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米索前列醇和缩宫素联合应用对产后出血预防的临床价值

2015-02-01秦承香黄成龙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9期
关键词:米索宫素出血量

秦承香 李 花 黄成龙

米索前列醇和缩宫素联合应用对产后出血预防的临床价值

秦承香 李 花 黄成龙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和缩宫素联合应用在预防产后出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95例分娩的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产妇分娩后给予肌内注射20 U缩宫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0.4 mg米索前列醇肛塞,观察两组产妇术后2、24 h出血量,同时记录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术后2、24 h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和缩宫素联合应用在预防产后出血中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米索前列醇;缩宫素;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为产妇分娩期严重并发症之一,通常情况下在胎儿分娩后24 h内出血量>500 ml可视为产后出血,其也是造成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1]。从造成产后出血的原因来看,其最为常见的原因为宫缩乏力,而羊水过多、多胎妊娠、巨大儿、前置胎盘以及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等是引起宫缩乏力主要高危因素[2]。有效防治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是降低产妇临床死亡率的重要措施。本院采用米索前列醇联合宫缩素预防产后出血,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4年3月分娩产妇95例,产妇均为头位单胎,排除妊娠合并症、血液病等相关疾病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47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37岁,平均年龄(28.4±3.5)岁,平均孕周(38.5±4.4)周;观察组48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39岁,平均年龄(28.6±3.7岁),平均孕周(38.7±4.5)周。两组产妇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产妇均给予腰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均采用常规操作进行手术,术式采用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照组产妇分娩后,在子宫体给予缩宫素20 U肌内注射,术后采用缩宫素20 U静脉滴注。观察组产妇分娩后在子宫体给予缩宫素20 U肌内注射,米索前列醇0.4 mg放置直肠前壁距肛缘5~6 cm处,后采用缩宫素20 U静脉滴注。

1.3 观察指标 采用统一容器对产妇产后2、24 h出血量进行测量,测量方法为:胎儿分娩后采用吸引器吸血,并对吸引器中的血量进行记录,随后采用量杯对术后阴道流血量进行测量,同时对纱布血量进行测量。对产妇产后2、24 h出血量进行计算,同时观察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情况对比

2.1.1 两组产妇产后2 h出血量比较 观察组产妇产后2 h出血量为(125.32±33.54)ml;对照组产妇产后2 h出血量为(183.47±39.46)ml,观察组产妇术后2 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1.2 两组产妇产后24 h出血量比较 观察组产妇产后24 h出血量为(201.51±49.67)ml;对照组产妇产后24 h出血量为(294.17±71.68)ml,观察组产妇产后24 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面部潮红1例(2.08%)、胸闷2例(4.17%)、恶心呕吐1例(2.0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对照组产妇面部潮红、胸闷、恶心呕吐各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8%,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当前剖宫产术广泛应用的情况下,预防产后出血已经成为了产科医生关注的重点问题,特别是在产后2 h发生出血的几率较高[3],所以选择作用持续时间长、起效速度快并能促进子宫收缩的药物,是预防及治疗产后出血的关键内容。在临床预防产妇出血中常采用宫缩剂、前列醇制剂、麦角新碱等药物干预。

米索前列醇为人工合成的前列腺素E1的衍生物,其主要是通过增加子宫张力及宫内压来促进子宫平滑肌的收缩,从而使得子宫创面胎盘血窦关闭,最终达到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的目的。该药物具有起效速度快(用药2 min后即可起效)、持续作用时间长的优点,在30 min时达到血药浓度高峰。缩宫素属于多肽类激素,其主要是通过促进子宫肌质网钙释放,对子宫平滑肌节律性收缩进行刺激,从而有效增加子宫平滑肌收缩频率,提升子宫平滑肌张力,促进胎盘剥离,最终达到关闭血窦、减少产后出血的效果。米索前列醇虽然起效较快,且持续作用时间可达到30~40 min,但是其短时间内会被催产素酶灭活,至第三产程结束时已经基本失效,需继续使用缩宫素,因此需与缩宫素联合应用。另一方面,由于产妇个体差异性较大,所以产妇对药物敏感性也有明显差异,因此产妇用药后需密切观察其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提高治疗安全性[4]。

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产妇采用米索前列醇和缩宫素联合应用,观察组产妇产后2 h出血量为(125.32±33.54)ml,产后24 h出血量为(201.51±49.67)ml,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83.47±39.46)、(294.17±71.68)m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对照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8%,观察组产妇不良反应率虽略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米索前列醇和缩宫素的联合应用中,通过协同作用能够有效促进产妇产后子宫收缩,从而显著减少产后出血量,且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无明显增加,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1] 熊文栋,黄永刚.缩宫素配伍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应用.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8,16(2):53-54.

[2] 王颖.米索前列醇联用缩宫素防治剖宫产产后出血36例临床分析.中国保健营养,2013,22(10):121.

[3] 卢晓玲,彭晓莹.米索前列醇配合缩宫素对减少剖宫产出血的疗效分析.中国医药指南, 2013,10(18):467-468.

[4] 刘巧霞.缩宫素及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评价.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0):125-126.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9.091

2015-06-12]

133000 吉林省延吉市医院妇产科

猜你喜欢

米索宫素出血量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米索前列醇在妇科临床的应用
米索前列醇在计划生育临床干预中的应用效果
分娩镇痛联合微泵静注缩宫素的临床效果观察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引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观察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防治剖宫产产后出血54例
67例脑出血患者超急期中风急症证候与出血部位、出血量的关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