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术后颅内感染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2015-02-01刘秀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9期
关键词:大池鞘内神经外科

刘秀华

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术后颅内感染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刘秀华

目的 探讨持续腰大池引流配合鞘内注射敏感抗生素治疗术后颅内感染的疗效与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行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术后8例,颅脑外伤术后4例,脑膜瘤术后1例。结果 13例行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术后颅内感染者引流后2~7 d体温开始下降,脑脊液白细胞数开始减少,感染症状减轻,最后均治愈出院。结论 持续腰大池引流脑脊液并配合鞘内注射敏感抗生素是治疗颅内感染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术后颅内感染;持续腰大池引流;鞘内注射;疗效观察

术后颅内感染是困扰神经外科医师的难题之一,临床治疗颇为棘手,而且颅内感染常与脑积水、脑水肿、脑膨出等同时存在,直接影响手术治疗效果和患者的预后[1]。2013年1月~2015年1月本科对术后颅内感染的13例患者采取持续腰大池引流配合鞘内注射敏感抗生素,经过精心护理与观察,有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本科收治的13例行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术后颅内感染患者,男9例,女4例,年龄20~76岁,平均年龄52岁,其中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术后8例,颅脑外伤术后4例,脑膜瘤术后1例,发病时间3~5 d内8例,7~10 d内5例。

1.2 临床表现 13例患者均有颅内感染的临床表现:①术后患者体温持续升高,脑膜刺激征阳性,意识障碍。②脑脊液常规检查:外观浑浊,白细胞>10×106/L。③脑脊液细菌培养阳性。同时具备上述2项或2项以上指标时,可诊断为术后颅内感染。

1.3 治疗方法 准备好用物,嘱患者左侧或右侧卧位于硬板床上,使躯干弯曲呈弓形与床面垂直,穿刺点一般在L3~5椎间隙处,消毒后行局部麻醉,无菌操作,用硬膜外穿刺针穿刺,将导管头端置入腰椎蛛网膜下腔内7~10 cm,脑脊液呈流通状态,妥善固定硬膜外导管,末端连接无菌引流袋,通过调整引流袋高度来控制引流量及速度,引流量在200~300 ml/d,定期做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或细菌培养,向鞘内注射敏感抗生素治疗[2]。

1.4 护理

1.4.1 加强健康宣教,由于腰大池引流为有创操作,患者往往产生恐惧心理,护理人员了解患者心理特点,针对不同患者,耐心细致进行健康宣教,说明治疗目的、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

1.4.2 严密观察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瞳孔的变化、有无头痛呕吐、肢体功能障碍、颈部抵抗感等,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lasgow昏迷计分法)进行评分记录。置管后去枕平卧6、12 h后采取平卧或侧卧,保持头高位(床头抬高15~30°),便于脑脊液引流,根据患者病情,定时监测,发现异常立即报告,配合医生及时处理。

1.4.3 妥善固定引流管,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状,患者宜取侧卧,引流袋入口高于外耳道平面10~15 cm为宜,引流液在200~300 ml/d,严格控制引流液的速度,避免引流过量,防止继发枕骨大孔疝、低颅压及气颅等。翻身搬动患者,两人共同完成,可暂夹管,防止液体倒流,操作完毕后,检查引流管有无扭曲受压脱落等,保持引流通畅。如引流不畅时,查找原因,配合医生及时处理。

1.4.4 预防颅内感染 由于持续腰大池引流时颅腔在一定程度上与外界相通,增加感染机会,因此减少室内人员流动,限制探视,保持空气新鲜,紫外线消毒1次/d,保持伤口处敷料清洁干燥,按时换药,每天更换引流袋,搬动患者时可暂时夹闭引流管,防止逆流。坚持无菌操作,根据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定期留取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检查,细菌培养,配合鞘内注射敏感抗生素药物,以便控制颅内感染 。

1.4.5 加强基础护理 脑损伤的患者常伴有发烧、意识障碍,鼓励患者床上肢体活动,可根据患者肢体机力活动情况,予以气压泵治疗,2次/d,30 min/次,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注意每2小时翻身拍背1次,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患者咳嗽、排痰。按摩受压部位皮肤,及时更换衣物、被褥,保持床单清洁干净,防压疮形成。对于昏迷患者做好口腔护理,2次/d,防止口腔溃疡及口腔异味。鼓励患者多饮水以防尿路或肺部感染,避免增加感染的机会。

1.4.6 拔管 随着脑脊液颜色的澄清,各项指标的恢复,患者一般情况好转,夹管24 h后无颅内高压症状,应及时拔管,以防引流过久,诱发或加重感染,最长持续引流≤2周,拔管后局部加压包扎,去枕平卧6~8 h,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瞳孔 意识状态,注意敷料有无渗血、渗液等,以防脑脊液漏的发生。

1.4.7 健康指导 指导患者保持充足的睡眠,劳逸结合,外出时需有人陪护,注意安全。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平衡膳食,合理营养,增强抗病能力,生活有规律,戒烟戒酒,按医嘱服药,不得擅自停药,定期复诊。加强功能锻炼,促进早日康复[3]。

2 结果

13例行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术后颅内感染者引流后2~7 d体温开始下降,脑脊液白细胞数开始减少,感染症状减轻,最后均治愈出院。

3 小结

颅内感染是神经外科手术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如处理不当可导致患者死亡。持续腰大池引流创伤小、操作简单方便、手术时间短,更有利于观察病情,减少痛苦,留置引流管时间长。观察脑脊液的动态变化,同时鞘内注射敏感抗生素可以增加局部抗生素的浓度,从而达到更有效的抗感染治疗。

综上所述,持续腰大池引流配合鞘内注射敏感抗生素治疗术后颅内感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在神经外科日趋完善,在短时间内降低颅内压,改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了疗程,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尚爱加,程东源,周定标.清洁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的治疗.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2):84-86.

[2] 柴昌.脑脊液持续引流治疗颅内感染的临床研究.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9,23(5):462-464.

[3] 宗绪毅,崔勇.神经外科手术后颅内感染常见问题处理.中国医刊,2011,46(10):86-88.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9.163

2015-05-29]

221700 江苏省丰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猜你喜欢

大池鞘内神经外科
侧俯卧位摆放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护理
Ommaya囊与腰大池介入对结核性脑膜脑炎并脑积水的疗效对比
不同剂量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联合脑脊液持续引流置换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对比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神经外科腰大池引流患者症状发生调查及相关性分析
皮下隧道式腰大池外引流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护理分析
多发性硬化应用β干扰素鞘内注射治疗的效果分析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给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
张波:行走在神经外科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