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例肾铸型结石合并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2015-02-01罗友华徐晓玲杨晓丽许庆云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9期
关键词:肾造铸型瘘管

余 芳 罗友华 许 丹 徐晓玲 杨晓丽 许庆云

1例肾铸型结石合并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余 芳 罗友华 许 丹 徐晓玲 杨晓丽 许庆云

本文选取1例肾铸型结石合并遗传性良性红细胞增多症的病例,通过对该病例围手术期的护理进行探讨,总结护理措施及经验,以期指导临床。

肾铸型结石;红细胞增多症;围手术期;护理

肾铸型结石较多见,结石长期存在可导致血尿、尿路感染、梗阻,严重者可导致肾功能不全,早期多需手术治疗。而合并红细胞增多症后,血液粘稠度增加且流速缓慢,加重了心脏负担,术中术后易因血栓形成导致肾及其他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1]。本科于2014年11月17日收治1例左肾铸型结石合并遗传性红细胞增多症的患者,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术后17 d出院。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29岁,主诉左侧腰背部疼痛20 d,查B超示左肾铸型结石并左肾积水,即收住院治疗。查体见患者嘴唇及甲床明显发绀,未诉头晕头痛,无心脏疾病,无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无高原居住史。查血常规示红细胞7.28×1012/L,血红蛋白(HGB):228 G/L,红细胞压积:0.6660,血氧饱和度波动在80%~92%之间。患者直系亲属中3人有相似症状。术前给予隔天静脉放血疗法1次,200 ml/次,共放血1000 ml。术前1 d查血常规:红细胞:6.45×1012/L,HGB:206 G/L。12月2日行左侧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手术用时2小时20分,术中出血约300 ml。术后当天查血常规:红细胞5.92×1012/L,HGB:182 G/L,红细胞压积:0.5320。

2 护理措施

2.1 术前护理

2.1.1 术前加强宣教 向患者讲解红细胞增多,术后可能并发血管栓塞,告知栓塞的临床表现[2],提高患者警惕性;术后若出现类似表现需及时通知医生、护士及早做出诊断和治疗。

2.1.2 完善相关检查 术前了解患者心功能、血液指标情况;请血液科、麻醉科、心血管科医师进行会诊,各科根据患者的情况提出自己的意见,协助医生尽快落实。术前可给予鼻导管吸氧,2~4 L/min,以提高患者机体氧含量。

2.1.3 静脉放血疗法的护理 每次行静脉放血治疗前,向患者解释目的及相关的配合。放血前给予静脉补液、心电监护;选较粗、直的肘正中静脉或头静脉,9号输血针进针并固定,快速接稀释肝素钠溶液湿润过的50 ml注射器进行抽吸,并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面色变化;抽满50 ml,快速更换另一注射器;注意严格无菌操作,并保护静脉[3]。放血200 ml后,拔出针头,按压穿刺点5~10 min,以免出现渗血、皮下血肿。在此过程中,患者若出现胸闷、气促、心悸、头痛等,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告知医生,协助医生进行处理。抽出的血集中,用有效浓度达10000 mg/L的含氯消毒剂干粉搅拌,作用>2 h后进行排放。

2.2 术后护理

2.2.1 一般护理 术后给予患者去枕平卧位6 h,心电监测24 h,禁食禁饮至肛门排气后;患者红细胞增多,携氧能力下降,术后持续面罩给氧,使血氧饱和度维持92%~100%,以促进患者康复。

2.2.2 防止血栓形成 由于红细胞增多,患者血液粘稠、缓慢易形成血栓。术后卧床期间,遵医嘱给予补液,补液>2000 ml/d以稀释血液,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麻醉清醒后,协助患者1次/2 h改变体位,以改善受压肢体的血液循环。术后当日起,给予患者抬高下肢20°,指导进行下肢关节主动或被动活动,如足背屈、直腿抬高等;指导家属给予患者下肢按摩,如挤捏腓肠肌等[4],以促进血液循环。注意患侧下肢运动幅度要适度,以不引起腰部伤口疼痛为宜。术后注意保暖,防止因冷刺激引起血液瘀积。术后5~7 d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帮助患者下床适度活动。一旦出现血栓形成的现象,及时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予抗凝、抗感染等治疗[5]。

2.2.3 肾造瘘管的护理 大部分患者术后都会留置肾造瘘管。向患者讲解留置肾造瘘管的目的、意义和时间。一般情况下,术后当日肾造瘘管出血量较多,第2~3天会慢慢减少[6]。①术后1~2 d肾造瘘管引流液多为血性液体,给予伤口沙袋加压;注意观察造瘘口周围的敷料情况,出现渗血要及时通知医生并协助处理;因患者血液粘滞,需每20~30分钟沿造瘘管下端向离心方向挤捏,以防造瘘管被血块堵塞;将造瘘管引流液颜色与尿液颜色进行比较,以观察出血是否停止。②将引流袋妥善固定于床边,留有足够长度以确保患者在翻身时不会牵拉到肾造瘘管。引流液要及时倾倒,引流袋出入口被血块堵塞时及时更换。③术后定时复查血常规,注意查看WBC、HGB及红细胞的变化,结合患者病情判断患者的出血情况。④保持肾造瘘管引流通畅。患者出血较多时,肾造瘘管易被血块堵塞,可在无菌操作下用注射器进行抽吸。⑤术后5~7 d患者病情平稳后可安排腹部平片检查,根据结果给予拔除或保留肾造瘘管。拔管后肾造瘘口处给予凡士林纱布填塞,嘱患者取健侧卧位[7]。拔管后注意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

2.2.4 尿管的护理 术后常规留置三腔硅胶尿管。保持尿管引流通畅,使其处于开放状态[8];尿管引流液为血性液体时,可遵医嘱给予低压持续膀胱冲洗,以防血液凝结成块堵塞尿管。术后6~8 d可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拔除尿管。

2.2.5 饮食护理 嘱患者每天饮水量>2000 ml,以起到自体冲洗的作用;同时降低血液粘稠度。给予清淡、低脂饮食,嘱患者多进食新鲜水果蔬菜。

3 小结

铸型结石一般都较大,加之红细胞增多,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流缓慢,大大增加了手术难度,术中术后易因血液粘稠造成血栓而引起各种并发症。因此,充足的术前准备、术后密切的病情观察、精心的照顾、相关并发症的预防非常重要。经过细心、科学的护理,患者手术顺利,未发生因血液粘稠导致的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出院时患者红细胞:6.12×1012/L,HGB:153 G/L,患者无明显不适。术后拔除尿管,患者尿液颜色转清,伤口愈合,如期出院。

[1] 张丽红,李红.3例巨大子宫肌瘤合并红细胞增多症围手术期护理.黑龙江护理杂志,2000,6(4):56.

[2] 方琴. 20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合并肝包虫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西藏医药杂志,2012(2):65-67.

[3] 柯小清,赵敏,郭新宁.红细胞增多症静脉放血治疗1例护理体会.环球中医药,2013,1(6):214-215.

[4] 于颖,朱立波,李艳博.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治疗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围手术期护理.吉林医学,2008,29(22):2030.

[5] 盛霜.1例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手术护理.当代护士(学术版),2013(9):116-117.

[6] 文琴,黄静援.经皮肾镜下钦激光碎石取石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贵州医药,2011.3(11):1048-1049.

[7] 胡桂莲,潘莉莉,陶翠云,等.微创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护理体会.皖南医学院报,2012.31(6):505-507.

[8] 由慧娟.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53例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贵州医药,2009,33(12):1143-1144.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9.165

2015-05-22]

510317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肾造铸型瘘管
先天性耳前瘘管的诊治进展
一种铸型铝的铸造方法
镂空铸型对QT400-18 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镂空铸型对HT300 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双色荧光油墨在肾管道铸型标本中应用研究*
耳前瘘管:聪明洞还是烦恼洞
对留置肾造瘘管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研究
先天性耳前瘘管的走行观察与手术治疗
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后两种不同方法固定肾造瘘管的效果比较
猪回肠食糜的取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