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5-02-01王海鹰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0期
关键词:肛肠肠系膜外科

王海鹰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王海鹰

目的 初步探讨肛肠外科临床上对于直肠癌患者实施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的临床效果, 以期为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 74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37例。研究组实施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进行治疗, 对照组则采用常规的外科手术进行治疗, 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59.4±12.5)min、(14.7±0.5)d, 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16.9±10.6)min、(12.4±0.6)d, 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102.4±14.9)ml, 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217.0±19.6)ml,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11%(3/37), 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92%(7/3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肛肠外科临床上对于直肠癌患者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进行治疗效果显著, 能显著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减轻患者家庭负担, 并且患者术后恢复较快并发症较少, 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肛肠外科;临床效果

对本院肛肠外科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74例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初步探讨肛肠外科临床上对于直肠癌患者实施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效果, 以期为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肛肠外科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74例直肠癌患者, 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37例。研究组中男21例, 女16例;年龄37~71岁, 平均年龄(53.9±4.7)岁;患者肿瘤距离肛缘距离为(7.9±1.8)cm, TME分期结果表明, Ⅰ期患者3例, Ⅱ期患者11例, Ⅲ期患者23例。对照组中男20例, 女17例;年龄35~72岁, 平均年龄(54.1±4.6)岁;患者肿瘤距离肛缘距离为(8.0±1.7)cm, TME分期结果表明, Ⅰ期患者4例, Ⅱ期患者12例, Ⅲ期患者21例。本研究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查, 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并且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基本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外科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则实施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进行治疗:患者术前常规准备和麻醉, 在手术切断并高位结扎肠系膜血管后, 对患者病灶部位的淋巴结也进行仔细的清扫, 在直视的条件下通过电刀对骶前筋膜以及直肠固有膜进行锐性分离, 两侧则在肠系膜与骨盆壁之间分离, 前方则在Denovilliers筋膜锐性分离到患者肿瘤组织下方3 cm处[1]。术中需要注意保护其他正常组织以及周围神经, 同时需要确保直肠以及直肠相应的系膜完全切除, 术后常规缝合, 并进行抗感染处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通过术后随访统计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59.4±12.5) min、(14.7±0.5)d, 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16.9±10.6)min、(12.4±0.6)d, 两组比较差异具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102.4±14.9)ml, 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217.0±19.6)ml,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36, P=0.004<0.01);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11%(3/37), 其中泌尿功能障碍患者1例, 性功能减退患者1例, 勃起障碍患者1例, 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92%(7/37), 其中勃起障碍患者2例, 泌尿功能障碍患者2例, 性功能减退患者3例,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9, P=0.02<0.05)。

3 讨论

直肠癌是肛肠外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一般多发生于齿状线和直肠乙状弯曲等部位, 由于其发生部位一般较低, 临床上往往较容易诊断[2]。目前临床上该疾病的治疗主要以手术方法为主, 外科手术方法能有效对病灶组织进行清除。临床报道表明, 常规的外科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一般较高, 主要并发症包括性功能障碍和泌尿功能障碍等,主要表现为术后勃起障碍、射精功能异常、膀胱容量减小以及残余尿量增多等[3]。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是对患者的脏层腹膜与直肠后间隙中壁层腹膜之间进行操作, 因此手术过程中更加注重锐性分离以及较为精细的解剖操作, 因此对主治医生的手术操作技巧要求较高[4]。该方法目前已相对成熟, 在临床上使用较为广泛, 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8.11%(3/37), 与常规方法治疗后的发生率相比显著要低(P<0.05), 这与临床报道相符[5]。

综上所述, 肛肠外科临床上对于直肠癌患者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进行治疗效果显著, 该手术能显著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减轻患者家庭负担, 并且患者术后恢复较快并发症较少, 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蔡建铨, 杨觉先, 张晓峰.全直肠系膜切除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观察.西部医学, 2014, 26(7):888-890.

[2] 宋明东, 周活动, 谢伟, 等.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疗效观察.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4, 20(2):107-110.

[3] 薛万江, 毛勤生, 李鹏, 等.腹腔镜与开腹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短期临床疗效比较.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32(2):149-151.

[4] 陈敏辉, 麦观保, 李全荣.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观察.临床医学工程, 2012, 19(7):1142-1143.

[5] 陈煌辉, 王明元, 徐志峰, 等.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福州总医院学报, 2011(4):206-207.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0.044

2015-04-29]

124000 辽宁省盘锦市中心医院辽河分院肛肠科

猜你喜欢

肛肠肠系膜外科
肛肠手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治疗措施与效果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克罗恩病与肠系膜脂肪
巨大肠系膜血管瘤1例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腹腔镜下横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常见肛肠疾病的诊治
探究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结肠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扁平足的外科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