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缬沙坦与硝苯地平联合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

2015-02-01谭冬冬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9期
关键词:缓释片硝苯地平缬沙坦

谭冬冬

缬沙坦与硝苯地平联合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

谭冬冬

目的 探讨缬沙坦与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6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组采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13%;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12%,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1.25%;观察组患者血压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与硝苯地平联合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显著,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缬沙坦;硝苯地平;老年原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不仅会引发相应高血压症状,长时间高血压状态还会造成患者心、脑等多器官损坏,最终导致患者器官衰竭,具有较高致残率和致死率,特别是对老年患者威胁较大。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硝苯地平与缬沙坦联合治疗,效果显著,现将相关报告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10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5例,以上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委员会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1],并经由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及全胸片检查后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排除心功能不全及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5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61~79岁,平均年龄(70.4±3.5)岁;观察组33例,男20例,女13例,年龄60~81岁,平均年龄(70.7±3.4)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缬沙坦联合治疗,具体方法如下:给予对照组患者硝苯地平缓释片(扬子江药业有限公司,规格 10 mg,国药准字 H32026198)口服治疗,20 mg/次,1次/d。给予观察组患者硝苯地平缓释片口服治疗,10 mg/次,1次/d,同时给予缬沙坦(北京赛科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规格80 mg,国药准字H200402174)口服治疗,80 mg/次,1次/d。以上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治疗期间禁用会对血压造成影响的其他药物,饮食以低盐、低脂类为主。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血压变化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依照卫生部(现卫计委)制定的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定:舒张压(DBP)下降>20 mm Hg(1 mm Hg=0.133 kPa)可视为显效;DBP下降<10 mm Hg,但达到正常水平可视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可视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经连续4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显效19例(57.58%),有效12例(36.36%),无效2例(6.06%),总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患者中,显效12例(37.50%),有效13例(40.63%),无效7例(21.88%),总有效率为78.1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中,发生踝部水肿1例,轻度咳嗽2例,头痛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12%,对照组患者中,发生轻度咳嗽4例,头痛3例,乏力症状2例,头昏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2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变化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收缩压为(142±17)mm Hg,舒张压为(95±12)mm Hg;治疗后收缩压为(118±11)mm Hg,舒张压为(83±4)mmHg。对照组患者治疗前收缩压为(141±16)mm Hg,舒张压为(94±13)mm Hg;治疗后收缩压为(128±12)mm Hg,舒张压为(91±3)mm Hg,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压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高血压为临床常见疾病,主要可以分为原发性、继发性两种,其中原发性高血压大约占总数的95%[2],对患者身体健康威胁较大,严重情况下可危及患者生命。当前临床降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控制患者血压,从而降低其所造成的靶器官损害风险,最终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对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应不仅局限于该疾病本身,更为重要的是减少各类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从而有效保护患者其他重要器官。

硝苯地平缓释片为临床常用抗压药物,持续作用时间长且毒副作用相对较小,主要是通过抑制心肌同血管平滑肌钙离子的跨膜运转,从而阻止钙离子内流,使得心肌血管逐步扩张,最终起到良好的降压效果。除此之外,其还具有扩张患者冠状动脉、减少冠状动脉张力、增加供氧量、增加血管流量、保护血管皮内细胞、抑制动脉硬化等作用[3]。缬沙坦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抗结剂,能够有效抑制醛固酮释放,并减少患者血管收缩、水钠潴留,同时不会对缓激肽灭活与降解造成较大影响,因此药物治疗过程中患者较少出现咳嗽等不良反应,更不会对患者肾小球滤过率造成影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对肾脏造成的损害,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在本次研究中对3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硝苯地平与缬沙坦联合治疗,治疗有效率为93.94%,高于对照组的78.13%,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压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缬沙坦与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同单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的患者相比,更为安全有效,具有较高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1] 周燕玉.硝苯地平缓释片与缬沙坦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观察.内蒙古中医药,2011,30(22):91-92.

[2] 成迎晖.苯磺酸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48例临床疗效.基层医学论坛,2011,6(6):558-559.

[3] 沈志坚.硝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对比分析.当代医学,2010,16(20):147-148.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9.097

2015-07-01]

450000 武警河南总队离职干部休养所卫生所

猜你喜欢

缓释片硝苯地平缬沙坦
从缬沙坦结晶母液中回收缬沙坦
妊高症患者治疗中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的应用研究
硝苯地平控释片对高血压冠心病的应用效果研究
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高征的临床效果
三七总皂苷缓释片处方的优化
缬沙坦和雷公藤多苷联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效果
氢溴酸高乌甲素纳米粒缓释片的制备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40例临床疗效观察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蛋白尿46例疗效观察
布洛芬缓释片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