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颅脑外伤手术后并发脑梗死的临床治疗

2015-02-01王维杰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0期
关键词:外伤颅脑脑梗死

王维杰

颅脑外伤手术后并发脑梗死的临床治疗

王维杰

目的 探究颅脑外伤手术后并发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71例颅脑外伤手术后并发脑梗死患者进行临床分析, 可分析疗效病例共30例,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1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 实验组根据具体情况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治疗, 治疗2个疗程后, 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治愈8例(53.33%), 中残2例(13.33%), 重残3例(20.00%), 植物生存1例(6.67%), 死亡1例(6.67%)。对照组治愈5例(33.33%), 中残1例(6.67%), 重残4例(26.67%), 植物生存3例(20.00%), 死亡2例(13.33%) , 实验组患者治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颅脑外伤手术后并发脑梗死患者采用综合疗法进行治疗, 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临床效果确切, 安全有效,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颅脑外伤手术;脑梗死;临床研究

颅脑外伤在一般情况下是指外界暴力直接或间接对头部造成损伤, 导致的颅脑疾病。按损伤后脑组织是否与外界相通的情况, 可将该病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损伤。常见的脑外伤的形式有头皮裂伤、头皮血肿、头皮撕脱伤、颅骨骨折、脑挫裂伤、脑震荡、颅内血肿等不同形式[1]。在一般情况下, 患者颅脑受伤后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及意识、思维、感觉、运动障碍的情况发生。再就是颅脑外伤病情复杂、变化快, 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否则易引起不良后果, 大部分情况下, 患者需手术治疗。对于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和损害所导致的神经功能缺失, 是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和寿命的重要原因, 神经修复学的使命即在于此。药物鞘内神经修复术是神经修复学的重要干预策略和手段, 目前文献报道的治疗效果已显示出对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2]。脑梗死是缺血性卒中的总称, 在临床上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多种情况, 约占全部脑卒中的70%, 这是脑血液供应障碍引起的脑部病变。本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对于颅脑外伤手术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采用综合疗法, 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本院精神科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颅脑外伤手术后并发脑梗死患者进行临床分析, 入选患者71例, 可分析疗效病例共30例,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患者男9例, 女6例;年龄31~65岁, 平均年龄(40±9)岁;病程1.2~5.1年, 平均病程(2.2±1.1)年;其中车祸伤3例, 坠落伤3例, 跌伤5例, 殴打4例;损伤类型:闭合性颅脑损伤10例, 开放性颅脑损伤5例。梗死部位具体为:额叶5例, 大面积梗死3例, 单纯额叶2例, 顶枕叶2例,多发梗死3例。实验组患者男8例, 女7例;年龄30~68岁,平均年龄(38±11)岁;病程0.9~5.1年, 平均病程(2.1±1.3)年;其中车祸伤2例, 坠落伤4例, 跌伤5例, 殴打4例;损伤类型:闭合性颅脑损伤8例, 开放性颅脑损伤7例。梗死部位具体为:额叶2例, 大面积梗死4例, 单纯额叶4例, 顶枕叶2例, 多发梗死3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经过相关检查均属于颅脑外伤手术后并发脑梗死患者。排除标准:排除具有严重的精神疾病、具有严重的肝肾疾病等严重疾病的情况;排除对药物过敏等不适合服用药物的情况。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普通疗法进行治疗, 实验组采用综合疗法进行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通常采用常规药物如心脑通、参芍注射液、尼莫地平、低分子右旋糖酐等药物进行治疗, 并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口服维生素适量, 这可通过对血压的调整,扩张脑血管, 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微循环;手术的方法是对患者运用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实施治疗, 在对患者手术的过程中采用半导体降温毯对患者降温治疗, 保持患者的体温, 当患者的颅内压恢复正常使体温恢复原有情况。

1.4 观察指标 治疗后, 参考格拉斯哥预后分级标准(GOS)对患者进行随访, 记录患者的康复及死亡等。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患者资料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治愈8例(53.33%), 中残2例(13.33%), 重残3例 (20.00%), 植物生存1例(6.67%), 死亡1例(6.67%)。对照组治愈5例(33.33%), 中残1例(6.67%), 重残4例(26.67%), 植物生存3例(20.00%), 死亡2例(13.33%), 实验组患者治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小结

综上所述, 颅脑外伤手术后并发脑梗死患者在接受颅脑外伤治疗后, 可能并发脑梗死症状, 脑梗死好发者为50~60岁以上的人群, 约25%的患者发病前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 起病前多有前驱症状, 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眩晕、短暂性肢体麻木、无力, 起病一般较缓慢, 患者多在安静和睡眠中起病, 多数患者症状经几小时甚至1~3 d病情达到高峰[3]。临床医护人员在这种情况下应做好早期预防与检查工作, 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采取合理的针对、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 从而实现患者生存质量的全面提升。

[1] 陈宇, 刘传杰, 潘力, 等.外伤性脑梗死36例临床分析.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2, 17(4):174-175.

[2] 高亚宏.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体会.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 6(14):46.

[3] 夏玲洋, 金涛.颅脑外伤术后并发脑梗死的诊治分析.黑龙江医药, 2012, 25(2):295-296.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0.030

2015-05-19]

265400 山东省招远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猜你喜欢

外伤颅脑脑梗死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67例颅脑疾病神经介入的诊断及治疗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我国院前急救中有关外伤若干问题商榷
穿皮皮瓣修复在治疗手术外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