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50例分析

2015-02-01付奎升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9期
关键词:呼吸衰竭呼吸机阻塞性

付奎升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50例分析

付奎升

目的 分析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50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均给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分析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在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结果 50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经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0%;且治疗后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频率及心率等方面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2.0%。结论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无创机械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危重症,及时给予有效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本文主要分析了无创机械通气在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12月本院收治的50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男28例,女22例,年龄最大80岁,最小61岁,平均年龄(71.4±3.5)岁,慢阻肺平均病程(7.5±2.4)年;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均满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相关诊断标准;动脉血氧分压<60 mm Hg (1 mm Hg=0.133 kPa)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50 mm Hg;均无机械通气治疗禁忌证,排除深度昏迷、合并严重心脏疾病、肺大泡患者;且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给予解痉、抗感染、止咳、平喘、化痰、糖皮质激素以及纠正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等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无创机械通气治疗,选择面罩式双水平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模设置为S/T模式,吸气相压力从10 cm H2O (1 cm H2O=0.098 kPa) 逐渐向15~20 cm H2O增加,呼气相压力从5 cm H2O逐渐向6 cm H2O增加,吸氧浓度为30%,呼吸频率为20次/min。3~4 h/次,2~3次/d。通气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及呼吸机参数。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1]详细记录患者治疗前后PaO2、PaCO2、呼吸频率及心率变化情况。治疗后,患者咳嗽、呼吸困难、肺部干湿啰音等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血气分析各指标正常,可视为显效;患者症状、体征明显好转,血气分析各指标部分改善,可视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血气分析等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可视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50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经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后,显效36例(72.0%),有效12例(24.0%),无效2例(4.0%),总有效率为96.0%(48/50)。

2.2 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前,患者PaO2为(51±7)mm Hg,PaCO2为(75±8)mm Hg,呼吸频率为(27±5)次/min,心率为(98±5)次/min。治疗后,患者PaO2为(81±8) mm Hg,PaCO2为(51±4)mm Hg,呼吸频率为(18±4)次/min,心率为(85±2)次/min。治疗后患者PaO2、PaCO2、呼吸频率、心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析 本次研究的50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经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后,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例,胃肠胀气2例,呼吸机对抗2例,面部损伤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0%(6/50)。

3 讨论

慢阻肺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主要疾病特征的慢性肺部疾病,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造成的严重缺氧、二氧化碳潴留症状,该疾病的发生与职业性粉尘、吸烟、空气污染、遗传因素、感染因素等有密切关系[2]。其中呼吸衰竭为其严重并发症之一。机械性通气是临床主要治疗方法,是一种利用呼吸机使患者气道和肺泡间形成压力差,随后在压力差作用下促进患者呼吸,使机械代替人体自主呼吸来辅助患者呼吸的治疗方法。分为创机械通气与无创机械通气两种[3]。

在本次研究中,50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并发症发生率为12.0%;且治疗后,患者PaO2、PaCO2、呼吸频率、心率等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改善效果明显。由此可知,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无创机械通气治疗主要是通过面罩、鼻罩等无创人工气道来与呼吸机进行连接,从而进行机械通气。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有效改善了有创机械通气需建立人工气道来连接呼吸机的繁琐,减轻了患者痛苦,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无创机械通气治疗优势具体如下:①无创机械通气能够在短时间内降低患者二氧化碳分压,并促进其氧分压升高,从而缓解其呼吸困难症状,促进患者自主呼吸恢复;②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具有操作方便的优势,有效避免了有创机械通气因气管切开及气管插管等操作造成的感染问题,减少了并发症发生,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缓解其经济压力[4]。但值得注意的是,呼吸机安装前需认真确定面罩固定情况,避免因漏气现象造成人机对抗现象。

综上所述,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1] 吴玉枝.不同方式的机械通气治疗老年COPD所致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4,35(6):48-50.

[2] 王世波.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疗效分析.医学综述,2010,16(15):2394-2395.

[3] 尚东,党晓敏,杨岚,等.无创正压通气对AECOPD患者呼吸肌疲劳的治疗作用.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35(6): 824-827.

[4] 陈玲,周青山.SIMV+PSV机械通气模式对COPD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36(1):125-128.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9.070

2015-05-18]

130021 吉林省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呼吸衰竭呼吸机阻塞性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与CAT评分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临床护理观察
呼吸衰竭的护理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