霍奇金淋巴瘤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3例;观察组中男21例,女13例,年龄19~31岁,平均年龄(38±3.4)岁,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1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6例,霍奇金淋巴瘤9例,非霍奇金淋巴瘤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在做好全面的入科宣传教育后,向患者家属讲解化疗的主要目的、益处、化疗前后的注意事项以及化疗会造成的不良反应、相应的对症解决方法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主要内容如下:①心理护理:责任护士应主动热情的与患者沟通交流,及时倾听患者的感受或者建议,并对造成患者不适的原因及程度进行评估,寻找相应对策。同时在交谈过程中注意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针对性的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该疾病的相关知识、进行化疗的主要目的、注意事项。②化疗前护理:在进行化疗前,向患者列举以往成功的化疗案列,帮助患者建立化疗信心,从而消除其存在的紧张、恐惧、不安等心理状态,同时保证室内的空气新鲜,给患者创造舒适的感觉,保证患者充分休息和良好精神状态。③化疗中护理:在进行静脉刺穿前首先要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特别是对经历过化疗的患者,在穿刺过程中要做到稳、准、快,以此减少给患者造成的疼痛刺激;对输液顺序进行合理安排,做好血管保护。在整个化疗期间,应指导患者多饮水、多食水果蔬菜,摄入足量的纤维素,促进肠蠕动,避免便秘。④化疗后的舒适护理:在化疗结束1周内,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并减少外出活动,防止发生感冒。保持口腔、皮肤、会阴以及肝门周边的清洁,每周进行血像以及肝肾功能复查。化疗后应为患者加强营养,补充优质蛋白质,同时忌辛辣及刺激性食物。

1.3 评价标准 采用SAS以及SDS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价,同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各因子进行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前的SAS、SDS评分分别为(49.44±3.27)分、(49.02±5.17)分,对照组患者护理前的SAS、SDS评分分别为(49.21±3.35)分、(48.76±5.24)分,两组患者护理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分别为(40.08±3.45)分、(41.33±4.5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7.54±3.61)分、(47.53±4.17)分,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护理后两组患者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后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评分对比:观察组躯体化(1.38±0.27)分、人际关系(1.23±0.24)分、敌对性(1.37±0.46)分、恐惧(1.52±0.34)分、偏执(1.16±0.29)分、精神病性(1.85±0.32)分;对照组躯体化(2.31±0.56)分、人际关系(1.75±0.54)分、敌对性(1.94±0.43)分、恐惧(2.32±0.45)分、偏执(1.76±0.35)分、精神病性(2.65±0.41)分。观察组患者症状自评量表各项因子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小结

血液病是一种原发于造血系统的疾病,常会对造血系统产生影响,从而造成血液异常改变,患者主要以贫血、出血以及发热为特征。造血系统主要包括血液、骨髓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及淋巴组织,涉及到造血系统病理、生理,患者患血液病后身体健康状况可明显下降。该疾病具有发病隐袭、病状隐匿[2]的特点,患者在患病情况下很难察觉,多数情况下是由于其他疾病就医或健康体检时被发现。所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以便早期发现从而进行及时治疗,显得尤为重要。舒适护理是一种在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的整体化、个性化,同时具有创造性的护理模式,其能够使患者的生理状态及心理状态得到有效提升,同基础护理相比更关注患者的舒适感受。

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34例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同对照组患者相比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症状自评量表各项因子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证明了在改善血液病患者化疗心理状态中,舒适护理效果显著,在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的同时,有利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从而为化疗的顺利进行以及患者病情康复提供了有效保障,也是现代护理工作“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

[1] 闫曼.血液病临床护理上的体会.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0): 4862.

[2] 张秀萍.舒适护理对血液病患者化疗的心理影响.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9):7097.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9.173

2015-06-02]

122000 朝阳市中心医院血液科

猜你喜欢

血液病评量化疗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血液病患者的应对策略
GM值在高危真菌感染风险的血液病患者诊断驱动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97例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临床分析
台湾地区素养导向的语文评量研究及其启示
心理量表,你应该知道的那些事儿
大数据时代基于OBE的线上会计基础培训评价
跟踪导练(二)(3)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PICC个性化护理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顺铂联合多西他赛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